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6h

轟6h

轟-6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直到1990年還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我國引進並仿製了圖-16,至今該機仍是我軍戰略轟炸力量的核心,並且在不斷對其動力、航電及機載武器進行改進。

概況

 轟6h 轟6h
轟六-H
承擔轟炸機梯隊受閱任務的空軍航空兵某師,組建於1953年。近年來,他們裝備了具有空中遠距離精確打擊能力的轟-6H型、M型飛機,擔負著空中打擊第一梯隊的神聖使命。
這個師的作戰科長魏振立介紹說,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轟-6H堪稱遠程精確打擊的“點穴”高手,掛彈受閱可以充分展示中國轟炸機的風采。
一是航程遠。轟-6H是目前中國所有戰鬥機中航程最遠的,飛行距離可達5000多公里。
二是精確打擊能力強。領航員付志棟介紹說,轟-6H掛載的飛彈射程達100多公里,從發射到攻擊完畢僅需4分鐘,精確度最高能達到半米之內。
低空飛越天安門廣場時,轟-6H梯隊的中隊長機、僚機之間的間隔和距離均為僅30米,中隊跟進距離僅1000米。
這個師某轟炸機團政委周航說,體積龐大的飛機掛載飛彈在低空以密集隊形編隊飛行,難度較大。閱兵飛行訓練中,他們採取一架一架地起飛後在空中通過逐架攔截的方式來進行編隊,達到了“準時到達誤差小於1秒”的水平。

背景

 轟6h 轟6h

轟-6轟炸機,原型為蘇聯的著名中型噴氣轟炸機圖-16。該機採用兩台圖曼采夫渦輪噴氣發動機,翼型後掠,1948年開始研製,有少量在蘇軍中服役。該機的各個改型在蘇軍中擔任了戰術戰略轟炸、偵察、反艦、巡邏監視等多種任務,形成了一個用途廣泛的型號系列。該機主要的缺陷是研製時間早,載荷、速度等指標較差,在蘇軍中主要作為大型作戰飛機(如圖-95、圖-142)的補充。我國引進並仿製了圖-16,至今該機仍是我軍戰略轟炸力量的核心,並且在不斷對其動力、航電及機載武器進行改進,同時在其基礎上發展了多種特種平台,預計將至少服役至2020年左右。
1957年,聶榮臻代表我國前往蘇聯談判引進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圖-16。據稱當時蘇聯專家曾表示這種飛機已經不能滿足軍用作戰任務的需要,尤其是戰場生存能力太低,但是當時蘇聯也沒有特別好的替代機種。1958年10月12日,周恩來總理就提前試製圖-16轟炸機問題打電話給蘇聯部長會議主席赫魯雪夫。隨即派張連奎王西萍陸綱等赴蘇聯進行具體談判。到了1959年,再次跟蘇聯談判進口米格-21或更新型飛機和導航設備時,我方提出圖-16飛機性能落後,希望蘇聯能提供更新型轟炸機和空空飛彈,最終因中蘇交惡而沒有下文。
1959年我國西安飛機製造公司開始仿製這一轟炸機,後一度終止,64年3月恢復研製。由於選擇建設工廠的廠址有重大地質問題,造成了仿製工作上的重大經濟損失。轟-6是當時中國試製的噸位最大的飛機,全機零件多,結構複雜,技術難度及工作量大。在試製過程中,中國技術人員補齊了蘇聯未提供的強度計算等資料,編制了新工藝和關鍵技術資料,攻克了多項技術關鍵,套用了多項新技術。該機於1968年試製成功,結束了中國不能製造中型轟炸機的歷史,填補了航空工業的空白。

結構特點

轟-6採用懸臂式中單翼,雙梁盒式結構。焦點線後掠角35°,翼弦平面下反角3°,安裝角1°。整個機翼由中央翼、左右中外翼和左右外翼組成。機翼後緣全展長上裝有內、外襟翼和副翼。襟翼為後退開縫式,最大偏轉角35°,副翼上裝有內氣動軸向補償和調整片。全金屬半硬殼機身結構,蜂腰流線形機身。機頭有玻璃鑲嵌的領航員及轟炸手座艙,駕駛艙下機腹部的凸起內裝導航雷達。駕駛艙內兩名飛行員均有獨立的操縱系統,操縱系統分硬式操縱和混合式操縱。每位機組成員均有彈射座椅,彈射時一領(領航員)向下、二領向下、尾艙射擊手向下、尾艙無線電通信員向下、副駕駛向上、機長向上。但是應指出由於該套彈射救生系統可靠性極其低下,救生幾率幾乎為零,特別是向下彈射的機組乘員根本沒有生還的希望。因此通常機組會全力將發生事故的飛機飛回機場,或嘗試迫降。機上配有兩個充氣救生艇。

