郜書萍

郜書萍,被評為第七批山東省特級教師。

基本信息

投入工作

1985年秋,當我以優異的成績跨入菏澤師範時,首先看到便是老式辦公樓前高高立著的八個大字:“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當時,對這八個字,我只能說認得;三年的師範學習,使我對這八個字有了或多或少的理解;十六年的教學生涯,這八個大字融進了我的工作,融入了我的生活,我用自己的教學實踐,把“學高為師,身正為范”這八個字融為了一個字——“愛”!
正是因為有愛,我用行動詮釋了“披星戴月”;正是因為有愛,我才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嘔心瀝血”。1998年,我以全市升學率第一的成績送走了我所教的第四屆畢業班後又接了一個新班,由於工作認真,業務水平提高得快,領導委於重任,除教語文課兼班主任外,同時還肩負著本年級級部組長和學校語文教研組組長,一身兼四職,又剛開學,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而每樣工作我都是要做就做最好,真恨不得每天多出幾小時。超負荷的工作,讓我一周認準了全班九十九個同學,理順了班級秩序,協調好了同級部的師生關係,研究了學校語文教學現狀,擬定出了學校下一步的語文教學計畫。超負荷的勞作,讓我疲憊不堪。終於,我病倒了,為了不影響學校的工作,我帶病堅持上課,利用課餘時間 去醫院輸液。這一天,我拖著虛弱的身體堅持著上完語文課,又改完了昨天的作業,兩節課後,又看著學生做完課間操和眼睛保健操,已過了10點,該去門診部輸液了,恰巧 這時,學校召集級部組長開會,等我把學校布置的工作一一安排到位,已是10點半了,我匆匆趕到門診部,當護士為我打好吊瓶時,已是10點50了,我讓護士把輸液器開關調到最大,護士告誡我:“不要滴得太快,否則對心臟沒有好處!”我笑著說:“再過半個小時,學生就放學了,放學時我看不到學生,心裡會不踏實的。”這樣,本該40分鐘滴完的一瓶液體,我讓它在20分鐘內滴完了,為的就是能趕在放學時看上學生一眼。當護士為我拔下針頭時,我感到一陣頭暈目眩,腿軟綿綿的,不聽使喚,眼前一黑,便什麼都不知道了……一個星期後,當我在地區人民醫院心內科病房清醒過來後,才知道我因為身體虛弱和輸液反應致使身體各器官功能衰竭,從地區公費醫院轉到地區人民醫院,才知道一家人一周來的度日如年,才知道我那班學生隔著窗玻璃對我的深情呼喚。良醫妙藥,從死神那兒奪回了我的生命,卻永遠彌補不了那天輸液對我心臟的損傷。從此,我落下了心臟病,一年到頭,吃病不停。為了能早日 回到學生中間,為了能重登講壇,再苦的藥,我一碗一碗地喝,一把一把地吃。終於,我能站起來了,我能自己走了。大病初癒,身體虛弱,還一直發著低燒,我卻不顧領導和家人的勸阻,堅持給學生上課,因為平日忙慣了,一旦讓我閒下來養病,心裡比生病很難受。
我用健康作代價的真誠付出,換來了學生的真誠回報:他們勤奮好學,守紀律,不忍心讓我多費一點心, 多勞一絲神;激烈的爭論會因我一個“停止”動作戛然而止,家庭作業會因我一聲嘆息而寫好交齊……他們帶給我一個又一又驚奇:幾乎囊括了本年級各項比賽的第一,每個學期都被評為模範班級。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我為我的付出而無憾,我為我的努力而欣喜。一轉眼,這屆學生又要畢業離我而去,沒想到的一件事情卻改變了我教學的軌跡。
那是他們畢業前的最後一篇作文,我讓他們以母校、老師為話題,寫一篇自命題作文。經過我的有序訓練,學生的作文水平是有目共睹的。收上來後,我被學生的作文陶醉了:優美動情的語言,表達了對老師母校的無限懷戀和感激。我飄起來了,為我的教育成功而竊竊自喜。忽然,一行極不協調的文字躍入眼帘:“郜老師,您讓我在同學們面前丟了面子。當時,我心裡有說不出的多恨你……”我瞪大眼睛,仔細看,白紙黑字,“恨”字就是“恨”字,我趕緊看是誰寫的,李靜,班裡的一個後進生,但這篇作文卻寫得相當不錯,是什麼讓李靜恨我,職業的敏感讓我把李靜的文章認認真真地讀了三遍,這篇文章文通字順,所寫的兩件事,經我回憶,件件屬實,一件是她讓別人用印紙替她寫作業,我當眾批評她,她寫道:“這件事,您可能漸漸地淡忘了,而我將永遠記著。”另一件是指責我偏向好學生,她寫道:“老師,您說過,您的一顆心,可以包容我們九十九顆心。我想總得有差別。每逢大考,您就和好同學談話,可您想到 我們這些學習不好的學生嗎?您可能沒想著我們會為班級爭光。老師,一切都過去了 ,您可能根本就沒覺察到。我想對您說:‘您對下一屆學生公平一點吧!’”
