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興鄉

農興鄉突出抓全鄉糧食2006年總產實現5227噸,占任務的103.3%,油料總產439噸,占任務的91.6%,優質糧油麵積逐步擴大.

基本信息

四川省蓬溪縣農興鄉

鄉鎮目標1、農興鄉突出抓全鄉糧食2006年總產實現5227噸,占任務的103.3%,油料總產439噸,占任務的91.6%,優質糧油麵積逐步擴大;
2、生豬發展交售情況良好,2006年生豬出欄2.52萬頭,占任務的101%,內務銷售商品豬2萬頭,新發展養豬大戶41戶,占任務的100%,新PIC良種母豬115頭,占任務的104%;
3、農民2006年人均純收入目標值2353元,比2005年增加243元,增長11.5%;
4、開展農民工技術及扶貧培訓兩次,2006年參訓人員達1455人次,實現勞務輸出4716人,其中成建制勞務輸出230人;
5、固定資產投資顯著增加,2006年全面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80萬元,占任務的157%。招商引資效果良好,年內實現招商引資120萬元,占任務的160%;
6、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達13600人,占任務的102%;
7、蠶桑業有較大發展,全年實現發種1309張,收繭49370公斤,蠶繭收入達92.3萬元,比去年同期增長50%和201%,人均增收74元;
8、齊心協力抓好蘑菇產業,蘑菇產業發展、銷售情況良好;
9、狠抓畜禽疫病防控工作,全年開展四次禽疫病防控工作 ,免疫率達100%,確保全鄉畜禽清淨無疫;
10、保先教育活動圓滿結束,順利通過各級驗收,“效能革命”不斷深入,紮實推進;
11、財政運轉基本正常,幹部工資按月發放,未新增債務;
12、民政五保、低保、定補、救災、救濟惠農資金按時足額發放,糧食直補款按時將“一折通”發到種糧農戶手中,全面實現了農村社會穩定;
13、黨建工作不斷加強,幹部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班子凝聚力、向心力加強,黨的形象在民眾中進一步提升;
14、計生、國土、文化、衛生教育事業全面推進,精神文明建設健康發展;

農興鄉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12724
6683
6041
家庭戶戶數 3434
家庭戶總人口(總) 11966
家庭戶男 6233
家庭戶女 5733
0-14歲(總) 3946
0-14歲男 2179
0-14歲女 1767
15-64歲(總) 7727
15-64歲男 3999
15-64歲女 3728
65歲及以上(總) 1051
65歲及以上男 505
65歲及以上女 54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12197

鄉鎮建設

隨著近年來農村生豬養殖規模不斷擴大,同時糧食作物受到乾旱、蟲害、澇災、風雹災害的影響,耗費了農戶不少勞力和資金,為降低種養殖風險,農興鄉按照縣上的部署組織開展了農業保險工作.

重點工作

強化“三農”意識

2006年半年來,加強了對農村工作的領導,認真貫徹中央一號檔案精神和黨的惠民政策,一是支持糧食產業,促進種糧增收。二是繼續推進農業結構調整,挖掘農業內部增收潛力。三是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四是深化農村稅費改革,為農民增收創造條件。中央一號檔案明確指出,要把農民增收作為衡量工作成績的一個重要標準。為此,鄉黨委政府年初就提出了用創新的思維解決農業、農村、農民的問題。同時,認真按照縣委、縣府的統一部署,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精心組織,強力推進農業產業化,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和農業新技術、新品種,突出抓好食用菌、黃姜、青花椒的發展,為農興鄉農業生產高產、優質、高效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大力發展養殖業

