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務鎮

那務鎮

那務鎮位於廣東省化州市北部,距化州城55公里,東鄰高州荷塘鎮,南至化州合江鎮,西連平定鎮,北接播揚、寶圩鎮。該鎮是化州市內國土面積僅次於中垌和平定的大鎮。全鎮總面積179.3平方公里,其中圩鎮面積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2761畝,旱坡地10134畝,林地12.1萬畝。截止至2008年底,該鎮下轄30個村委會和一個居委會, 326條自然村和2個圩集,總人口9.03萬人。圩鎮常住人口1.2萬人。鎮黨委下轄黨支部55個,黨員2080名,鎮政府有財政供給幹部35人 (財政編制52人),事業幹部123人。

基本信息

基本概況

那務鎮地處南亞熱帶,氣候溫暖、雨量充沛,屬山區地帶,土地肥沃,非常適宜水稻、蠶桑、水果、林木生長,盛產稻穀、蠶桑,素有化州糧倉的美稱,是廣東省文明的蠶桑基地。
那務鎮資源礦產豐富、交通便利,蘊藏有優質的花崗岩石灰岩、滑石、高嶺土、磷礦等十多種礦藏,有聞名省外的天然熱礦泉。已開發利用多種礦藏,建成集休閒和娛樂為一體的時代溫泉度假村。境內有風光秀麗的中型水庫,是觀光旅遊和投資置業的理想之地——寶樹水庫和流坑水庫。

鎮名緣由

那務鎮政府駐那務圩,以圩名鎮。約四百年前,那務圩集原在陵江東岸,六皇嶂西北麓,即今高坡村委會轄下的那務村。古越語“那”作田解,“霧”作豬解,意為“糧畜豐盛”,故名“那霧”。後為便於行文,以“務”代“霧”。舊時,因六皇嶂有賊寇聚集,常下山搶圩,且交通不便,遂於明末遷圩至陵江西岸現址。
那務鎮景那務鎮景

歷史沿革

那務歷史悠久,清代隸屬進二都,民國時期為那務鄉,新中國成立後,襲稱那務鄉,先後從屬化北區、化縣第七區、化縣第十區,1958年,成立那務人民公社,1961年9月至1963年1月,化州縣劃分為13個區,直屬那務區(下轄那務、壺垌、寶樹三個公社),1983年10月,基層政權進行體制改革,改那務人民公社為那務區,1987年初,撤區建鎮。

經濟狀況

農業

該鎮“三高”農業發展迅猛。果、桑、蕉、糧、菜、林、漁、藥等支柱產業頗具規模,建立了12萬畝龍眼荔枝、2.5萬畝蠶桑、1.5萬畝香蕉、1萬畝優質稻、5000多畝北運菜、1萬多畝速生豐產林、3000畝魚塘、3000畝南藥生產基地,初步形成了“山上果、坡地桑、垌上蕉、塘上魚”的四條農業經濟帶,其中龍眼、荔枝種植聞名海內外。尤其是國家農業龍頭企業——民昌果業有限公司的不斷壯大,闖出一條“公司+合作者+農戶+科技+品牌”的農業經濟模式,相應帶動了當地二、三產業的發展。
那務鎮景那務鎮景

從上世紀六十年代初起,那務鎮就開始逐步發展種桑養蠶業,被譽為“粵西人文勝地,當代蠶業名鎮”。那務鎮蠶桑種植面積達3.1萬多畝,年產蠶繭20萬多擔,產值超3億元,專門從事種桑養蠶技術指導的人員15名,發展種桑養蠶產業的農民達到2萬多人,蠶桑專業村200多條,種養專業大戶達480多戶,幾乎達到村村種桑,戶戶養蠶,大部分農民通過種桑養蠶改善了生活,並建起了很多“蠶桑樓”,使種桑養蠶業成為該鎮的一大支柱產業,形成了粵西最大的蠶業生產基地。2005年,那務鎮被廣東省科技廳評為“種桑養蠶技術創新專業鎮”。2008年,那務鎮成功引進資金建設了一間具有6條生產線年產值超5000萬元的繅絲廠——化州市鵬程繭絲有限公司,年產白廠絲可達200噸以上[1] 。
2005年,全鎮水稻種植面積2813公頃,產糧20481噸;水果種植面積4836公頃,總產量3.1萬噸;養殖業產值10364萬元;新植大葉桉速生豐產林132公頃,是化州市的農業大鎮。

