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城自然保護區

連城自然保護區

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中國甘肅省,地處黃河流域湟水之主要支流大通河中下游,地理坐標為東經102°26′~102°55′,北緯36°33′~36°48′,屬森林生態系統類型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天然青杄及其森林生態系統、天然祁連圓柏及其森林生態系統。保護區總面積47930公頃,其中核心區14223.1公頃,緩衝區13189.4公頃,實驗區20517.5公頃。 2001年4月成立省級自然保護區,2005年7月經批准成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基本信息

地理位置

連城自然保護區青杄

甘肅連城自然保護區總面積47930公頃。

其中,核心區面積14223.1公頃,緩衝區面積13189.4公頃,實驗區面積20517.5公頃,主要保護對象為天然青杄、青海雲杉及森林生態系統。

範圍在東經102°36′—102°55′,北緯36°33′—36°48′之間,地處黃河流域湟水之主要支流大通河中下游,屬祁連山東南部冷龍嶺余脈山地,行政區劃屬蘭州市,保護區在永登縣境內。

東界自北向南從永登縣大有鄉大灣腦陽窪山脊至白土咀,沿大有溝經旁布拉峽,到民樂鄉登登城、二馬處(海拔2200米),沿大溝至普貫山脊,順山脊到黑圪垯(海拔2400米)至大通河(海拔1870米)止;南界由大通河沿啊虎

連城自然保護區冷龍嶺
狼溝經克塔拉、舊寺掌(海拔2850米)到松樹埡豁;西界自南向北從松樹埡豁,沿黑峨博山樑(海拔3028米)至尕里土,順尕里土北山樑至溝口,從尕里土溝口沿皮袋灣主溝匯水線到張家峨博(海拔3615.8米),與青海省樂都縣馬營林場相鄰;北界自西向東從張家峨博,經吐魯埡豁、吐魯掌(海拔3450米)、雞尾山(海拔3451米)山脊線到崗子溝口民門公路66公里處,與青海互助縣北山林場接壤,後順大通河向南至蘭盆溝陰坡山樑,沿山脊經旗子嶺(海拔3072米),至天祝藏族自治縣山達到永登縣大有鄉大灣腦陽窪山脊,與天祝藏族自治縣古城林場為鄰。

保存著完整的森林生態系統,以及青杄和祁連圓柏等物種資源,是生態學、生物多樣性、地質地理等學科研究的天然實驗室,具有較高的科研價值。

成立背景

連城自然保護區連城自然保護區

保護區的前身是永登縣連城實驗林場,始建於1951年,起初設立祁連山林務處連城護林站,1952年改為連城森林經營所,隸屬永登縣。1960年交蘭州市園林局管理,更名為連城林場。1962年更名為甘肅連城實驗林場(縣級建制),由林業部和省林業廳雙重領導。1971年劃歸永登縣管理。

2001年4月經省政府批准,建立了甘肅連城省級自然保護區並設管理局,2005年7月23日經國務院批准,正式晉升為甘肅連城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氣候資料

連城自然保護區大通河

保護區氣候屬於祁連山山地—隴中北部溫帶半乾旱氣候區。由於深居內陸,遠離海洋,受地形和大氣環流的影響,具有明顯的溫帶大陸性氣候特徵,冬季寒冷乾旱,春季多風少雨,夏秋季溫涼。海拔在2000~36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7.4℃,無霜期125天~135天。年均降水量419毫米,主要集中在6月至9月間,年蒸發量1542毫米。

保護區土壤以亞高山草甸土、灰褐土和栗鈣土為主。保護區內的主要河流是大通河,發源於青海省疏勒南山,經奪龍灘,入大通縣互助縣,過甘肅天祝先明峽,匯集竹林溝等十二大溝系的支流,最終流經連城自然保護區35公里。

植物資源

連城自然保護區祁連圓柏
保護區動植物資源豐富,有各類植物109科、444屬、1397種。喬木樹種主要有青海雲杉、青杄、油松、祁連園柏、山楊、紅樺、紫樺等。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野大豆和山莨岩2種。

祁連圓柏(SabinaprzewalskiiKom)是中國特有樹種,具有抗旱耐寒、耐貧瘠的優良特性。根系發達,水土保持和水源涵養功能強,是青海天然林主要樹種,同時也是高寒、乾旱地區造林的先鋒樹種和草原防護林樹種。