我在讀著李靜的作文,也在剖析著我的靈魂,李靜的作文猶如當頭棒喝,它讓我警醒,也讓我反思:再也不能這樣活,再也不當這樣過。我破天荒給李靜的作文打了93分,並且在評講作文時隻字未提那些滿分的作文,而直接評講李靜的作文:“你們中有一個人寫的作文,我將終生難忘,你們想聽嗎?”學生馬上把目光投向了李爽、祝亞寧、劉興邦等優秀學生,“現在,請李靜同學來讀她的作文。”學生先是驚鄂,繼而是鼓掌,當李靜看到作文紙上那鮮紅的“93”分時,哭著說:“老師我錯了,我不該這樣寫。”李靜泣不成聲,執意不讀,徵得她同意後,我讀起了她的作文,不,我是在當著全班同學的面接受李靜的批評。讀後,我真誠地說:“在我的教學經歷中,我遇到過許多良師益友,他們教我如何上好課,如何抓好班級工作,而咱們的李靜,卻教育我要公平地對待學生。她是我教學上的老師。”
頓時,下面掌聲雷動。
愛優等生容易,愛後進生難。我思索著,我尋覓著,為此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我既讀亞米契斯的《愛的教育》,蘇霍姆材斯基的《帕夫雷什中學》,《要相信孩子》、《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怎樣培養真正的人》、《少年的教育和自我教育》等外國教育名著;我又讀斯霞的《愛心育人》、於永正的《教海漫記》、李鎮西的《走進心靈》、《愛心與教育》等國內權威人士著作。從這裡,我汲取著教育思想的雨露,學習育人的技巧,優生值得愛,差生更需要愛。同樣是愛學生,只有採取了恰當的方式,運用巧妙的藝術,才會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2000年春季,一個叫孫正的留級生,慕名來到我的班。聽說孫正他們班為孫正的降級歡呼雀躍,連教孫正的幾個老師也說:“走了孫正,真是心靜。”孫正,到底 是怎樣一個學生?來到我們班的第一周,他就闖了一連串的禍:把口香糖抹在課桌的前面,專粘女同學的小辮;起立時登斜板凳,讓同位坐個空;更可氣的是,他把捉來的蜜蜂放進同位的鉛筆盒,上課寫作業時,一打開鉛筆盒,這隻蜜蜂滿教室地飛,同學們嚇得東躲西藏,孫正卻哈哈大笑,氣得課任教師無法上課……一開始,我壓著火耐心地說,他當時表示悔改,可一扭臉就變了。後來,我忍無可忍,對他發起火來,而他比我還厲害:“我就喜歡這樣做,你能把我怎么樣?”按照以往的做法,叫家長,停學,但是老師的工作意義何在?面對孫正,我改變了策略。我先找孫正談話,就從名字入手。我問孫正:“聽說你原來叫孫義正,是你自己改的名?”“對,我想做個堂堂正正的人。”孫正脫口而出。“我相信你能成為 一個堂堂正正的人的。不過,你現在 所作所為,可不怎么堂堂 正正。”面對我的和顏悅色,孫正第一次低下了頭。我知道,孫正就是想改錯,他也不會說出口的。於是我趁熱打鐵,堂堂 正正的人。至今,孫正已畢業多年,可每逢教師節和春節,我總會收到他的禮物:或是一個大蛋糕,或是鮮花一束,或是電話問候……以後再接新班,我從不讓前任老師給我介紹班級情況,我要用我的心去感知每個學生,也讓每個學生建立起對我的信任。這樣,不經意的一句表揚,就會激起一個孩子上進的欲望,我像愛護最寶貴的財富一樣愛護孩子們對我的信任這朵嬌嫩的花兒。
我熱愛教育工作,我痴迷於語文教學,為了提升我的語文教學境界,我閱讀了大量的書籍,做了幾十萬字的讀書筆記。我讀董菊初的《葉聖陶語文教育思想概況》、李吉林的《情景教學》、王麗的《中國語文教學憂思錄》等著作。我既讀"紅樓""西遊"等中國古典文學名著,我又讀《紅與黑》、《戰爭與和平》等外國名著,我既欣賞唐詩的風彩,又研究宋詞的韻律,我既喜歡蘇軾、陸游的豪放,又留戀柳詠、李清照的舒婉,我既陶醉於毛澤東的"指點江山,激揚文字"、"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間正道是蒼桑"的毫邁之氣,又頓悟出偉人那"我失驕楊君失柳"、"汽笛一聲腸已斷"的人之常情。我從這浩瀚的文海中提取著營養,積澱著我的文學底蘊,豐厚著我的人生閱歷。

