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爾漢鹽湖

察爾漢鹽湖

察爾汗鹽湖位於青海省格爾木市,青藏鐵路穿行而過。鹽湖東西長160多公里,南北寬20—40公里,鹽層厚約為2—20米,面積5800平方公里,海拔2670米。湖中儲藏著500億噸以上的氯化鈉,可供全世界的人食用1000年。還出產聞名於世的光鹵石,它晶瑩透亮,十分可愛。伴生著鎂、鋰、硼、碘等多種礦產,鉀、鹽資源極為豐富。

簡介

察爾漢鹽湖察爾漢鹽湖
察爾漢鹽湖位於N 36°40′-37°10′, E 94°04′-96°20′,是我國最大的固、液相併存的鹽湖,位於柴達木盆地中部新生代沉降中心區,地跨青海省的格爾木市和都蘭縣。它由澀聶湖、達布遜湖、北霍布遜湖、南霍布遜湖、大別勒湖、小別勒湖、達西湖、協作湖、團結湖和東陵湖等10個常年型滷水湖和季節性滷水湖以及大片乾鹽灘組成。地面海拔2678-2683m,長168km,寬20-40km,面積4708.8 km2,其中協作湖面積0-31.92km2,水深0-0.03m,洪水期密度1.361,礦化度527.15g/L。

演變史

察爾汗鹽湖察爾汗鹽湖
大約在37000年以前,該湖還是個淡水湖或微鹹水湖,在以後的漫長的時間內,隨著湖區氣候的乾濕交替,湖泊也經歷了鹹鹽與淡化的多次交替,大致有5次成鹽期和5次淡化期。大約在15000年前,湖泊發展到鼎盛時期,沉積了遍布至全湖區的第4鹽層。在大約5000年前,部分湖區沉積了第5鹽層。爾後,由於湖區日趨乾旱,湖水範圍也隨之縮小,除河流入湖口附近保留一些滷水湖外,大部分湖區演變成乾鹽灘,成為乾鹽灘與滷水湖並存的鹽湖。目前,由於湖水補給入不敷出,水面仍在繼續退縮,乾鹽灘的面積在不斷擴大。

環境

察爾漢鹽湖察爾漢鹽湖

湖區屬柴達木荒漠乾旱、極乾旱氣候,全年平均降水量僅24.7mm,而年蒸發量卻高達3543.1mm。湖水主要依賴地表徑流補給,主要入湖河流有18條,其中以格爾木河為最大,長447km。湖區是一個綜合開發利用價值很高的固、液相併存礦床。液體礦床以鉀礦為主,是我國已探明的最大的液體礦床,現已開採。

鹽橋

察爾漢鹽湖察爾漢鹽湖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鹽湖上還有一條長32公里的公路和鐵路穿行而過,是一座浮在滷水上的“萬丈鹽橋”,公路和鐵路是格爾木至敦煌公路的一段和青藏鐵路的一段。

有人說:“不溜橋,不算來柴達木。”的確,天下奇橋異涵無數,有木橋,石橋,浮橋,吊橋,以及現代化的立交橋,卻從未說過“鹽橋”。鹽橋舉世無雙,堪稱柴達木一大奇觀。它全長32公里,整整一萬丈,被人們稱為“萬丈鹽橋“,它是世界上最長的橋樑。它橫跨全國最大的鹽湖,卻不用一噸鋼材,一方木料,甚至不用一塊石頭;它從碧波蕩漾的水面上鋪過,卻沒有一座橋墩,一截欄桿;它不用任何鋼筋水泥,承載能力卻超過任何現代化橋樑,每平方米達六百噸,堪稱橋中之最……

這座世界奇橋的養護,大概是世界上最省力的,如果路面出現坑凹,不需要柏油瀝青,也不需要拉土取石,築路工作只要從路邊鏟幾鍬鹽粒撒在上面,然後從溶洞裡舀幾勺滷水澆上,鹽粒很快溶化,太陽一曬,便象瀝青一樣牢牢地凝固在路面上,坑凹不平處完好如初。

中國主要的鹽湖

池鹽離不開鹽湖。鹽湖可以定義為湖水礦化度大於35g/L的湖泊。或離子含量近於飽和的湖泊。按主要成分可分為碳酸鹽湖、硫化物湖和氯化物湖。又或者水中含鹽度大於35 000mg/l的湖泊。 中國是個多鹽湖的國家,並有悠久的鹽湖開發歷史,共有鹽湖1500多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