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的中國看世界

那時的中國看世界

在中、西文化史上,春秋、戰國文化和希臘文化是兩個令人目眩的文化高峰,它們以極其輝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礎。此時的世界形成了三個文化中心,即希臘、印度、中國。並分別誕生了三位非同凡響的文化人物: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希臘七賢”和“百家爭鳴”,同時映亮了中、西方的文化星空。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那時的中國看世界那時的中國看世界
《那時的中國看世界(第2卷):春秋戰國古希臘古羅馬波斯馬其頓》內容簡介: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處於國家產生和完善的重要歷史階段。這一時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古代中華文明的基礎。大約同一時期,在歐洲的希臘半島,以雅典為首的希臘城邦進入文化繁榮之時;羅馬從王政時代向共和時代過渡;居魯士建立的波斯帝國日益強大;後起之秀亞歷山大橫掃亞歐大陸,並將希臘文明傳播到帝國的各個角落。在中、西文化史上,春秋、戰國文化和希臘文化是兩個令人目眩的文化高峰,它們以極其輝煌的成就,奠定了中、西文化的基礎。此時的世界形成了三個文化中心,即希臘、印度、中國。並分別誕生了三位非同凡響的文化人物:蘇格拉底、釋迦牟尼、孔子。“希臘七賢”和“百家爭鳴”,同時映亮了中、西方的文化星空。

圖書目錄

前言:當中國遇見世界
公元前800年-公元前220年
春秋、戰國
古希臘、古羅馬、波斯、馬其頓
禮崩樂壞的春秋時代
失去威信就失去了權力
群雄爭霸
希臘奴隸制城邦的形成
生產力是第一動力
不平等是矛盾之源
秦建國風雲錄
路很漫長
開國君主秦襄公
秦文公占卜遷都
羅馬建城的傳說
愛是不幸的開始
狼如母親永恆之城
春秋第一位霸主齊桓公
裝死是為了更好地生
管鮑之交
九合諸侯.一匡天下
希臘最有名的城邦斯巴達
尚武從兒童開始
與希洛人的恩怨
國家的最終形成
宋襄公仁義失利
宋襄公雄心勃勃
空談仁義,錯失良機
雅典國家的產生
國家形成前的雅典
雅典國家形式的演變
晉文公稱霸
城濮之戰
基倫暴動
權力與欲望
秦穆公的矛盾人生
羊皮換回百里奚
一生最大的敗筆
雅典的虛偽民主
民主是什麼
德拉古法典
秦晉崤之戰
先軫獻計,崤山之戰
晉襄公放虎歸山
新巴比倫王國的建立
尼尼微的淪陷
重振巴比倫文明
楚莊王成就霸業
問鼎流露出了野心
楚國稱霸中原
亞述帝國滅亡
一個野蠻民族
慘澹謝幕
田稅制度改革
魯國“初稅畝”
梭倫改革
大刀聞斧的改革
宓之戰:晉楚間的較量
蠢蠢欲動
大戰中的內部決裂
楚軍先發制人
巴比倫之囚
以色列?猶太王國的分裂
被迫流離的猶太人
災難中的生存智慧
第一次弭兵之會:一次和平的嘗試
塞爾維烏斯創造了真正的羅馬國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