親友印象

張泰的作文《郜老師——我們的大朋友》中的片斷:
那是郜老師接過我們班的第二個晨讀,韓彤在改數學作業,他又怕郜老師發現,便用書蓋著。郜老師走到韓彤面前,盯了他足足兩分鐘,韓彤也沒發現,他的同位搗了他一下,他一抬頭 ,目光正好與郜老師的目光碰在一起,韓彤急忙拿起書,誰知書也和韓彤作對,偏偏拿反了。韓彤低著頭,等著郜老師批評,我也替韓彤捏了一把汗,心想:完了完了,韓彤這下完了!然而郜老師非但沒批評韓彤,還非常和藹可親地對他說:“一心不可二用,要改作業就不要讀書,要讀書就不要改作業,否則,你書也讀不好,作業也改不成。”我聽了覺得有點不可思議,再望望韓彤,他毅然把作業收了起來,認認真真地讀起書來。我發現,從開始到結束,郜老師始終沒有把滿臉的笑容收斂住。
在我的書櫃裡,我精心珍藏著兩隻桌球拍,雖然它們並不昂貴,雖然我根本不會打桌球。但是,這確實是與眾不同的球拍,因為這球拍上記錄著兩件刻骨銘心的事和一顆園丁忠誠教育、熱愛學生的良苦的心……
記得2000年11月15日,那是個星期三的下午。課外活動本不該我班打桌球,可我們五三班的那群壞小子,這陣子迷上了打桌球,早出晚歸地打,學習倒成了業餘,作為班主任的我,一直苦於沒有理由封殺他們的球拍。這不,學校安排的活動不進行,圍著桌球台看四年級的同學打,結果,我班的安軍被球拍打中額頭,起了個雞蛋大的包。於是,我電閃雷鳴地訓訴了這群壞小子一頓後,理直氣壯地沒收了當天帶進學校的所有球拍,告訴他們“除非學校安排你們課外活動打桌球,我才將球拍還給你們,否則,等到畢業,拿著重點中學的錄取通知書來領”。並讓全班同學從不同的角度寫作文,來記錄當天發生的事情。
一轉眼,到了2001年5月16日,那又是一個星期三,學校安排我班的課外活動是打桌球。從上午放學時看到學校的活動安排,我就開始考慮如何面對這件事,我答應過學生如果學校的課外活動安排五三班打桌球,我會提前把球拍還給學生的。如果我不還球拍,我在學生心目中的位置會大打折扣的!還給他們,他們會不會又瘋玩起來,現在離升中學考試只有29天,29天啊!如何把消極因素轉變成積極因素,如何把這件事變成升學的前奏曲,如何讓這件事成為我語文教學的寶貴資源,回家的路上在想,做著午飯還在想,午休時仍在想,經過兩個小時的輾轉反側,一個巧妙的教學構想構思成熟。於是我和我的那個九十九個學生都經歷了一堂感情噴涌、生命升華的人生一課!至於這一堂課是怎樣上的,還是讓學生自己來說吧。(附學生作文《十一隻球拍與一百顆心》)
這是一個真實的故事……
記得是2000年11月15日,那是個星期三下午。我班的安軍受了傷,因為桌球拍打在了他額頭上,起了個包。當天,我們寫作文把這件事記錄了下來,大家都記住了那個下午。
一轉眼,6個月過去 了……
今天是2001年5月16日,也是個星期三,今天下午的課外活動是打桌球,男生們都記得郜老師的話“要想得到你的球拍,必須用你的入學通知書來領!如果課外活動有桌球的話,我會提前還給你們的!”第一節課,郜老師手提一個裝有十一隻球拍的大袋子走進教室。郜老師把袋子放在講桌上,啊!老師竟然沒有忘記這件事!郜老師說,她答應過我們要把球拍還給這十一位同學,今天她說到做到!這時,郜老師卻說,她又不想還給我們了。老師問,誰知道為什麼?有的同學說,要拿中學通知書來領,老師搖了搖頭;有的同學說,老師怕我們貪玩,老師又搖了搖頭;有的同學說,老師為了留個紀念,老師還是搖了搖頭,一連問了幾個同學,老師都遺憾地搖頭,她說:“同學們都沒有猜對”,說著,老師的眼圈紅了說“老師想的是,我要是把球拍還給你們,離我們分別的日子就近了。”當我聽到“分別”這一詞的時候,心中不禁泛著一種波浪。分別,還有29天,還有短短的29天,我們就要分別,各奔東西了,不知何時相聚。再過29天,我們就看不到李爽可愛的身影,看不到同學們一起拍紙牌的動作,看不到老師往黑板上寫字的粉筆末……“嗚嗚”同學們都哭了。
老師送走一批又一批的學生,留下了多少美好的回憶,“小時候,我以為你很美麗,領著一群小鳥飛來飛去,長大後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間教室寫下的是希望,守巢的總是您……”
那十一位同學領回了那十分特殊的桌球拍,我想,他們一定不會再用它來打球了,他們一定會珍藏好的,因為它講述著兩個不同的故事和100顆擁抱在一起的心。
這一屆學生如今已升入了高中一年級,但是他們當時寫的作文和趙傑、李祥送給我的球拍卻成了我永遠珍藏的寶貴記憶。
受三聯書店的“讀書、生活、新知”的啟發,我摸索出了“讀書、生活、作文”的大語文教學觀,“天地博物館,萬物皆書卷”,我引導著學生去文學殿堂里遨遊,豐富著他們的語言積累;我啟迪著學生觀察生活,捕捉作文的索材,我把班級工作、課堂教學與作文融為一體,充分利用課程資源。我每接過一個班,不到一個學期,所有的學生都喜歡上了作文。近幾年來,我輔導的學生習作有一百多篇在各級報刊上發表。
汗水成出績,心血結碩果。