青海省玉樹州外,各天然林區均有生長。主要分布於海拔2600~4300米。

動物物資

連城自然保護區斑尾榛雞

哺乳動物有5目、12科、25屬;

鳥類有16目、37科、106屬、148種;

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32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的有梅花鹿斑尾榛雞金雕黑鸛馬麝5種。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有22種,主要有棕熊馬麝馬鹿藍馬雞等34種;

保護區域

連城自然保護區野大豆
保護區地跨兩省(甘肅青海)四縣(永登縣天祝縣樂都縣互助縣)。保護區總面積近4.8萬公頃,劃分為三個功能區,即核心區1.11萬公頃、緩衝區1.15萬公頃、實驗區2.54萬公頃。其中林地3.9萬公頃,非林地0.87萬公頃。在林業用地中,有林地2.4萬公頃,灌木林地0.61萬公頃,疏林地0.04萬公頃,未成林造林地69.6公頃,無林地0.91萬公頃,苗圃用地14.0公頃。森林覆蓋率62.04%,活立木蓄積298.8萬立方米。保護區內有高等植物109科、444屬、1397種。喬木樹種主要有青海雲杉青杄油松、祁連圓柏、山楊及樺柳類等,其中野大豆山莨菪為國家重點保護植物。

旅遊資源

連城自然保護區吐魯溝森林公園
旅遊方面,保護區管理局嚴格按照“核心區管死、緩衝區管嚴、實驗區合理開發”的原則和適度提升保護區自身能力建設的要求,積極在實驗區吐魯溝國家4A級森林公園開展了一系列的旅遊規劃和旅遊活動。“吐魯”是古代蒙語,意為“大、好”,或“美好的果園”。吐魯溝曾為多民族雜居地區,這裡受山地氣候影響,降雨豐沛,溝內峰巒疊嶂,林木蒼翠,曲徑通幽,吐奇納秀,成為一處毫無人工雕鑿的原始自然風景區。吐魯溝國家森林公園地處連城保護區腹地,距蘭州市、西寧市均為160公里,屬祁連山脈的東麓,總面積約0.58萬公頃,海拔1998米~3165米。吐魯溝森林公園因峰奇石怪,林木青翠,終年常綠而又名“吐綠溝”。這裡地貌奇特,風光秀麗,植被垂直分布極為明顯,頂部是豐富的草場,遼闊的牧場,山腰林木矗立,山腳農田覆蓋。公園內地貌起伏劇烈,山勢嶙峋,可充分欣賞自然風光,被譽為“神話般的綠色山谷”。

科研情況

連城自然保護區連城自然保護區

科研方面,連城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積極與中國科學院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合作,開展了森林病蟲害防治等項目的科學研究,通過一系列的考察、探討、研究,獲得了天然次生林區在高海拔地區主要尺蛾害蟲各類的有關資料。該研究成果《灰擬花尺蛾雲杉尺蛾發生規律及其防治技術研究》獲甘肅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甘肅林業科技進步一等獎。同時,保護區還開展了《梅花鹿、藍馬雞人工繁殖技術的研究》、《鳥類資源種類和主要保護鳥類種群動態研究》、《青杄與青海雲杉林更新動態研究》、《人參栽培技術的研究》等多項科研項目,發表了多篇有關森林昆蟲分類、病蟲害防治以及自然保護區管理的學術論文。2002年先後邀請了北京林業大學內蒙古農業大學西北師範大學等高等院校的專家教授對保護區進行綜合考察,全面系統地對保護區野生動植物、土壤及各項林分因子等進行綜合外業調查,編制完成了《甘肅連城自然保護區科學考察報告》。2006年蘭州市科技局立項《連城自然保護區雲杉生物學分類地位及其生態保護價值研究》項目,對保護區森林生態系統建群種雲杉進行深入研究;同時保護區自酬資金進行《連城自然保護區生物多樣性調查研究》,摸清保護區資源家底,為發展奠定基礎。目前保護區已成為蘭州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大專院校的教學實習基地。為大專院校開展教學、科研、實習、探險等活動提供了良好的場所和基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