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大學出版社

遼寧大學出版社

遼寧大學出版社成立於1985年2月13日,有職工100餘人。每年出版圖書近200個品種,再版圖書200多部。遼大出版社建社以來,始終堅持黨的出版方針和政策,努力為教學科研服務,以社會效益為最高準則,堅持把出版教材、專著作為自己的使命。從建社到現在已出版各類圖書4000多種,近70%的圖書為教材、專著;有近400種圖書分別獲得國家、省、市級的獎勵。多部圖書在國內外產生了良好的影響,受到讀者的廣泛讚譽。遼寧大學出版社立足本校,服務遼寧,逐漸形成了以經濟、文史、法律、外語、計算機圖書為主體的出版特色。

概述介紹

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
成立於1985提2月的遼寧大學出版社,位於中國東北歷史文化名城--瀋陽,是一所省屬地方大學出版社。它擁有一支業務水平高、編輯能力強的專業出版隊伍,現在職工52人,編輯人員35人,全部大專以上學歷。其中,博士學位1人,碩士學位10人。副編審以上高級職稱21人,占全體職工總數的40%。下設3個編輯部,一個行銷部,一個雷射照排中心,一個教材零售書店(2002年被全國大學出版協會批准高為中國高校圖書代辦站)。擁有5000平方米自籌資金蓋建的辦公大樓。年出版新書和再版圖書350餘種,主要出版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學術專著和各類教材為主,資產規模達3200萬元,截至2005年底固定資產額1273萬元,年均銷售碼洋5200萬元,是國內具有一定實力的綜合性大學出版社。

作為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積極實施精品戰略,打造優勢品牌。遼寧大學作為中國“211工程”100所重點院校之一,學校的經濟管理學院、工商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比較經濟體制研究中心等院所博士、碩士點集中,西方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等在中國具有重要的學術地位,如何貼近高校實際,發揮重點學科優勢,為高校教學科研服務,為遼寧經濟建設服務。為此,自1985年以來,出版社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每年拿出20萬元作為校內老師出版教材、學術專著的補貼。1995年還專門設立了“遼寧大學學術出版基金”和“遼寧大學博士論叢基金”,已經為遼寧大學老師700人次500餘種圖書,其中獲獎圖書占60%左右。遼寧大學出版社立足本校,服務遼寧,逐漸形成了以經濟、文史、法律外語計算機圖書為主體的出版特色。

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展位

遼寧大學出版社現已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在圖書市場競爭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率。2005年在遼寧大學黨委的領導下,出版社率先進行幹部體制的改革試點,面向國內公開招聘出版社社長兼總編輯,並很快組建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社委會和廣大員工統一思想,認真調研,制定方案,著手改革。最大限度減少行政人員和行政開支,充實一線研發生產隊伍,大力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和獎酬金分配製度。努力建設和諧社會,體現以人為本,經過科學論證大力調整分配政策,將編輯人員的利潤指標降為零起點、為編輯開展工作提供優惠政策等,調動了編輯的積極性,進行了編輯和發行隊伍的重新整合和建構,編輯人員統分為3介查對獨立的編輯部,計畫在適當時機轉變成具有較大研發能力的出版事業部,將發行部改編為自主經營的行銷部,高行銷部總經理,將照排中心、書店確定為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進行經營體制改革探索,採取效的廉政措施,社委會成員不拿綜合獎,帶頭大幅度降低津貼係數,不用公車上下班,不用公款變相出國旅遊。
2006年出版社又推出了旨在促進出版社跨越發展的“四大工程項目”:選題項目制實施工程、行銷部改革工程、圖書質量保證工程、精打細算降低成本工程。目前這四項工程正逐步完善論證,並進入有效實施階段。面對日新月異的出版改革緊迫形勢,遼寧大學出版社將一如既往,堅持改革和發展不動搖,堅持體制和機制不斷的發展戰略,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辦社宗旨

遼寧大學出版的辦社宗旨是:為高校教學和科研服務。貫徹為人民服務,為社會主義服務的出版方針。努力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最佳結合,為全面建設小康和諧社會目標,繁榮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作貢獻。