武器系統

轟-6的主要作戰武器為多種普通炸彈,艙內正常載重量3000千克。
轟-6的火控系統主要由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組成,包括都卜勒雷達、轟炸雷達、光學轟炸瞄準儀、計算機、航向姿態系統、自動領航儀、無線電羅盤、無線電高度表、自動駕駛儀和速度感測器組成。機上裝有共7門23毫米自衛機炮,機頭一門,機身上、下、尾部炮塔各兩門,由射擊瞄準雷達或光學瞄準具控制。
1981年,在轟-6機上加裝第二代自動領航轟炸系統,深受部隊歡迎。為了提高轟-6的自衛生存能力,1980年,完成了轟-6機加裝自衛干擾設備的改裝。

改進系統

空軍轟-6H配射程100公里飛彈遠距精確打擊空軍轟-6H配射程100公里飛彈遠距精確打擊

中國自行設計生產的中國轟-6H轟炸機堪稱遠程精確打擊的“點穴”高手,一是航程遠。轟-6H是目前(2009年)中國所有戰鬥機中航程最遠的,飛行距離可達5000多公里。二是精確打擊能力強。轟-6H掛載的飛彈射程達100多公里,從發射到攻擊完畢僅需4分鐘,精確度最高能達到半米之內[3]。
中國轟-6H轟炸機本身主要改動了導航設備,突出特徵是翼下外掛了2枚鷹擊-63反艦巡航飛彈,鷹擊-63的問世使得中國解放軍空軍具備了戰術精確打擊能力。鷹擊-63最早在2000年3月被媒體報導,是C-601反艦飛彈的空射型。從網際網路上的圖片看,該型飛彈末端可能採用光學制導,飛行中段則可能使用衛星或慣性制導。
轟6H的後機身下部有一個小雷達罩,可能是用於引導鷹擊-63的數據鏈系統。這種結構設計與前蘇聯1958年試飛的圖-16K-10飛機相似,但存在著較大的缺點:鷹擊-63對母機存在著依賴性,一旦母機被攻擊,飛彈將無法執行任務。儘管如此,在1998年、1999年的時候,解放軍空軍有了配備鷹擊-63的轟6,就具備了打擊重要戰略目標的能力[4]。

核彈載機

轟-6原型機研製成功後,西飛進一步研製了轟-6的第一個正式型號轟-6甲。在此之前,西安飛機製造廠於1963年接收了哈爾濱飛機製造廠1959年用蘇聯散件組裝的一架轟-6(因此,實際上這是一架我國組裝的圖-16),改裝為核航彈運載試驗機,代號21-511任務,1964年改裝完畢。1965年5月14日,中國轟炸航空兵某師李源一機組駕駛這架圖-16(50671)飛機,首次空投核子彈爆炸成功,李源一機組為此立集體一等功,第一飛行員李源一和第一領航員於福海記個人一等功,其他4名同志記二等功。這架飛機曾經在轟炸航空兵某師服役,退役後被送往空軍航空某校做教學設備。
這架飛機上,改裝增裝了投放掛彈系統、加溫保溫系統、防護系統和臨時性試驗設備。到甲型正式投產裝備,令解放軍空軍擁有了國產化的大型轟炸機,主要作為常規轟炸力量使用,並能使用我國研製的各種空投核武器。88年5月15日,轟-6甲才通過生產定型,同年10月15日軍工產品定型委員會正式批准投產。轟-6甲執行了我國第一次氫彈試爆。

國慶60周年閱兵

轟-6H轟-6H
2009年10月1日,中國轟-6H轟炸機將掛彈接受檢閱,屆時,9架轟-6H將以3個3機楔隊的隊形飛越北京天安門。低空飛越天安門廣場時,轟-6H梯隊的中隊長機、僚機之間的間隔和距離均為僅30米,中隊跟進距離僅1000米。
這個師某轟炸機團政委周航介紹說,體積龐大的飛機掛載飛彈在低空以密集隊形編隊飛行,難度較大。閱兵飛行訓練中,他們採取一架一架地起飛後在空中通過逐架攔截的方式來進行編隊,達到了“準時到達誤差小於1秒”的水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