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學院物理系

邢台學院物理系

邢台學院物理系始建於1977年,是我院建立最早的系之一,也是我院最早招收本科學生的系之一。現有專職教師2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5人,講師6人,助教4人。我系教師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13人,在讀研究生2人。

簡介

邢台學院物理系始建於1977年,是邢台學院建立最早的系之一,也是邢台學院最早招收本科學生的系之一。現有專職教師27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15人,講師6人,助教4人。物理系教師全部具有本科以上學歷,其中博士1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研究生13人,在讀研究生2人。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2002年邢台學院升格為本科院校以來,物理系招收第一批本科生;從2004年開始招收專接本學生。目前,物理系開設有物理學四年制本科、物理教育教育三年制專科兩個教師教育類專業和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四年制本科、通信技術三年制專科兩個工程技術類專業,至2006年底,在校學生近700人。

物理系現有實驗室建築面積3000平方米,現有儀器設備總價值近400萬元。實驗室分為普通物理實驗室、電子信息實驗室和近代物理實驗室三類,可開設普通物理、電子技術、電子信息、近代物理、家用電器、通信原理、教學教法等200餘種實驗。
在教學科研方面,物理系教師兩次獲省教學成果優秀獎,發表論文150餘篇(其中國家級和核心期刊30餘篇,國外學術期刊8篇),編著教材10多本,院級科研立項十幾項、市級科研立項多項、省廳級科研立項1項,獲國家級專利2項。
物理系建系至今近三十年時間,先後培養了數千名學子。他們有的進入更高的學府深造,成為高層次的專業人才,有的奔赴全國各地,從事教育、行政、生產等行業的工作。很多畢業生在各自單位中居骨幹地位,還有相當部分已成為國家不可缺少的棟樑之才。由於物理系學生在校期間受到了系統嚴格的教育及管理,學業比較紮實,具有多方面的能力,故在近幾年的畢業人才招聘會上比較走俏,有相當一部分應聘到通信、電子、管理等熱門行業,並受到了各用人單位的一致好評。
為適應現代大學教育的要求,培養二十一世紀新型人才,物理系在邢台學院內率先對本系現有的教學、科研等工作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

第一:全面提升本科教學的質量。從教學內容、教學要求等各方面嚴格把關,力爭培養學業紮實、專業過硬有比較強競爭力的本科人才。

第二:全面提升現有教師業務素質。已有近50%的教師獲得碩士、博士學位,另有30%的教師正在攻讀碩士及博士學位。在通信與微波技術、理論物理、凝聚態方向有較強實力,力爭在2010年前實現我系首批碩士點的建造。

第三:加強選修課程設定建設。1、在本科教學中增設考研課程選修輔導,為本科大四學生考研打造基礎。2、為畢業後直接參加工作的學生增設教學能力選修課程和實用技能選修課程,進一步拓展和加強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和就業能力。

第四:加強資料室建設。近年來,物理系注重加強資料室建設,抽出專項資金和專門場地來重點武裝物理系各專業期刊、教材參考、電子教材。此舉將為提高物理系的教學水平、科研水平、和高質量地指導學生的畢業論文發揮重要作用。

實驗中心簡介

物理實驗室建於1977年,是邢台學院最早建立起來的教學實驗設施之一,1999年實驗室通過河北省教委高校實驗室驗收,為合格實驗室。現物理系實驗室下設普通物理實驗室、電子信息實驗室和近代物理實驗室三大類實驗室。總實用面積近3000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價值近400萬元,200元以上儀器設備計1300餘台件。

普通物理實驗室

物理學專業普通物理實驗室下設力學、熱學、光學、電磁學、中學物理教法實驗室。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約1250平方米。2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20萬元(不含公共設施),計720台件,已開設64個實驗,保證了在校生按教學計畫完成全部實驗。
普通物理實驗室已通過河北省高校實驗室驗收。

近代物理實驗室

學院投資近80萬元組建近代物理實驗室,實驗室使用面積200平方米。按教學計畫開出微波技術、光電子技術等16個實驗。為進一步提高學生創新能力和科研能力,根據學生特點開設了部分綜合性實驗和設計型實驗,在實驗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基本的科學素質培養。

電子信息實驗室

信息實驗室下設電子、電工、家電、高頻電路\通信原理\計算機硬體組裝、單片機原理、多媒體教學實驗室。實驗室實際使用面積800平方米。200元以上的儀器設備總價值約110萬元(不含公共設施),計500台件,已開設70餘個實驗。這些實驗室不僅可以滿足電子信息、通信技術兩專業的專業技術實驗要求,同時也可以拓展物理類本科學生的多種實用技能。

