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倫暴動

基倫暴動

公元前631年(有些史料為公元前630年),貴族出身的基倫(也有譯做“基隆”)企圖依靠自己的親信,利用雅典平民與貴族之間的矛盾發動政變,以便建立個人獨裁的僭主政治。但是,由於平民領袖在關鍵時刻反抗,加之基倫所率軍隊內部出現混亂,最終導致政變失敗,基倫與自己的兄弟出逃。這段歷史被稱為——基倫暴動(也有譯為基隆暴動)。

基倫其人

基倫,生卒不詳,雅典人,貴族出生,所屬家族不詳。曾在古希臘奧林匹克運動會上取得勝利,其本人在雅典有著極高的聲望。基倫在政壇平步青雲,步步居高,因此在雅典也頗有勢力。其妻是麥加拉僭主特西阿真尼的女兒,妻族勢力很是強大,可以說基倫是當時雅典最有權勢的人。

公元前631年,基倫在自己欲望的趨勢下,勾結黨羽與妻族,發動政變,但政變在雅典貴族與平民的一齊反對中失敗,基倫出逃,下落不明。

社會背景

雅典貴族政治體系建立後,雅典迎來了一段短暫的繁榮時期。然而當權的貴族依然占有大量土地,貧窮的農民被剝削和奴役的處境並沒有改變。雖然有些平民通過商業貿易成為富人,但是這部分人在政治上仍然遭受欺壓,他們急欲爭取相應的政治地位。於是,在貴族、富人、貧民之間存在的多重矛盾逐漸顯現出來,並且愈演愈烈,逐漸不可調和。 基倫認識到了貴族與平民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於是想藉此發難,發動政變,使雅典變成一個僭主政治城邦,從而自己當上僭主。

政變準備

基倫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在事先做了充分的準備。首先聯合來往密切的親朋好友,這一批人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貴族,個個手中都有人馬可以趨使,基倫依靠這批人建立部分武裝力量;其次爭取平民領袖的支持,鼓動平民反抗貴族;最後就是尋求岳父麥加拉僭主特西阿真尼的協助,特西阿真尼出於對女兒的考慮以及政變後自己所能得到的好處,調撥了一支軍隊幫助他。如此一來,萬事俱備只欠東風。

相傳基倫在考慮何時起兵的問題上犯了難,於是他決定去詢問神的意見。供奉太陽神阿波羅的德爾菲神廟的神讖非常靈驗,基倫避過眾人的眼線,悄悄地去請求神的指示,女祭司通過與神溝通傳下答覆:宙斯的大節日。基倫大喜過望,但又迷惑不解,宙斯的大節日指的是什麼日子?神讖過於含糊,讓他難解其意。有一天,在他冥思苦想時,突然聽到外面吵鬧,於是派人去打聽發生了什麼事。派出去的人回來稟報說,奧林匹克運動會要舉行了,人們在歡送運動員。基倫恍然大悟,神說的”宙斯的大節日“指的就是奧林匹克運動會。於是他決定即刻行動,召集人馬,準備奪取雅典衛城。

政變過程與結果

公元前631年,基倫發動政變。他認為雅典平民怨聲載道,自己又得神助,一定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取得成功。他率軍順利攻上了衛城,占據了上風,眼看就要成功奪取政權了。然而在這個關鍵時刻,他曾經拉攏過的平民領袖卻號召所有的雅典人起來反對他,原先矛盾重重的平民和貴族現在聯合起來共同抵制叛亂,雅典人所期望的並不是他要建立的僭主政治。於是,人們從四面八方趕來,把基倫和他的部下圍困在了衛城裡。

基倫不願出來,平民也進不去,漸漸的平民失去了耐心,紛紛散去,或許是他們自願的,亦或是有人命令他們離開。總而言之,圍困基倫的只剩下九位執政官和他們的士兵。

這一僵局維持了很長一段時間,終於,基倫所率的軍隊內部也出現了混亂。因為缺水少糧,一些人被餓死了,剩下的人分為兩派,一派要堅持到底,一派則主張投降。作為領袖的基倫為了保命,偷偷的和自己的兄弟從衛城中逃脫。這一舉動使其他人絕望了,既然基倫已經拋棄了他們,他們又何必再忠於他?於是他們接受執政官的和談要求,執政官允諾他們如果投降,可既往不咎。剩下的叛亂者根本沒有反抗的心思,很快,執政官和士兵便開進了衛城。

執政官們並沒有遵守承諾,一進入衛城便大開殺戒,於是,部分叛亂者逃進雅典娜神廟裡面避難。按照雅典的法律,神廟中是不能有殺戮的。士兵把神廟圍個水泄不通,但就是沒有一個敢攻進去,無奈之下,為首的執政官美伽克勒斯只好派人跟他們談判。叛軍提出:只要保存我們的性命,我們就繳械投降。美伽克勒斯出於對神的尊重,鄭重的答應了他們的要求。於是,躲在雅典娜祭壇上的叛軍就用繩子系在雅典娜雕像上,然後順著繩子,一個個地從祭壇上下來。但是,正當叛軍順著繩子下來的時候,突然繩子斷了。美伽克勒斯認為這一現象表明雅典娜不同意叛軍投降,於是他拋棄了之前的承諾,下令立刻就地殺死所有叛亂者。另外一些叛亂者逃到了復仇女神的神廟裡,也被雅典人殺害了。

政變後的災難

這場政變被鎮壓下去了,可是災難還沒有結束。當時的執政官美伽克勒斯是著名的阿爾克門尼德家族的成員,是他下令在神面前殺死了叛亂者,違背了宗教原則,犯下了瀆神罪。因此阿爾克門尼德家族的人被指責為女神的罪人和被詛咒者。雅典人心惶惶,都擔心神靈會遷怒於整個雅典衛城。恰巧隨後雅典發生了一系列天災,在惶恐下,雅典人的憤怒爆發出來了,他們決定懲罰阿爾克門尼德家族。雅典人放逐了他們整個家族,並挖開墳墓,掘出了阿爾克門尼德家族先輩的屍體。

但是,雅典人還是沒有安心,因為對阿爾克門尼德家族採取一系列措施後,緊接著又爆發了一場瘟疫。最後,雅典人邀請了預言家和賢者埃皮門尼德來到雅典,淨化這座受“污染”的城市。在埃皮門尼德的努力下,通過獻祭等宗教儀式才讓女神息怒,瘟疫逐漸被成功地控制住了。雅典人很感激埃皮門尼德,送給他大量財富,可埃皮門尼德什麼都沒要,只拿走了一科橄欖樹。

事件意義

一、基倫暴動是古希臘歷史上的一個小插曲,這是一場完全是出於個人私慾的政變活動,基倫的政變沒有成功,但從側面反映了雅典政治的不完善,以及早期雅典內部的階級矛盾。

二、在政變的關鍵時刻,雅典貴族和平民聯合起來反抗基倫,表明當時雅典人對徹底改變舊制、建立僭主政治並不認同。

三、雅典貴族與平民是有矛盾的,但是二者都要維護城邦的同一,都並不希望改變政體,這為十年後的德拉古立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