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色性也

食色性也

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生活的問題,一個性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有時候看到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說“食色性也”是孔子說的,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說的。

基本信息

簡介

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生活的問題,一個性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說的。

解析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這幾句話,是接著證明了學問的目的,不是文學、不是知識,是作人做事。子夏比孔子少四十四歲,他的名字叫卜商。孔子死後,在戰國開始的初期,他講學河西,在戰國時期一般對時代有影響的大學者,蒙受他的影響很大。所以這也是我們大家要注意的。領導歷史、領導國家社會的,到底還是學問思想。
引用子夏的話,證明學問是什麼。我們看原文“賢賢易色”,兩個賢字,第一個賢字作動詞用,因為中國文字有時候是假借的。第二個賢字是名詞,指賢人——學問修養好的人。“易色”,古人如宋儒他們,是怎么解釋的呢?他們對“色”字解作“女色”、“女人”、“男女之色”了。(孔子被人叫打倒,就是這樣受冤的。)“賢賢易色”就是看到賢人——有學問道德的人,馬上跟他學了。“易色”,女色都不要了,太太都不要了,在戀愛中的,把女朋友都丟掉了。如是女方,男朋友也不要了。如果真如宋儒的說法,我認為孔夫子不是聖人了。因為聖人,是不會違反人情的。孔子在《禮記》里講“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的確是孔子對於人生的看法——形而下的,不講形而上的。凡是人的生命,不離兩件大事:飲食、男女。一個性的問題,一個生活的問題。所謂飲食,等於民生問題。男女屬於康樂問題,人生就離不開這兩件事。有時候看到有關中國文化的文章說“食色性也”是孔子說的,錯了,這句話不是孔子說的,是與孟子同時的告子說的。以後引用文章,不要將錯就錯,一錯再錯。
這個性的問題,究竟先天的性或後天的性呢?以後再討論。但宋儒解釋“賢賢易色”,為了作學問,都可以把自己的妻女或丈夫丟開,這是不通的。
這個“色”字,很簡單,就是態度、形色,下面還有證明,所謂“態色”就是態度。“賢賢易色”意思是:我們看到一個人,學問好,修養好,本事很大,的確很行,看到他就肅然起敬,態度也自然隨之而轉。這是很明白,很平實的,是人的普通心理,不管一個如何壞的人,看到一個好人,總會不自覺地對這好人比較友善,這是人之常情。
“事父母能竭其力”是講孝道。這句話有一個問題產生了,子夏為什麼提到“竭其力”呢?重點在這個“竭”字。過去一般人講到對父母的孝順,是“非孝不可”。其實孝道也要量力而為,孝要竭其力,不要過分了。前一兩年,有個年輕人基於天生的(不是教育的)孝心,為了孝養父母,去做了小偷,犯了法,對於這樣行孝的人,在心理道德上,我們覺得這個人“非其罪”也,因為他為了孝順,為了醫母親的病,結果偷了錢,犯了法,這是可以原諒的。但是在學問修養上看,對他的批評是“這個人沒有受良好的教養”。在道理上來講,這個青年是好心,但是好心要學識來培植它,使他知道要“竭其力”而不要做過分的事。中國古人有兩句話綜合起來的一副對聯說:“百善孝為先,原心不原跡,原跡貧家無孝子。萬惡淫為首,論跡不論心,論心世上少完人。”其“原心不原跡”就只看他的心孝不孝。比如一個人很窮,想買一罐奶粉給父母吃,但實在沒有錢,買不起,因此心裡很痛苦,只有希望慢慢積蓄點錢再去買。只要有這個心,只要他這份情感是真的,我們就不能說他不孝。“原跡貧家無孝子”,如果一定要在事實上有表現,那窮人家裡就沒得孝子了。這個道理非常清楚,我們用這個道理來解釋,就是說明“事父母能竭其力”是儘自己的心力做到了就是孝。
“事君能致其身”這個“君”字,成為過去打倒孔家店的口實。他們認為這是專制思想,是捧帝王、捧獨裁的古老教條。事實上不是這么回事,我們先要了解中國文化的“君”字是什麼意思。從文字的字形上看,“君”字古寫,頭上“尹”字,“尹”字的古寫是“丮”。我們的文字,是由圖案演變而來的,手裡拿一根拐杖,下面一個口,代表一個人,這個人年齡大了,學問道德很高,拿根拐杖,也等於指揮杖,所以凡是拿拐杖的,指揮杖的,都是君。後來才轉借變成皇帝的專用,其實中國文化中的“君”也不是皇帝的專用詞,比如我們過去寫封信給平輩,不好稱他先生,也不好意思稱他老弟;乃至一位老師寫給學生,這位老師謙虛一點就稱學生“某某君”,如果說君是代表皇帝,就是“某某皇帝”了,通嗎?沒有這回事。日本人學我們中國文化,寫信通常都是以君為尊稱詞。
這句“事君能致其身”的意思是:不論朋友或同事,他跟你感情好,他了解你、認識你,認為非你幫忙不可,而你答應了,那他就是君,你既已答應幫忙朋友完成一件事,要抬轎子就規規矩矩一定盡心,答應了就言而有信。“能致其身”,竭儘自己身、心的力量。就好比結婚一樣,要做到從一而終。否則當初不要答應,既然答應了,講作人的道理,就要有信。至於替人家做事的道理就是忠,也就是儘自己的力。不可以表面上願意幫忙,做出部下很恭敬的樣子,背地裡卻一切不同意,反而搗亂扯腿。即使在外面做主管,也常會碰到這些事。這就是作人的“臣道”不夠,簡單說就是不誠懇。
所以“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白話解釋就是看到好的人能肅然起敬,在家能竭心盡力地愛家庭,愛父母。在社會上做事,對人、對國家,放棄自我的私心,所謂許身為國。還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再三提到,在感情上說,每個人都認為做到了對朋友言而有信。據我自己的反省,雖然很想徹底做到,事實上卻很困難。有時候對朋友答應了的事做不到,心裡非常難過,為了自己道德的要求,想盡辦法去做,所以仔細研究起來,“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句話,實在很不容易。所以子夏說,能夠做到這樣,“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儘管這個人沒有讀過一天書,我一定說這人真有學問,這不是說明“學而時習之”並不是說一定讀死書嗎?