機構設定

總支書記:姜雪玲辦公室:物理實驗樓208室電話:0319-7300639

總支副書記:梁志卓辦公室:物理實驗樓311室電話:0319-7300668

組織委員:趙雙義辦公室:物理實驗樓308室電話:0319-3389755

學工秘書:李興章辦公室:3號教學樓104室電話:0319-7300791

輔導員:賈英輝辦公室:3號教學樓101室電話:0319-7300792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安蘭珠辦公室:3號教學樓101室電話:0319-7300792

李永江辦公室:3號教學樓106室電話:0319-7300834

物理系行政教學部門:

系主任:李向群辦公室:物理實驗樓212室電話:0319-7300638

系副主任:趙喜梅辦公室:物理實驗樓411室電話:0319-7300967

教學秘書:馮國瑞辦公室:3號教學樓106室電話:0319-7300834

實驗室主任:趙雙義辦公室:物理實驗樓308室電話:0319-3389755

實驗員:武群玲辦公室:物理實驗樓112室電話:0319-7300720

王利敏辦公室:物理實驗樓112室電話:0319-7300720

王五生辦公室:物理實驗樓112室電話:0319-7300720

劉鵬(進修)

教學教研室:

學科教學論教研室主任:李長群

理論物理教研室主任:尹世忠

電子信息教研室主任:張書法

信息科學與技術(本科)主要專業課程簡介

1、課程名稱:高等數學AdvancedMathematics
內容簡介:高等數學主要介紹極限、微積分基礎、微分方程初步、曲線曲面積分等;工程數學主要介紹線性代數、矢量分析與場論、複變函數、積分變換、機率論初步等。
教材名稱:《高等數學》同濟大學套用數學教研室主編(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工程數學包括:《線性代數》(第二版)上海交通大學線性代數編寫組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矢量分析與場論》(第二版)謝樹藝高等教育出版社;《複變函數》(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學高等數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積分變換》南京工學院數學教研室編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丘維聲編著《簡明線性代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祝同江,胡建蘭編,《工程數學-積分變換學習指導與例題分析》北京兵器工業出版社2002.;謝樹藝《工程數學-矢量分析與場論學習指導書》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李惜雯《數學物理方法典型題複變函數、積分變換、數理方程與特殊函式解法·技巧·注釋》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1;А.Н.吉洪諾夫,А.А.薩馬爾斯基著黃克歐等譯《數學物理方程》高等教育出版社1956-1957;史榮昌編著《線性代數習題集基礎篇》機械工業出版社2003.1。
選課指南:本課程是工科專業的基礎課程,只要具備高中數學基礎即可選修。

2、課程名稱:普通物理CollegePhysics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內容簡介:主要講授物理學的基礎知識,包括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振動和波、量子物理等。
教材名稱:《普通物理學》程守洙,江之永編(第五版)胡盤新等修訂高等教育出版社
參考書目:(1)《力學》趙景員,王淑賢編
(2)《熱學》李椿,章立源編
(3)《電磁學》趙凱華,陳熙謀編
(4)《光學》母國光,戰之令編
(5)《大學物理學》(美國)F.W.SEARS著,郭泰運
選課指南:非物理理科專業基礎課程,具備高中物理基礎和高等數學基礎的學生可以選修。

3、課程名稱:電路分析基礎FundarmentalsofCircuitsAnalysis
內容簡介:本課程共分三部分內容。第一部分為電阻電路分析,包含集總電路中電壓、電流的約束關係,運用獨立電流、電壓變數的分析方法,大規模電路分析方法概要,分解方法及單口網路,簡單非線性電阻電路的分析等內容。第二部分為動態電路,包含電容元件與電感元件,一階電路二階電路衝激函式在動態電路分析中的套用,交流動態電路等。第三部分是正強穩態分析,包含阻抗與導納,正弦穩態的能量和功率、三相電路,頻率回響,耦合電感和理想變壓器,雙口網路等。
通過本課程學習,使學生掌握電路的基本概念、基本規律,熟悉電路的基本定理、定律,能熟練的運用電路基本分析方法去分析各種電路,為學習信號與線性系統、電子線路、自動控制和計算機等後續課程打下堅實的基礎。
教材名稱:《電路》邱關源主編(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
參考書目:(1)《電路分析基礎》(第三版)李瀚蓀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
(2)《電路原理》(第三版)江澤佳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選課指南:電子類專業的基礎課,學生選修應具備一定的高等數學微積分知識。