獲得榮譽

19年來, 我幾乎每個學期都被評為模範教師和模範班主任,連續多年年度考核優秀,1996年被山東省少工委授予“國旗中隊”優秀輔導員;2000年3月,在菏澤地區教委和地區婦聯組織的“巾幗建功”活動中,被評為崗位明星;2001年3月,被市教委評為德育工作先進個人;2001年7月,在中國共產黨誕生八十周年之際,我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在省級骨幹教師培訓過程中,被評為優秀學員。特別是2003年先後被評為菏澤市教學能手和山東省教學能手。2004年 ,我又被評為菏澤市優秀教師。
19年來,我潛心研究語文課堂教學,在認真備課上下功夫,向課堂四十分鐘要質量,講課要求精益求精,逐步形成了自己課堂特色。從1993年參評市優質課起,多次為菏澤市上作文研討課和教材輔導課,在地區第五屆小語年會上執教《熙和園》獲得滿堂彩,之後我執教的《豐碑》和《要心胸開闊》先後被評為地區優質課。我教著,我也學者。幾年來,我一直筆耕不綴,所寫的教學論文多次獲區、市、省、國家等各級獎勵,20多篇文章在市、省、國家等各級刊物上發表。
由於教學工作富有特色,菏澤市電視台教育頻道在2001年教師節之際做了專題報導,2003年4月我組織的“關注伊拉克戰爭”活動被市 電視台《今晚8點》欄目以《國小生關注大世界》為題報導。今年春天,在市教育局舉辦的“新課程開放周”活動中,我上的《田忌賽馬》一課,以全新的視角,給八縣兩區的國小語文教師帶來了新課改的春風,我做的《我與語文教學》的報告,激起了 每一位語文教師對語文教學的熱愛和對新課改的嚮往,贏得了市教研員的稱讚:“走進新課程,如何教語文,請看附小郜書萍。”

小詩作

紙短情長,十幾年的工作無法一一訴諸筆端,最後我用去年張萬啟校長給青年教師講話後,我有感而發寫的幾句小詩作結:
人生苦短,
十九年彈指一揮間。
多少名與利,
盡如過眼雲煙。
而立之年意已堅,
立志教育在他念。
三尺講壇,
生命如歌譜新篇。

第七批山東省特級教師(二)

評選特級教師,對提高中國小教師地位,增強教師的光榮感、責任感,表彰特別優秀的中國小教師、樹立榜樣,激發廣大中小教師教書育人的積極性,促進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