論證

語出《孟子》——告子曰:‘食色性也。仁,內也,非外也。義,外也,非內也。’原來是孟子與告子辯論,“食色性也”這句話是只不過是告子的論點之一罷了,看來也不是孟子的觀點。那么我們平時經常引用這句話,並先說上“連聖人都說過”,豈不是大錯特錯了嗎?
告子主張性無善無不善論,與荀子主張的性惡論及孟子主張的性善論構成了為對人性的三種認識。告子所提出的“食色性也”這句話,是為了證明自己關於性無善無不善論的,告子主張“生之謂性”學,也就是主張食、色為人類生存所必需。在與孟子爭辯時,其實孟子對告子的這句話並未持反對的態度,也就是說孟子雖然是持性善論,也是基本上同意告子的這種觀點的,從什麼地方可以看得出來呢?一、從下面的辯論可以看得出來,即孟子並沒有在此批判食色二字,只是從外與內進行批駁;二、這還要從《孟子》這本書裡面去找答案。翻了大半天的《孟子》,終於找到可以證明的句子,這是孟子與齊宣王進行對話時所提到的,孟子一如既往地宣揚仁政思想,而齊宣王卻如幼童般找出一些可笑的藉口來拒絕實行仁政,如他提到他這個人“好貨”又“好色”,而孟子進行了針鋒相對的勸說:“……王如好貨,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當是時也,內無怨女,外無曠夫。王如好色,與百姓同之,於王何有?”從這可以看出孟子並不主張除去人的好貨好色的私心。
孔子說:“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告子又主張:“食、色,性也!”孟子也不主張去除人的好貨好色之私心,可見平時人們在引用“食色性也”這句話是並不是多么太離譜的事情,但至少再不能說“孔子曾說過”這樣的話了,你可以說“我們的老祖先都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就比較準確了。三人有一貫的思想,這與他們同屬儒家學派可能有關,據後人考證,告子當屬於儒家弟子,他們三人都不約而同地尊重“人性”,他們身上閃耀著人道主義的光輝,只可惜後人牽強附會,將好端端一鍋味美鮮湯給弄餿了,比如宋儒理學家們,固然他們也有些許的貢獻。