4、課程名稱:C語言程式設計TheCProgrammingLanguage
內容簡介:C語言是近幾年發展起來的一門計算機高級語言,它既具有高級語言的功能,又具有低級語言(如彙編語言)的許多功能,可直接用來編定系統軟體。C語言具有簡捷、緊湊,使用方便,靈活且數據結構豐富,程式設計自由度大等特點,是具有廣泛套用領域的一門計算機語言。
教材名稱:《C程式設計》譚浩強(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參考書目:(1)譚浩強等,《C語言程式設計教程》(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
(2)張玉亭等,《TURBOC/C++》技術參考大全海洋出版社1991
(3)譚浩強等,《C程式設計題解與上機指導》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
選課指南:對於初學者而言,C語言是各種高級語言中較難學習和掌握的一門語言,故想選此課的同學應具有一門其他高級語言的基礎,如Basic語言或Pascal語言等(foxpro亦可)。

5、課程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FundamentalsofAnalogElectronics
內容簡介: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為學生掌握電子信息和計算機方面的後續課程的基本原理奠定基礎;並培養學生具有一定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為今後從事該方面的研究、開發打下基礎。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常用半導體器件、基本放大電路、多級放大電路、集成運算放大電路、放大電路的頻率回響、放大電路中的反饋、信號的運算和處理、波形的發生和信號的變換、功率放大電路、直流電源和模擬電子電路讀圖等。
教材名稱:《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童詩白華成英主編(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所選教材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參考書目:(1)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2)童詩白《模擬電子技術基礎》(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3)謝沅清、解月珍《電子電路基礎》人民郵電出版社1999年
選課指南:本課程在學生學完高等數學、普通物理、電路分析基礎等課程以後開設的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課,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的學生也可在學習完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後選修。

6、課程名稱:數字電子技術基礎FundamentalsofDigitalElectronics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內容包括:邏輯代數基礎、門電路、組合邏輯電路、觸發器、時序邏輯電路、脈衝波形的產生和整形、半導體存儲器、可程式邏輯器件、數-模和模-數轉換等。
教材名稱:《數字電路技術基礎》閻石主編(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11月
為面向21世紀課程教材
參考書目:⑴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數字部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年
⑵閻石《數字電子電路》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1993年
⑶《中國積體電路大全》國防工業出版社1985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課,物理、化學、生物等專業的學生也可在學習完高等數學、普通物理後選修。

7、課程名稱:微機原理Micro-ComputerTheory
內容簡介:主要講述微型計算機中的8088指令系統、8088的匯流排操作和時序、半導體存儲器、微機的輸入和輸出、中斷等。
教材名稱:《微型機算計系統原理及套用》周明德主編(第三版上冊)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為普通高等教育“九五”國家教委重點教材
參考書目:(1)戴梅萼《微型機算計技術及套用》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年
(2)鄭緯民《計算機系統結構》(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0年
選課指南:本課程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課,其它專業具有一定高等數學基礎的學生也可選修。

8、課程名稱:信號與系統SignalsandSystems
內容簡介:主要講述信號與系統的基本概念、連續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信號的傅立葉變換、連續系統的復頻域分析、信號的濾波、調製與抽樣、離散時間系統的時域分析、離散系統的Z域分析、系統的狀態變數分析等內容。
教材名稱:《信號與系統》鄭君里等(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為“九五”國家級重點教材。
參考書目:(1)管致中等《信號與線性系統》(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年
(2)吳大正、揚林耀等《信號與線性系統分析》(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年
(3)劉樹棠《信號與系統》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1998年
選課指南:本課程為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基礎課,其它專業具有較好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的學生也可選修。

9、課程名稱:高頻電路highfrequencycircuit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內容簡介:高頻電子線路是無線電技術類各專業的一門主要技術基礎課,它的任務是研究高頻電子線路的基本原理與基本分析方法,以單元電路的分析和設計為主,並引入了一些較新的內容突出集成化實用電路的介紹,注意理論聯繫實際。主要內容有:迴路與器件的高頻特性,高頻小信號放大器、高頻功率放大器,非線性電路的分析方法,正弦波振盪器、振幅調製、解調,角度調製、解調,頻率合成與鎖相技術。
教材名稱:《高頻電子線路》武秀玲主編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0年
參考書目:⑴張肅文《高頻電子線路》高等教育出版社1984
⑵康華光《電子技術基礎(模擬部分),(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
⑶萬心平《集成鎖相環—原理、特性、套用》人民郵電出版社1990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必選課,其它專業具有較好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的學生可選修。