2006年,堅持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統籌協調發展,做到以點帶面,狠抓重點和大戶的發展,一是抓生豬發展,鼓勵和引進大戶發展,為養豬大戶提供土地使用、林木採伐、協調貨物等方面的具體辦法。二是民眾飼養家禽、家畜的熱情不斷高漲,全鄉目前飼養肉牛5頭以上的農戶達19戶,全年新增養豬育肥大戶41戶,年實現出肥生豬2.5萬頭,小家禽出欄4.82萬隻。三是養蠶業進一步發展,多數民眾認識到勤餵豬,懶餵蠶的深刻道理,形成了只有養蠶投資小、風險小、見效快的共識,全鄉共發種達1309張,產鮮繭49370萬公斤,實現養蠶收入92.3萬元。四是水面養殖初具規模,2006年比2005年新增水面養殖面積34畝,同時養殖品種也不斷更新,實現了無污染、優質、高效,可望在養殖業方面人均增收100元。五是加強在外人士溝通,建立勞務輸出信息平台,有序推進勞務輸工作,認真按照上級的要求,結合農興鄉實際,認真開展了農民工培訓和扶貧培訓工作,參訓人數達1186人次,印發各種培訓資料2800餘份,全鄉勞務輸出人數達4716人,實現勞務收入人均增加47元;

認真開展“雙深入”

2006年以“文、察、訪、聽”的形式,全面了解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眾生活情況,全面做好戰高溫、抗伏旱、防火災等方面的工作,努力抓好抗災自救,全鄉為民減蘑菇菌種款2.6萬元,為嚴重受災民眾269戶發放慰問金12450元,慰問品米、面、糖、肉98件、380公斤,無償下發秋洋芋種7噸,秋菜種1200包,石膏粉5噸,石灰7噸,化肥4噸,義烏維修村級公路2.1公里,打浸水坑389個,掏洗舊水井18口,整治山坪塘5口,種植晚秋8100畝,排除國小D級危房485平方米,新建網通手機機站一處,場鎮擴展1286平方米,基礎設施建設空前發展;

堅持安全責任

按照各級抓安工作的機制要求,鄉與14個村91個村民小組3760戶,車船業主19戶,磚瓦廠1個,個體企業,打米、磨麵加工廠20戶,小型水庫2座,地質災害危點5處,鄉屬部門8個分別簽定了《安全生產責任書》,落實了安全責任。並且堅持每月一次檢查,發現隱患立即落實專人限期整改。對農興鄉兩處重點地質災害隱患點,分別落實了監測人員,並與涉及農戶簽定了責任書,分別發放了防災避險明白卡和森林防火責任書,同時還加強對食品、藥品、衛生、飲水、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工作。通過檢查、監測、防患,半年來全鄉無一件不安全事故的發生,確保了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民主法制建設

在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同時,更注重加強政治建設和民主法制建設,全面深入實施“體制創新,行政提速,誠信農興,優質服務”四大環境創新工程,全面推進政務公開,努力打造陽光政務,注重民主監督,擴大民眾監督,重視輿論監督,認真落實項目工作的領導聯繫制、部門責任制,堅持實行全天候、全過程、全方位“一站式”服務,推動農村社會事業的快速發展。一是在全民中開展民主法制教育和“五五”普法工作,全面增強了廣大人民民眾的法律意識,進一步完善了村民自治,狠抓了平安創建和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工作,開展了群防群治,掃黃、打非和防邪、禁毒工作。二是擴大基層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強化了政務村務公開。按照縣委縣府的要求,設立了固定的、美觀大方的、便於民眾觀看的政務公開欄,並組織學習、宣傳、貫徹執行了《政務公開條例》,定時向民眾實事求是地公布有關工作事項及惠民政策。三是全面貫徹執行《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實施條例》,加強了對土地的動態巡察工作,嚴格用地審批,依法管理和保護耕地,杜絕了濫用土地行為。全鄉實現了無違法批地、無違法用地、無違法占地現象。認真執行《森林法》和《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開展了退耕還林和天然林保護工作,確保了森林資源。四是加強人民調解工作,強化第一責任意識,樹立主動維穩觀念,狠抓矛盾糾紛排查和調處工作,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關係,積極回應民眾訴求,有效解決民眾熱點、難點問題,如街村周家和修圈舍,影響飲水問題;太平村公路建設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個別村幹部內耗問題。黨委、政府一班人高度重視,積極組織幹部調處,及時化解糾紛,緩解矛盾,減少衝突,實現了人們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