社會榮譽

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作品
1990年,遼寧大學出版社被遼寧省新聞出版局評為新聞出版戰線先進集體;1995年,被國家新聞出版部署主為中國良好出版社;1996年出版社各項指標被國家教育部評估為優秀;1998年再次被國家新聞出版總署評為全國良好再版社。
遼寧大學出版社,從“草台初創”到現在的“小有規模”,風雨中已經走過21年的歷程,20幾年來,共出書5200餘種,近80圖書為教材教輔和學術專著。有400多種圖書分別獲國家、省、市級的獎勵,多部圖書在國內外受到好評,深受讀者讚譽。共出版國家規劃和省編職教教材300餘種,被國家教育部職成司定為國家職教教材出版基地之一。
遼寧大學出版社經歷了4屆領導班子,始終不忘“出版為教學科研服務”的辦社宗旨,李鵬總理當年為遼大出版社題賦的這句題詞,始終像一面鏡子,伴隨著遼大出版社的成長和壯大。21年來,遼寧大學出版社堅持把教材、學術專著放在首位,實施精品戰略,出版了一系列優秀的《漢字標準字典》,獲第三屆魯迅文學獎的《的美學解讀》,獲第七、八、九、十屆中國獎的《中日消費者保護制度比較研究》、《中國的主鏇律--改革與發展》、《現代新儒學研究叢書》、《西藏高原森林生態研究》,獲第七、八、九屆遼寧省五個一工程獎的《轉軌中的經濟運行問題研究》、《當代大眾文化論》、《女性生存與女生文化詩學》等等。
學術著作、博士論叢的出版不公解決了優秀學術專著出版困難的問題,有力地支持了遼寧大學的教學科研工作,為遼寧大學211工程建設與整體驗收、重點學科建設、重點專業及優秀學術骨幹力量的成長做出了較大貢獻。在國內產生較好的社會影響,部分圖書曾獲得遼寧省優秀圖書獎及遼寧省政府首屆政府獎。
遼寧大學出版社現已步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21世紀知識經濟時代,如何在激烈的圖書市場競爭中,深化改革,創新發展,提高企業經濟效率,成為2005年新一屆領導班子的頭等重任。2005年1月,在遼寧大學黨委的領導下,出版社率先進行幹部體制的改革試點,面向國內公開招聘出版社社長總編輯,並很快組建了新一屆領導班子。社委會和廣大員工統一思想,認真調研,制定方案,著手改革。最大限度減少行政人員和行政開支,充實一線研發生產隊伍,大力發展生產力,進一步深化和完善人事聘任制度和獎酬金分配製度。努力建設和諧社會,體現以人為本,經過科學論證大力調整分配政策,將編輯人員的利潤指標降為零起點、為編輯開展工作提供優惠政策等,調動了編輯的積極性,進行了編輯和發行隊伍的重新整合和建構,編輯人員統分為3介查對獨立的編輯部,計畫在適當時機轉變成具有較大研發能力的出版事業部,將發行部改編為自主經營的行銷部,高行銷部總經理,將照排中心、書店確定為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進行經營體制改革探索,採取效的廉政措施,社委會成員不拿綜合獎,帶頭大幅度降低津貼係數,不用公車上下班,不用公款變相出國旅遊。
2006年出版社又推出了旨在促進出版社跨越發展的“四大工程項目”:選題項目制實施工程、行銷部改革工程、圖書質量保證工程、精打細算降低成本工程。目前這四項工程正逐步完善論證,並進入有效實施階段。面對日新月異的出版改革緊迫形勢,遼寧大學出版社將一如既往,堅持改革和發展不動搖,堅持體制和機制不斷的發展戰略,為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繁榮做出新的貢獻。