10、課程名稱:電磁場理論TheoryofElectromagneticFields
內容簡介:本課程主要講授電磁場和電磁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及主要分析計算方法,其目的是為電子類專業學生後續課打下重要的理論基礎,也為進一步研究電磁理論提供必要的基礎。
教材名稱:《電磁場理論基礎》鍾順時鈕茂德主編(第一版)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
參考書目:(1)畢德顯《電磁場理論》電子工業出版社1985年
(2)謝處方饒克謹《電磁場與電磁波》(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
(3)盧榮章《電磁場與電磁波基礎》(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4)林德雲、李國定《電磁場理論基礎》清華大學出版社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理論課,其它專業具有較好的高等數學和普通物理學基礎的學生可選修。

11、課程名稱:單片機原理及套用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ofSingleChipMicyoco
內容簡介:單片微型機是20世紀70年代中期發展起來的一種大規模積體電路器件。單片機的套用技術是一項新型的工程技術。MCS-51系列單片機的模組化結構比較典型、套用靈活,在國內外單片機的套用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本課程仍以MCS-51系列單片機為主線展開討論,但所論述的原理和方法,同樣適用於其它系列的單片機。在《單片微型機原理及其套用》的課程中,首先對單片機的一般結構和典型的單片機功能特性進行簡要介紹,接著系統地論述MCS-51單片機的系統結構、指令系統及單片機中的外圍模組功能和使用方法。同時還論述了單片機彙編語言程式設計、系統擴展技術以及輸入/輸出設備的接口方法。並簡要介紹了有關運用MCS—51單片機的簡單套用系統。
教材名稱:《單片微型機原理、套用與實驗》張友德等主編(第三版)復旦大學出版2000年11月
參考書目:⑴《單片單板機原理與套用》王長胤等編武漢大學出版社
⑵《單片微型計算機原理、接口、套用》徐惠民等編北京郵電學院出版社
⑶《單片微機接口技術》趙依軍等編人民郵電出版社
⑷《MCS-51單片機套用系統設計》何立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必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計算機基礎和電子線路基礎可選修。

12、課程名稱:通訊原理PrinciplesofCommunicationSystem
內容簡介:主要介紹通信和通信系統的一般概念和質量標準、模擬線性調製、模擬信號的波形編碼、數位訊號的基帶傳輸、數位訊號的調製傳輸、差錯控制編碼等內容。
教材名稱:《通信原理簡明教材》南利平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參考書目:(1)樊昌信《通信原理》國防工業出版社1995年
(2)曹志剛《現代通信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1992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必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可選修。

13、課程名稱:數位訊號處理DigitalSignalProcessing
內容簡介:數位訊號處理這門課程已在通信工程、電子測量、雷達、遙控及圖象等許多領域獲得了廣泛而有成效的套用。實現信號處理的技術,已從模擬系統發展到採用離散模擬、離散數學、高速計算機,超大規模積體電路等最新電子、光電科技成就。這就使得數位訊號處理這門學科本身得到日新月異的進步,同時也促進相關的學科,特別是信息學科及其套用的發展和水平的提高。本課程以介紹數位訊號處理的基本原理和算法為主題,主要包括六個方面的內容,即離散信號和系統的理論分析基礎、Z變換、DFT及其快速算法FFT、數字濾波器的設計、離散隨機信號的處理和有限字長效應等方面的內容。
教材名稱:《數字信號處理導論(IntroductionToSignalProcessing)》為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英文影印版教材,為雙語教學所選教材。
參考書目:(1)程佩青《數位訊號處理教程》(第二版)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12月出版
(2)胡廣書《數位訊號處理――理論、算法與實現》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4月出版
(3)張賢達《現代信號處理》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年3月出版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必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計算機基礎和電子線路基礎可選修。

14、課程名稱:微機控制技術TechnologyofMicrocomputerControl
內容簡介:主要包括微機控制系統概述、數字PID控制技術、開環控制、模糊控制、數字控制器的直接設計方法、微機控制系統應用程式設計、微機控制系統設計與實踐等內容。
教材名稱:《實用微機與單片機控制技術》陳汝全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8年
參考書目:(1)王錦標《過程計算機控制》清華大學出版社

邢台學院物理系邢台學院物理系

(2)吳 麒《自動控制原理》清華大學出版社
(3)何立民《單片機套用系統設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必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計算機基礎和電子線路基礎可選修。

