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濟禪師

道濟禪師

道濟禪師即濟公(1130年—1209年),原名李修元,南宋高僧,台山永寧村人。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瘋顛,初在杭州靈隱寺出家,後住淨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舉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學問淵博、行善積德的得道高僧,被列為禪宗第五十祖,楊岐派第六祖,撰有《鐫峰語錄》10卷,還有很多詩作,主要收錄在《淨慈寺志》、《台山梵響》中。

人物簡介

道濟禪師道濟禪師

濟公,法名道濟(1148~1209),俗名李修緣,字湖隱,天台永寧人。出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十二月初八。十八歲投靈隱寺瞎堂慧遠出家,禮瞎堂慧遠為師,因其為羅漢再來,故現不平凡之相,為寺僧所不容,後移住淨慈寺,從該寺第二十代主持得輝禪師為師。傳說他言行癲狂,嗜食酒肉,見義勇為,抱打不平,詼諧幽默而有文采。民間更流傳有許多他的神異故事,被編成小說、戲曲等,廣為傳頌。濟公這一形象,家喻戶曉,深受百姓喜愛。本寺現尚有與濟公傳說有關之運木神井供遊人瞻仰。

道濟於南宋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五月十六日圓寂,壽六十,臨終書偈曰:“六十年來狼藉,東壁打到西壁,如今收拾歸來,依舊水連天碧。”另外,他還留有語錄和詩文,去世後歸葬虎跑,後人在虎跑建有濟公塔院。

人間活佛濟公

古往今來,名人如恆河沙數。然而能為東西方世界雅俗共賞者,首先要推中國的活佛濟公了。濟公(生於南宋紹興十八年(公元1148年),卒於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浙江台州人,出生於天台山永寧村,是南宋禪宗高僧,法名道濟。他的高祖李遵勖是宋太宗駙馬、鎮國軍節度使。李家世代信佛。父親李茂春和母親王氏住在天台北門外永寧村。李茂春年近四旬,膝下無嗣,虔誠拜佛終求得子。濟公出生後,國清寺住持為他取俗名修緣,從此與佛門結下了深緣。

他雖是臨海都尉李文的遠孫,卻沒有染上紈絝子弟的劣習。少年時就讀於村北赤城山瑞霞洞,受到釋道二教的薰染。父母雙亡以後,他先是進國清寺拜法空一本為師,在當過國清寺住持的高僧瞎堂慧遠的門下,受具足戒,取名道濟,嗣其法衣接著又參訪祗園寺道清、觀音寺道淨,最後投奔杭州靈隱寺。

有關濟公的故事傳說,在南宋時代即已開始流傳。先是凡俗神童李修元或是得道高僧道濟的一些富有傳奇色彩的片斷故事在民間耳聞口傳,後來通過說書人的話本說唱,內容逐漸豐富。在濟公故鄉天台一帶流傳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戲佞、懲惡、扶困濟貧的故事,其中如“濟公出世”、“小濟公芥菜葉潑水救淨寺”、“利濟橋”、“棒打壽聯”、“赭溪救童”、“修緣出家”等廣為流傳。而在杭嘉湖一帶流傳的故事內容更為廣泛,這是因為那裡是濟公出家後的主要生活和活動場所,其中以“飛來峰”、“古井運木”、“戲弄秦相府”等故事最為膾炙人口。直至明末清初,出現了一部描寫濟公傳奇事跡的《濟公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