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隨園集

邊隨園集

第一冊 附錄一 邊連寶傳

簡介

這是整理清代詩人邊連寶的詩文合集,全五冊,由中華書局出版。
目錄
第一冊

前言
凡例
目錄
隨園集卷一——卷十六
第二冊
隨園集卷十七——卷三十六
第三冊
隨園集卷三十七——卷四十一
隨園文鈔
邊肇軫先生文稿
第四冊
杜律啟蒙十二卷
第五冊
病餘長語十二卷
列國說薈軏要
附錄一
隨園詩草戈敘
隨園詩草蔣序
附錄二
四庫全書總目 隨園詩集十卷附錄一卷
附錄三
清史稿 邊連寶傳
任丘績志 邊連寶傳
邊連寶傳
隨園徵士生傳
附錄四
清詩紀事 邊連寶傳
附錄五
清代詩人邊連寶著述考

作者

邊連寶(1701-1773),字趙珍,號隨園,河北任丘人,是清代康乾時期的重要詩人、學者,在清代非常有名,與紀昀、戈濤等人被譽為“河間七子”。與袁枚並稱為“南北兩隨園”。 邊連寶著述甚多且多有價值,在清代很有影響。但他的作品中僅《隨園詩草》、《邊肇畛先生文稿》、《杜律啟蒙》等有刊本,且數量極少,其餘《隨園詩集》、《隨園病餘草》等集子皆以稿本鈔本形式流傳,亟需整理。從1999年起,河北大學古籍所承擔的蒐集整理邊連寶詩文著述的課題,先後被列為國家古籍整理“十五”規劃項目、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劃領導小組資助項目和全國高校古委會資助項目。劉崇德教授、韓勝、李金善教授和張瑋等人廣泛調查藏書渠道,輾轉於各圖書館之間,力求掌握不多的流傳版本,還從史傳、地誌、別集、族譜等文獻中輯佚出二十多篇著述。經過大量蒐集、校勘、考證和編纂,最終完成了包含《隨園詩集》、《隨園文鈔》、《邊肇畛先生文稿》、《杜律啟蒙》、《病餘長語》、《列國說薈輒要》等內容,共120萬字的《邊隨園集》。
歷經5年整理,此書終於結集由中華書局出版。這部詩文集的出版對當前清史與清代文學研究有著重要的推動作用。其嚴謹的編纂方法和輯佚工作,對於今後的古籍整理,也起到一定的示範作用。

戈濤序其隨園詩草雲:

《隨園詩》暨《病餘草》凡若干卷,蔽以隨園率初也。余嘗論隨園詩以韓、孟為宗,七言歌行兼有青蓮、玉川子。今更讀之,以為不然。隨園之詩自成為隨園已矣。詩自漢、魏以降作者眾矣,漢不以人著自成為漢,然都尉、屬國、北海,人數篇耳,讀之使人想見其為人。其後魏成為魏、晉成為晉,陶自成為陶。唐反六朝為唐,宋繼唐而不襲唐為宋。元詩至卑弱,猶能成其為元。明以數巨子劫持一代,號稱起衰振靡,而不成為明。請言其然:明之盛,何、李最著,信陽溫文都雅,諸體具美,似無可議;然試取唐之拾遺、供奉、襄陽、次山、蘓州、昌黎,以及東野、樂天、長吉諸人之作觀之,雖途分派別,而各留性情面目於數百年之後與讀者相見於蓬牕土屋之間。東坡、山谷、放翁宗杜,歐陽宗韓,而不得名之為杜、為韓,無他,各有真也。信陽兼收並采,循聲體貌,規規然惟古人為步趨,詩則美矣,曰此自成為信陽之詩,吾不謂然。北地才加縱,而一於屍杜,厥失則均。於鱗、元美而下流滋濫矣。故余嘗謂寧為鍾、譚,勿為王、李,非好詭趨,故有激云然也。詩之為物,窮形極變,率其性情所到,惡在古今人不相及?四言終於三百,而魏武對酒、梁武逸民,三百不能概之。楊誠齋詩數變其體,一旦取而焚之,遂自成一家之言。學者仰天俛地作為文章,不盡讀古人之書,不能自成其文;不盡去古人之書,亦不能自成其文。昌黎品樊紹述雲「惟古於詞必已出,降而不能乃剽賊」,.歐陽子續之曰「孰雲已出不剽襲,句斷欲學盤庚書」。紹述似無足深論,然二公之言可叅求得其道矣。今讀隨園詩,縱橫排奡,不可方物,而各有一隨園者存。即其晚年深造自得,其剛果之氣不能自沒於沖夷淡寂中,此隨園之真也。其骨近韓,其神近孟,其氣近李,其情近盧;惟其近之,是以似而有之。至謂某篇學某某篇,則斷斷無有。近日新城之學徧天下,予以為一信陽而已!信陽畫自唐以上,新城則兼泛濫宋元以下,故每作一詩,胷中先據有一成詩,而後下筆追之,必求其肖而止。所作具在,可一一按也。余非敢瑕疵前人,然恐詩道坐敝於此,則明七子不獨任咎。丁丑冬日隨園先生以集委訂,用敢肆其狂說,質諸先生;如謂不謬,請以為敘。獻陵戈濤撰。」(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280冊,頁368)

河間

河間市古稱瀛州,地處冀中平原腹地,位於今河北省內,屬滄州市管轄。地處華北平原腹地,居京(北京)、津(天津)、石(石家莊)三角中心,環渤海經濟區,距北京189公里,距天津183公里,距石家莊176公里。東與滄縣、青縣接壤,北與大城縣、任丘市交界,西與肅寧縣、高陽縣相鄰,南與獻縣相連。轄20個鄉鎮,615個行政村,總人口78萬人,全市總面積13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136萬畝。1990年10月撤縣設市。]郵政編碼062450。市人民政府駐瀛州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