工業

該鎮是省工業衛星鎮之一,工業經濟發展勢頭強勁,有企業1200多家,初步形成了建材、木材加工、蠶繭、龍眼加工為主的工業生產格局。
銀絲中學銀絲中學

堅持“工業立鎮”發展戰略,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新引進企業6家,投資額逾600多萬元,全鎮企業發展到2880家。2005年工業產值達11.3億元。

第三產業

初步形成了陵羅縣舊址、天子地、冼太廟、銅鼓灣、九吊水滴澗、寶樹水庫、名列全國水質第二的泉埇熱礦泉等旅遊勝地。該鎮將充分森林資源和生態農業資源的優勢,在保持良好環境條件的前提下,結合農業、旅遊等產業,對生態資源進行合理的開發和利用,努力構築粵西“生態後花園”。加強與周邊城鎮的經濟聯繫和交通聯繫,強化自身以溫泉開發為主的休閒旅遊體系,積極主動發揮該鎮在化州市北部的綜合服務功能,增強對周邊地區的輻射作用,努力打造成化州北部休閒旅遊服務中心[2] 。

基礎設施

省道梅石線二級公路由南至北穿鎮而過,圩鎮街道全部水泥硬底化,並進行了綠化、美化,安裝了路燈,興建了公廁與自來水廠,全鎮鄉村公路基本實現硬底化,100%村莊安裝了程控電話,建成了數字行動電話基站和有線電視網。集鎮化建設日新月異,新開發建成的環東開發區地處圩鎮中心,占地面積達12公頃,“三通一平”工作已完成。

科教文衛

加快教育設施建設,全年共投入530萬元改善中國小辦學條件,全鎮35所中國小校實現了教學樓房化,並有3所學校被評為茂名市美麗校園,有11所學校被評為化州市美麗校園。那務中學中、聯考成績年年有進步,一年一個台階,2011年聯考全線飄紅,上本科線以上21人,上專科線以上136人,各線均大幅超額完成化州市教育局下達的聯考升學任務;2014年聯考,那務中學再創新高,又一次實現了聯考成績的跨越式提升,上重點線2人、本科線41人、專科線308人,三線均超額完成該市教育局下達的聯考任務,為創建教育強鎮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2006年以來,中考考入化州一中共有363人;上茂名一中線有33人,位居化州市同類農
村中學前列。
那務中學那務中學

切實貫徹“計畫生育一法三規一條例”政策,全面落實計畫生育優質服務,2005年全鎮共出生1036人,出生率12.26%,人口自然增長率7.95%,落實“四術”1060例,計畫生育率88.71%,計畫生育各項指標均達到市下達的指標要求。
該鎮在省道梅石線那務路段設定了68個計生宣傳牌,在泉埇、六村等村莊建起了30多米的計生宣傳長廊,在鎮文化廣場等人口密集地方增設婚育新風宣傳畫。對全鎮31個村(居)委會“三欄”(宣傳欄、閱讀欄、公開欄)進行更新改造,充分發揮“三欄”和“一校二室”宣傳陣地作用,廣泛傳播科學、文明、進步的婚育觀念。
該鎮還將緊緊圍繞計畫生育目標任務,強化工作措施,夯實工作基礎,狠抓工作落實,全面提升人口計生工作整體水平[3] 。

社會管理

該鎮突紮實推進社會管理各項工作。一是加強和完善社會管理格局。二是健全完善社會矛盾糾紛多元調解體系。三是營造法治環境,紮實推進“一村(居)一律師”工作,充分利用司法調解化解社會各種不穩定因素。四是紮實推進平安那務建設,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五是強化建設項目的征地、立項、設計、招投標、報建和施工工作,積極發動社會各界捐資資助學,補充教育創強經費缺口,紮實開展教育創強工作。六是加強飲用水源保護力度,多次開展專項整治行動。七是全面推進道路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工作。加快那嶺線硬底化的鋪設工作,加快幸福大橋建設步伐。八是紮實開展扶貧濟困工作。切實提高了低保五保、殘疾人、孤兒等補助水平,做到應保盡保。紮實推進新一輪扶貧開發“雙到”工作,爭取貧困對象早日脫貧致富。
那務景象那務鎮景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52296
27094
25202
家庭戶戶數 16398
家庭戶總人口(總) 51594
家庭戶男 26629
家庭戶女 24965
0-14歲(總) 20988
0-14歲男 11806
0-14歲女 9182
15-64歲(總) 26517
15-64歲男 12943
15-64歲女 13574
65歲及以上(總) 4791
65歲及以上男 2345
65歲及以上女 2446
戶口當地住在當地 5081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