影響

時至今日,人們更是對“食、色”這兩個方面趨之若鶩,幾乎達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人們正在陷入越來越混亂的境地之中。太重視“吃”了,結果造成了對大自然的嚴重破壞及國家資源的嚴重浪費;太重視“色”,結果造成了無數的良家女子鋌而走險,從事骯髒的性交易,社會風氣敗壞,人心思亂。面對這種局面,如果再不反思,將會有巨大的報復。實際上的報復已經出現了。很多例子可以證明這一點,比如最具震撼力是零三年的“非典”及今年的“禽流感”,這實際上是大自然對人類急功近利行為的一種巨大的無情的報復行為,還有愛滋病的泛濫更是對人類濫交行為的巨大的報復。人們對“食、色”的不加節制,使相關的商業行為完全蔑視人類的生存權利,只要能賺錢就行,具體一點說,人們所吃的已經幾乎沒有什麼能令人放心了,比如大米是有毒的、月餅是陳餡的、蔬菜農藥殘留嚴重超標、牛肉是注水的、豬肉裡面含有瘦肉精並且有的豬是用垃圾餵大的、魚是餵激素長大的、麵粉里含有漂白劑嚴重超標、一些食品中竟含有蘇丹紅、垃圾食品如洋快餐(據說薯條裡面含有致癌成份)、酒里加有敵敵畏等,不勝枚舉。

警醒

“食色性也”本是古代先賢對人的天性的一種尊重,沒想到後人卻不加思考地繼承並發揚光大,以至全世界沒有不知道中國美食的,時至今日,這種觀念實在應該改改了。建立節約型社會,不但是國家的事情,更是個人應該做的。人們當然應追求吃的好,玩的好,但是不能沒有節制,不能變本加厲地去破壞大自然,去做一些太過放縱的事情。
當法律不能禁止一些行為時,神秘的力量卻橫空出世,用來警醒世人應做什麼,不應做什麼!當人們的神經變得極為麻木,不為所動時,也許將會有更大的災難降臨到我們這個美麗的地球上。

電影

基本信息

片名:食色性也

片名:食色性也
又名:美食,祈禱,愛/美食、祈禱和戀愛/一輩子做女孩/再單身遊記/飯禱愛

....

英文片名:EatPrayLove
國家/地區:
區域:歐美
出品:
發行:哥倫比亞(索尼)ColumbiaPictures(Sony)
類型:喜劇劇情愛情
導演:瑞恩·墨菲RyanMurphy
編劇:瑞恩·墨菲RyanMurphy珍妮弗·索特JenniferSalt
主演:茱莉亞·羅伯茨JuliaRoberts詹姆斯·弗蘭科JamesFranco賈維爾·巴登JavierBardem維奧拉·戴維斯ViolaDavis比利·克魯德普BillyCrudup
分級:美國PG-13
上映時間:2010年8月13日

