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賓圖

迎賓圖

《迎賓圖》是在章懷太子墓發現的,共有兩幅,東西對稱。由於畫面有異域使者的形象,所以又稱之為“客使圖”。兩幅壁畫的唐朝官員均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六位外國使節中,東壁由北至南依次是東羅馬帝國人、朝鮮人、突撅人;西壁依次是高昌人、吐蕃人、大食國人。據 《唐六典》記載,唐王朝同時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友好往來,每年均有大批外國或少數民族使節、商人往來長安。又據陝西地方志記載,當時客居京城長安的外國人以及少數民族,總計有3萬餘人,並形成了“漢戴胡帽、胡戴漢帽”的社會風氣。

古畫介紹

迎賓圖迎賓圖
《迎賓圖》是在章懷太子墓發現的,共有兩幅,東西對稱。由於畫面有異域使者的形象,所以又稱之為“客使圖”。兩幅壁畫的唐朝官員均為唐朝鴻臚寺官員。六位外國使節中,東壁由北至南依次是東羅馬帝國人朝鮮人突撅人;西壁依次是高昌人、吐蕃人、大食國人。據 《唐六典》記載,唐王朝同時與300多個國家和地區有友好往來,每年均有大批外國或少數民族使節、商人往來長安。又據陝西地方志記載,當時客居京城長安的外國人以及少數民族,總計有3萬餘人,並形成了“漢戴胡帽、胡戴漢帽”的社會風氣。
鴻腫寺是專門負責接待外賓的部門,因此,該部門的官員多穩重而瀟灑。壁畫上的唐朝官員形象亦體現了這一點。6位使節似乎均意態謙恭而拘謹,且雙手拱立。

壁畫內容

就壁畫內容來看,客使均立於墓道左右,且面部朝向墓室,由此推測,應是參加章懷太子謁陵儀式的外交官員。《新唐書禮樂志》規定:參加皇帝謁陵儀式,客使應隨同文武百官一同前往。至寢室後,“百官,行從,客使”均立於墓道左右。
這兩幅壁畫,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時代特徵。
迎賓圖是繪於一件彩繪聲繪色漆奩是的環形通景畫。以黑漆為底,用桔紅、土黃、棕褐、青等色繪畫。畫中繪以枝條婆娑的柳樹為間隔,描繪出場景各異、相互聯繫的人物,車馬及動物活動的情節。漆畫上以樹分隔場景,共的五株樹,而這五株樹形態各異,有二枝、三枝、四枝、五枝之分。
漆畫環繞漆奩一周,從平行的視角來看,我們一次最多只能看到漆畫將近一半的畫幅。而整個漆畫正好可以分為兩個部分來理解。第一部分為五枝樹--三枝樹--三枝樹--四枝樹;第二部分為四枝樹--二枝樹--五枝樹。
第一部分的內容以兩株三枝樹將這一段畫幅分為三個單元,兩株三枝樹分別代表主人和客人的起始地。兩株三枝樹之間繪以疾迅奔跑的一豕一犬,以此象徵性的表示主客之間存在著的空間距離。欣賞這一部分的內容時要將兩株三枝樹置於視角的正中。當我們把視角向左移動時,在三枝樹和五枝樹之間,為三馬駕車,車上三人,車後一隨從。這是賓客的隊伍。當我們把視角向右移動,在三枝樹和四枝樹之間,有五人立在交談,有二馬駕車準備出發迎接客人的到來。這一部分的內容是賓客在途中行進,主人準備驅車前往迎接。
要看到完整的第二部分的內容,我們要把漆奩轉動180度。這一部分內容有一株兩枝樹在中間偏左的位置,這株兩枝樹在這裡的象徵意義中賓主兩方會合。欣賞這一部分內容時,賓客的三馬駕車應置於視角的正中位置。賓客已至,前有主人列隊迎接,僕人跪地恭候,後有前去迎客的馬車和隨從緊跟其後。在主人的精心安排下,整個迎賓過程一切都有條不紊,而又極為隆重。
從間空與時間上來看,第一部分的分別交代主賓雙方活動是異地共時的。而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是同地同時的。
這幅漆畫是我國現存最早的情節紀實性通俗畫和通景繪畫,在中國美術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出土地點

湖北荊門包山2號楚墓出土。

外形尺寸

高5.2CM,通幅長87.4CM。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