發展原因

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出版作品
人事分配製度改革――以員工利益為根本
在文化體制改革的大背景下,大學社也在探索著自身的改革思路。董晉騫認為,改革關鍵是觀念更新、體制創新,要把職工民眾滿意不滿意作為衡量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誌。遼大社主要存在工作觀念陳舊、工作效率低、職工工作積極性不高、圖書效益差等問題。如何改革創新才能讓員工滿意,促進出版社生產力的發展?這是新任社委會成立後,首要要解決的問題
社委會帶頭立規矩。董晉騫認為,要管好出版社,首先要管好社委會。遼大社要大發展快發展,關鍵是要有一個“團結、實幹、廉潔”的社委會,為此他們制定了《遼大出版社社委會工作守則》,自己為自己立規矩。2004年,出版社一年養車費用高達39萬多元。新社委會上任後明確,社委會成員從社長做起,公車一定公用,平常上下班要自己解決交通問題,鼓勵使用私人車、乘公共汽車、打計程車,與廣大職工同甘共苦,同時減少費用、節約開支。同時,社委會還把自已的崗位津貼係數由5減為3,並完全取消已執行三屆九年的社委會成員綜合獎是全社職工平均獎2.5倍的做法。僅此兩項改革,就使出版社乾群之間的收入差距得以縮小,並使出版社每年減少開支23萬元。
充實編輯隊伍,提高編輯待遇。“出版社的生命力在於編輯,編輯工作的關鍵是激發積極性”,曾在編輯崗位工作了十幾年的董晉騫如是說。因此,他上任後,出台具體政策,把充實編輯隊伍,提高編輯待遇落到了實處。遼大社上屆幹部或享受幹部待遇的人數較多,將近占了員工總數的一半。新社委會將社委會組成人員由上屆的5人減為3人,助理由上屆的3人減為1人;嚴格控制社裡科級幹部人數,由上屆的20幾人減為5人。而精簡下來的人員則全部充實到一線編輯隊伍中,使出版社的專職編輯人員由10人增加到21人。同時,為了調動廣大編輯的積極性,制定了新的《遼寧大學出版社津貼、獎金分配辦法》,針對乾群津貼差距過大,新社委會果斷決定一邊大幅度減少幹部津貼,由最高5個係數降為3,同時將一般職工的津貼由最低0.8個係數提高到1.2,這樣一來,乾群津貼係數差額由原來的5倍降低為2.5倍,為出版社和諧發展打下基礎。
進行機構調整。為了提高編輯的圖書開發能力,增強團隊精神,遼大社將原來規模小、功能作用不強的編輯室整合成三個編輯部,編輯部主任實行聘任制。在嚴格考核、保證質量的基礎上,出版社給予各編輯部一定職權。各編輯部主任在完成指標時可獲相當獎勵。新社委會還將發行部改為“行銷部”,按回款實洋來考察行銷人員的能力和業績,一改過去吃大鍋飯的做法。
遼寧大學出版社遼寧大學出版社作品
出版要為教學科研服務――以品牌建設為目標
董晉騫認為,一方面,大學社像一般出版社一樣,是一個以圖書為載體的文化傳媒單位;另一方面,它作為高校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擔負著為高等教學科研服務的職能,這兩個基本職能既是大學社的基本特點,也是基本規律。本著此原則,遼大社新社委會從政策上大力扶持、鼓勵學術書出版,同時依託遼大重點學科優勢,實施精品戰略,打造雙效合一的優秀品牌。
學術書出版有道。擁有博士學位的董晉騫是位學者型的領導,非常重視學術書的出版。他深知學術書難出,書店對學術書的退貨率大,利潤小,出版社的發行行銷部門也很難做。但是高水平的學術書是大學社生存發展的根本,萬萬不能丟。因此董晉騫主張,遼大社對學術書出版從編輯、發行到印製、發貨全力承擔,同時積極主動去聯繫書店進行推介上架。而考慮到學術書退貨率較大的現狀,如有退貨業務員不需負擔,減輕其壓力。董晉騫認為,學術書出版要先講社會效益,只要市場認可了你的學術書品牌,經濟效益慢慢的就會上來。而且多策劃高精尖的學術書,也有利於鍛鍊編輯素質,提高編輯原創能力。董晉騫上任後,將一度中斷出版了的“博士論叢”重新啟動並加強選題策劃前沿性。目前,遼大社的學術精品書占圖書總量的20%―30%。
延伸老品牌,開發新項目。遼大的經濟管理學院、工商學院、國際關係學院、比較經濟體制研究中心等院所博士、碩士點集中,西方經濟學、比較經濟學等在全國具有重要學術地位,因此遼大社出版了大批經管、工商類優秀教材。董晉騫上任後,更加注重抓教材的品牌建設。對老品牌進行延伸開發,以鞏固優勢。如,遼大社的品牌教材《職稱英語》,被考生奉為權威,遼大社利用優勢,抓住機遇,使品牌優勢進一步加強。在鞏固、延伸已有教材品牌的同時,董晉騫還要求編輯關注社會前沿、熱點問題,研發新的有價值的選題。如該社出版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材、國小生生命教育教材,便是針對當前心理教育缺失而策劃的選題,該系列教材在遼寧省內獲得了較高的認可度,僅在瀋陽市便取得了上百萬元實洋的銷售業績。2006年,遼大社推出了旨在促進出版社跨越發展的“四大工程項目”:選題項目制實施工程、行銷部改革工程、圖書質量保證工程、精打細算降低成本工程。
以員工利益為根本的人事分配製度改革,以品牌建設為目標的服務高等教育的職能,這兩隻“車輪”推動遼大社的改革迅速見成效,他們的經驗,值得一些大學社借鑑。但正如董晉騫所說,改革絕不能照搬照抄、簡單化,抹煞廣大員工的積極性,這樣會把人改跑了,把實力改沒了,甚至把出版社的根本(文化積累、特色積澱、人才積累)也折騰掉了。“老人老辦法,新人新辦法”,講的就是從實際出發,讓廣大的改革參與者、出版社員工基本滿意。因此,任何辦法都應體現改革促進生產力發展,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有利於文化事業發展的大方向。