詳細劇情

有房,有車,事業成功,婚姻美滿……如果說這樣的人生對伊莉莎白·吉爾伯特(茱莉亞·羅伯茨)還不夠圓滿,那萬千剩女豈不是非得捶胸頓足大罵蒼天無眼?可或許是己之珍寶總被彼所摒棄,或許是得到的物事總沒有尚未到手的值得珍惜,又或許很多東西得到後才發現原來並不是自己想要的,在外人眼裡掉進福窩的伊莉莎白,卻感覺不到一絲快樂。收入豐厚又怎樣?帥哥老公又如何?當她驚覺原來從小兒女成群的夢漸漸遠去,吃喝的樂趣已經變成快餐了事,而曾經的幸福也似乎只是鏡花水月,她開始迷失、疑惑。接下來,她結束了婚姻,經歷了人生最低谷。下一步該何去何從?
某個陽光燦爛的日子,伊莉莎白大聲地向好友迪莉亞(維奧拉·戴維斯)宣布:她要休假一年,用預支來的稿費,一個人週遊義大利、印度以及巴厘島!她說她不需要王子拯救,也更不要被一段又一段的感情操縱,而是要自己找到屬於自己的未來!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為什麼還要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為什麼不可以走出安樂窩,活出真我?
說做就做!伊莉莎白開始了別樣的自我發現之旅。一路上,有綠色的樹林,有湛藍的天空,有冒險的空氣,也有未卜的前方。在義大利,她品嘗美食,在世上最美味的比薩與美酒的陪伴下,盡享感官的滿足;在印度,與瑜伽士的接觸,讓她體會了信仰的魔力,洗滌了混亂的身心;在巴厘島,她尋得了內心的平和與寧靜,並且遇上了完美的男人斐利貝(賈維爾·巴登)。在這一整年的追尋快樂與信仰之間的平衡中,伊莉莎白終於明白:意外隨時發生,生命就是一場奇遇,而只有忠於自我,才可能得到渴望的新生。

食色性也

策展人石婧,HelloTomorrowProject策展人。畢業於英國久負盛名、具有140年悠久歷史的WinchesterSchoolofArt,先後獲得(BAHons)
....
GraphicDesign及(MA)CommunicationDesign。創辦了中國第一本倡導個性美學的視覺藝術雜誌《O‘ZINE-符號》。2007年編譯出版《西方平面設計簡史》,並於同年創辦你好明天文化傳播機構(HELLOWTOMORROWPROJECT),關注不同文化狀態和社會背景下,藝術的多元,溝通與碰撞。採訪過近百位藝術大師、建築師、設計師,遍及世界各地。在致力於藝術史及東西方藝術市場研究多年的根基上,不遺餘力地將西方的當代新藝術完整地引薦至中國,助力國內累積出多元的藝術文化思潮,並對由此產生的或者交融,或者對峙的文化及社會現象,進行系統的梳理和研究。2012年倫敦奧運會召開之際,石婧做為策展人,首次把攝影大師Rankin及他的作品引進到中國,分別在上海,武漢,重慶等地,與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聯合主辦《食色性也-影像大師Rankin中國攝影巡展》。

如果我問你,你對世界的印象來自於哪?恐怕70-80%的人都會回答,來自電視,電影,照片和書籍。是的,大部分的人沒有機會能夠周遊列國,或者前往他心中的麥加聖地,世界對於他們來說,只是精神世界的一個投影。網路,書刊上繁多的圖像,映射著大家對世界片斷似的理解。而拍攝者,在把真實的世界進行篩選似的,修飾裝扮的這個過程,或者我們稱之為拍攝過程,也表現出了一種駕馭似的權力模樣。
Rankin被人稱作“肖像的君主”。做為一個傳統的國家,英國還保留著中規中矩的家族式的肖像文化。之所以稱為文化,是因為這些肖像,不僅僅是行使著記錄的作用,它還隱含著榮譽,地位,傳承等階級性的體現。不管Rankin拍的是女王,明星,或者藝術家,超模,他仿佛懷有一種使命似的個人英雄主義情結,把鏡頭前的人不為所知的另一面剝離出來,可以說他表達的不是被拍攝者,而是他自己,用獨特的影像視角、輕快迷人的風格、對人物個性的敏感捕捉,表達著對“榮譽,地位,傳承”這些嚴肅辭彙的諧謔態度,展示著鏡頭下這個亦真亦假的色幻世界。他手中的那個帶著快門和鏡頭的權杖,統御著他豐富的,渴望被了解的精神王國。我們常常驚嘆於Rankin對被拍攝者某種異於常態的神情挖掘,殊不知這裡更多的是感嘆攝影師對於這些大人物隨意擺布的一種崇拜

