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梅湯

連梅湯用於清心瀉火,滋腎養液。治暑邪深入少陰,火灼陰傷,消渴引飲;暑邪深入厥陰,筋脈失養,手足麻痹者。

基本信息

方劑

連梅湯--《溫病條辨》卷三
【處方】雲連6克,烏梅(去核)9克,麥冬(連心)9克,生地9克,阿膠6克。
【功能主治】清心瀉火,滋腎養液。治暑邪深入少陰,火灼陰傷,消渴引飲;暑邪深入厥陰,筋脈失養,手足麻痹者。
【用法用量】用水1升,煮取400毫升,分二次服。脈虛大而芤者,加人參。
【備註】方中黃連清心熱,阿膠、生地滋腎液,麥冬養肺陰,以滋水之上源;烏梅與黃連相合,有酸苦泄熱之效,與生地、麥冬相合,有酸甘化陰之功。心火清,腎水復,肝陰充,則消渴、麻痹均可愈。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

各家論述

腎主五液而惡燥,暑先入心,助心火獨亢於上,腎液不供,故消渴也。再心與腎均為少陰,主火,暑為火邪,以火從火,二火相搏,水難為濟,不消渴得乎?以黃連瀉壯火,使不爍津,以烏梅之酸以生津合黃連酸苦為陰;以色黑沉降之阿膠救腎水麥冬、生地合烏梅酸甘化陰,庶消渴可止也肝主筋而受液於腎,熱邪傷陰,筋經無所秉受,故麻痹也。再包絡與肝均為厥陰,主風木,暑先入心,包絡代受,風火相搏,不麻痹得乎?以黃連瀉克水之火,以烏梅得木氣之先,補肝之正,阿膠增液而熄肝風,冬、地補水以柔木,庶麻痹可止也。心熱煩躁神迷者,先與紫雪丹者,開暑邪之出路,俾梅、連有入路也。

用法用量

以水5杯,煮取2杯,分2次服。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臨床套用

本組治療小兒黴菌性腸炎27例,男30例,女27例;年齡3個半月至5歲。患兒均有典型的臨床症狀及糞檢示黴菌或白色念珠菌生長。對照組30例,口服制黴菌素、乳酶生。脫水症兩組均補液。退熱時間觀察組2.52±0.28日,對照組3.42±0.33日,止瀉時間觀察組3.72±0.26日,對照組4.8±0.31日。兩組比較退時間及止瀉時間觀察組均優於對照組(P<0.01。

學術研究一

連梅湯在熱病中的套用--《江西中醫藥》1984年01期
連梅湯是吳鞠通治療暑邪深入少陰或厥陰的方子。吳氏在《溫病條辨》下焦篇36條指出:“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陰,麻痹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根據吳鞠通的原文結合本人的臨床體會,運用本方的指征應是:凡外感急
【作者單位】:吉安縣東固衛生院
【DOI】:cnki:ISSN:0411-9584.0.1984-01-017
【正文快照】:
連梅湯是吳鞠通治療暑邪深入少陰或厥陰的方子。吳氏在《溫病條辨》下焦篇36條指出:“暑邪深入少陰,消渴者,連梅湯主之。入厥陰,麻痹者,連梅湯主之。心熱煩躁,神迷甚者,先與紫雪丹,再與連梅湯”。

學術研究二

連梅湯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臨床研究
韓笑 朴春麗仝小林
長春中醫藥大學 吉林長春130021長春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吉林長春130021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北京100053
摘要:目的:觀察連梅湯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的療效。方法:將80例患者隨機分兩組,對照組採用西藥鹽酸二甲雙胍片治療,治療組在西藥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加用中藥連梅湯治療,4周為1個療程,觀察2個療程,對治療前後相關數據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療效優於對照組;兩組治療前後各療效指標均具有統計學意義,且組間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連梅湯聯合西藥治療肥胖2型糖尿病療效優於單用西藥,其降糖、調脂、減重的作用機制可能與增加胰島素敏感性,改善胰島素抵抗有關。
學科分類: 醫藥、衛生>內科學>內分泌腺疾病及代謝病>胰島疾病>糖尿病
關鍵字:肥胖2型糖尿病連梅湯臨床研究
來源期刊:《中醫臨床研究》2010年第3期

中藥方劑之連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