黨風廉政建設

為了努力提高幹部隊伍的政治理論素質和黨性修養,以保持清醒的政治頭腦,增強決策的科學性,鼓舞鬥志,堅定信心,知難而進,營造解放思想,觀念更新,作風轉變,求真務實的幹部隊伍,堅持抓好黨委中心學習不放鬆,保證學習時間,堅持“四為主”,堅持學習與開展民主生活有機結合,堅持學習與實際工作有機結合,堅持以學習促進思想進步、工作發展相結合。從而克服了人浮於事,不思進取的思想觀念。目前全鄉上下幹部作風正派,紀律嚴密;

紮實推進黨建

按照 “建一流班子、帶一流隊伍、創一流業績”的要求,以“保先教育”、“黨員先鋒”工程、“雙深入”工作為重要載體,認真開展“示範基層黨組織”建設、繼續深化“三級聯創”、大力實施“四向培養”、“示範活動”、“黨內幫扶”、和農村黨員信息培訓,推動了農興鄉黨建工作健康發展;
在班子建設上,按照“學習創新、民主團結、勤政為民、清正廉潔、堅強有力”的總體要求,認真加強黨委、政府和村“兩委”班子建設,在鄉領導班子建設中,全面按照“四好”的要求,加強制度建設,在增強執行力上狠下功夫,班子成員之間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既能做到分工明確,更能做到精誠合作,大事講原則,小事講風格,既能開展直面的批評與自我批評,又能通過相互的交心談心形成共識,達到統一,在領導幹部中大興調查研究風,爭做愛民、知民、為民、富民、安民的模範,每位成員都能按照黨委的決定獨立地、富有創造性地開展工作,農興鄉取得的工作實績,是每位成員辛勤工作的必然;
黨委在抓隊伍建設上,以“政治合格、本領過硬、作風優良、紀律嚴密、能經受各種風險和考驗”為標準,通過實施“先鋒工程”提高了鄉、村幹部隊伍的思想素質,增強了幹部隊伍的服務意識,強化了幹部隊伍的紀律意識,幹部隊伍愛崗敬業、親民愛民、樂於奉獻的精神已蔚然成風。緊緊圍繞“黨員先鋒工程”的實施,按照“堅持標準、保證質量、改善結構、慎重發展”的方針,狠抓了黨員“四向培養”,致富能手不斷湧現,半年來全鄉培養建黨積極分子16名,發展新黨員8名,為黨組織增添了新鮮血液,黨員隊伍不斷壯大;

部門通力合作

一年來,一是認真貫徹執行了《四川省計畫生育條例》,深入開展“五清理五落實”工作,堅持不懈地抓好了計生工作,有效地控制了人口增長。二是切實做好了優撫工作和重點優撫對象解三難工作,為爭創“雙擁模範鄉”工作打牢了基礎,並全面落實了五保供養工作,對弱勢群體實施了醫療救助311戶,實施參合扶助680人。做好了五保戶、特、貧困戶、空巢兒童、未成年人的關心照顧工作,為五保戶排除危房3戶6間,建安身房3處,救助失學兒童4人,落實接對幫扶留守兒童56人,幫教未成年人13人。三是加強對民政工作的領導,做好優撫扶貧五保供養和最低生活保障工作。同時民兵、武裝、文化、衛生、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防邪工作持續長久發展;

農業生產建設

抓好當前小春生產、蘑菇田間管理、大春備耕等農業生產工作。在油菜和小麥生產上,理溝排濕、增施硼肥、提苗扶壯,加強對菌核病、霜霉病以及條鏽病的普查和防治。同時,狠抓蘑菇田間管理,注意通風換氣和菇床乾濕情況。在大春備耕上,該鄉做好兩雜種子準備、備足農用化肥、土地的準備,搞好翻炕和鋤草、搞好旱育秧苗床的培肥。由於措施得力,目前,該鄉農業生產有序進行,小春作物豐收在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