15、課程名稱:感測器原理及套用PrinciplesandApplicationsofsensor
內容簡介:本課程以非電量的電測技術為主要內容,以信息的變換與處理為授課主線。共包括九章,可分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感測器的基本概念及感測器的靜、動態特性;第二部分介紹各類感測器的結構、變換原理、特性、等效電路、誤差補償、測量電路及在工程上的主要套用;第三部分對感測器的標定方法作了相應的介紹,使學生在掌握了基本概念、原理、測量電路、套用等主要知識的基礎上,對感測器的標定方法有所了解。
教材名稱:《感測器與檢測技術》陳杰主編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年
參考書目:(1)王化祥《感測器原理及套用》天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
(2)郭振芹《非電量點測量》中國計量出版社1983年
(3)黃賢武《感測器原理及套用》中國計量出版社1999年
(4)徐恕宏《感測器原理及其設計基礎》機械工業出版社1989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任選課,其它專業學生具備高等數學及工程數學基礎和電子線路基礎可選修。

16、課程名稱:電視技術TVTechnology
內容簡介:主要介紹電視信號的處理過程,信號處理電路與掃描電路的電路結構、基本工作原理、分析方法,通過實驗鞏固所學理論,培養動手能力及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技術指標的測量方法和安裝調試的基本技能等。
教材名稱:《積體電路電視機原理與維修》呂秋芬、鄔鴻雁、陸偉(第一版)科學出版社1999年
參考書目:(1)積體電路電視原理與維修(陶德元)四川大學出版社1987年
(2)IC黑白電視機檢修大全(廖瑞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8年
(3)PALIC彩色電視機檢修大全(廖瑞人)福建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任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也可選修。

17、課程名稱:單片機系統設計SystemDesignofSingleChipMicyoco
內容簡介:本課程式系統的介紹了MCS—51系列單片機套用系統的構成及設計方式,詳細的闡明了套用系統的前向通道,後向通道,人機對話通道及相互通道的結構設計,電路配置及接口技術,單片機套用系統軟體設計方法,及典型套用軟體.為保證套用系統的可靠性,專門介紹了計算機套用系統的干擾及抗干擾程式設計.本課程具有很強的實用性,實踐性,因此系統的介紹一些實用的軟硬體設計實例.
教材名稱:《單片機套用系統設計》、何立民、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參考書目:(1)余永全等《單片機套用系統的功率接口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2)何立民《單片機套用技術選編》(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3)周航慈《單片機應用程式設計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4)張洪潤等《單片機套用技術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任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單片機原理及電子線路基礎也可選修。

18、課程名稱:計算機網路ComputerNetworks
內容簡介:主要講述計算機網路的協定和體系結構、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區域網路廣域網網路互聯、運輸層、套用層、計算機網路的安全等網路基本知識和套用。
教材名稱:《計算機網路教程》謝希仁主編人民郵電出版社2002年,為高等學校21世紀教材。
參考書目:(1)張堯學《計算機網路與INTERNET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年
(2)史忠植《計算機網路高級教程》清華大學出版社2002年
(3)A.S.Tanenbaum《ComputerNetworks》(第三版)清華大學影印版1996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任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也可選修。

19、課程名稱:微機接口技術InterfaceTechnologysofMicrocomputer
內容簡介:微機接口技術是微機技術的主要組成部分,是深入學習微機,充分利用微機,積極開發微機,乃至熟練維修微機不可缺少的一門基本技術。本課程除介紹微機接口基本知識外,以8位機為例介紹了微機接口的概念、分類、設計原則與方法;在此基礎上,介紹了IBMPC16位機的軟接口和硬接口技術,主要內容包括主機板上的接口,I/O接口,串列接口,印表機接口、鍵盤接口和顯示器接口等。
教材名稱:《微機接口技術》陳汝全等主編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1995年
參考書目:⑴鄒逢興《微型計算機接口原理與技術》國防科技大學出版社邵鴻余《微機原理與接口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工程專業選修課,其先修課程為:微機原理、彙編語言程式設計

20、課程名稱:電子測量ElectronMeasure
內容簡介:主要介紹了測量誤差理論和數據處、示波測試和測量技術、頻率和時間的測量、電壓測量技術、測量用信號源、頻域測量技術、微機化儀器與自動測試系統、數據域測試技術等內容。
教材名稱::《電子測量技術》張永瑞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3年
參考書目:(1)孫煥根《電子測量與智慧型儀器》浙江大學出版社1993年
(2)梓城《電子設備維修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
(3)尤德裴《數位化測量技術》機械工業出版社1980年
(4)趙新民《智慧型儀器設計基礎》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1999年
選課指南:電子信息類專業任選課之一,其它專業學生具備高等數學和電子線路基礎也可選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