中國211工程大學出版社

盤點中國211重點大學的出版社名錄,為各校的圖書出版管理提供綱要
中國海洋大學出版社
第四軍醫大學出版社
中央音樂學院出版社
西藏大學出版社
青海大學出版社
寧夏大學出版社
海南大學出版社
石河子大學出版社
南昌大學出版社
福州大學出版社
長安大學出版社
東華大學出版社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北京林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科技大學出版社
上海大學出版社
西北大學出版社
貴州大學出版社
南京農業大學出版社
四川農業大學出版社
江南大學出版社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
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廣西大學出版社
華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上海外國語大學出版社
中央財經大學出版社
中國藥科大學出版社
太原理工大學出版社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外國語大學出版社
河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出版社
華中農業大學出版社
天津醫科大學出版社
化工大學出版社
華北電力大學出版社
東北農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中醫藥大學出版社
湖南大學出版社
延邊大學出版社
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第二軍醫大學出版社
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出版社
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
蘭州大學出版社
山東大學出版社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出版社
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
安徽大學出版社
西南財經大學出版社
東北林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交通大學出版社
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
暨南大學出版社
吉林大學出版社
河海大學出版社
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
華中師範大學出版社
北京體育大學出版社
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東北大學出版社
中國石油大學出版社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
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
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
四川大學出版社
中山大學出版社
中南大學出版社
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
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哈爾濱工程大學出版社
鄭州大學出版社
哈爾濱工業大學出版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出版社
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
西北工業大學出版社
天津大學出版社
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
新疆大學出版社
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
北京郵電大學出版社
中國地質大學出版社
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廈門大學出版社
浙江大學出版社
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蘇州大學出版社
東南大學出版社
南京大學出版社
北京大學出版社
大連海事大學出版社
遼寧大學出版社
內蒙古大學出版社
重慶大學出版社
南開大學出版社
同濟大學出版社
清華大學出版社
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中國農業大學出版社
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
雲南大學出版社
武漢大學出版社
東北師範大學出版社
復旦大學出版社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