翻看Rankin的拍攝list,以及他做為出品人,出版了跨越了90s’,00s’整整20年,發行超過40個國家的《Dazed&Confused》,我們沒法簡單的僅僅給他定義為攝影師,他是英國文化符號似的代表,也是英國文化發展的一個記錄者和參與者。隨著英國政府1997年起發起的“酷大不列顛”(CoolBritain)這一人文政策,工業日益沒落的英國,開始通過創意產業,向世界輸出著Britpop,YBA,英國當年這些地下的前衛的文化群體,隨著參與者年齡,地位和個人經濟的增長,已經逐漸演變為主流的價值觀和文化。
Rankin濃縮了這一發展時期的文化群體所經歷的困惑,尋找,自我覺醒的過程。這個來自英國普通家庭的藝術家,用他的鏡頭開著對英國上流社會的精緻玩笑,通過手中這個自我王權式的相機,表達的不僅是視覺的穿透力,更是民主,多元,交流和理解。
以中英建交40周年為大背景,於倫敦奧運會召開之際,做為迄今為止中英兩國之間最大的文化交流盛事UKNOW藝述英國的旗艦項目,由中國對外文化集團公司,英國大使館文化教育處BritishCouncil,北京你好明天文化傳播機構(HelloTomorrowProject)聯合主辦的影像君主Rankin非凡藝術(中國)在上海拉開帷幕,以此開啟一場世界頂級的藝術盛宴之旅。

----by“食色性也”策展人石婧

拍明星:湯唯是他眼裡最美女人之一

Rankin(約翰·蘭金)是當今最新銳時裝雜誌《Dazed&Confused》(中文譯名《惶惑》)的創始人之一,也是知名的影片導演,其拍攝風格多元百變,藝術理念新穎獨特。"食色性也"展覽共展出其13個系列的122件作品,包括時尚雜誌封面、人物肖像和開創性廣告視覺作品,“名人肖像系列”則是這次展覽的重頭戲。記者在展廳的眾多外國面孔中找到了幾張中國臉,其中包括湯唯、章子怡等明星。
“他覺得湯唯是他見過的最美的女人之一。”攝影師本人沒來武漢,本次展覽策展人石婧為他“代勞”解釋照片拍攝背景。
石婧說,拍攝明星時,Rankin能抓住公眾或其他攝影師所發現不了的這些名人非常私密的心理狀態。“比如拍攝喬治·克魯尼,他是很多女人心中的超級白馬王子,但Rankin拍攝的那張照片是他挖鼻孔的樣子,非常有幽默感,展現了他搞笑的一面。”

拍政要:英國女王很會說笑話

與拍攝明星相比,拍攝地位顯赫的政要難度就高多了。展廳入口處擺放的那張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照片,氣質高貴,表情輕鬆,面帶微笑,但拍攝前Rankin十分緊張。
石婧說,這張照片拍攝於10多年前,拍攝前Rankin還在糾結是穿正裝還是便裝,於是他詢問女王的一位侍從,得到的回覆是,女王說穿什麼都好,但是如果能穿民族傳統衣服來拍,她會更開心。“拍攝時,他說女王是一個特別和藹的人,在拍攝過程中講了非常多的笑話,很幽默。”
相比之下,展廳里英國前首相布萊爾的表情則很嚴肅,石婧解釋,因為當時英國剛參與伊拉克戰爭,Rankin用盡渾身解數想讓布萊爾微笑一下,展現英國紳士最迷人的一面,可惜未能成功,照片中的他有一種憔悴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