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則錯

達則錯

達則錯,又名達克次湖、達格濟錯,藏語意為虎頂湖,位於西藏那曲地區尼瑪縣的一個斷陷盆地內,北緯31度49分~31度59分、東經87度25分~81度39分,羌塘高原北部。

簡介

達則錯達則錯是西藏自治區黑阿公路以北較大的深鹹水湖。曾稱達格濟錯。位於藏北高原南部,北緯31°55′,東經87°30′,在那曲地區申扎縣境內。海拔4461米。呈北東—南西向,最長22公里,最寬16公里,平均寬11公里。面積252平方公里,最大水深31.7米,周長66公里, pH值9.85,礦化度高達33.749克/升,屬重硫酸鹽型鹹水湖

達則錯系發育在班戈-東巧-怒江大斷裂帶中的構造斷陷湖。全流域呈東西方向延伸達200公里,流域面積1.113萬平方公里。東西兩側開闊,湖濱平原發育,南北兩岸較窄,古湖岸線明顯,最高一級高出湖面約50~60米。波倉藏布發源於巴林崗日雪山,長257公里,從西向東流,注入達則錯。

特點

達則錯達則錯

達則錯長21.1公里,最大寬16.9公里,平均寬11.60公里,面積244.7平方公里。湖面海拔4459米,水深31.7米,湖水湛藍,湖心透明度達7.2米。東西兩岸地勢平緩開闊,南北岸則山體陡峭。湖岸上分布著多條非常明顯的同心古岸堤,最高的一條高於現湖面90米,顯示出達則錯在冰河時期無論面積、水深均遠甚於當前。
達則錯地處乾旱、寒冷的北羌塘,年均氣溫0~2.0度,年降水量僅200毫米,湖水補給主要依賴波倉藏布(又名莫昌藏布)、那若曲。波倉藏布發源於藏北高原中部的雪山,長約200公里。

中國主要的鹽湖

池鹽離不開鹽湖。鹽湖可以定義為湖水礦化度大於35g/L的湖泊。或離子含量近於飽和的湖泊。按主要成分可分為碳酸鹽湖、硫化物湖和氯化物湖。又或者水中含鹽度大於35 000mg/l的湖泊。 中國是個多鹽湖的國家,並有悠久的鹽湖開發歷史,共有鹽湖1500多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