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為一古時渡口建築,位於安徽省宣城市涇縣桃花潭東岸東國古渡的渡口,即汪倫送李白處。閣因李白《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之句而得名。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踏歌岸閣位於涇縣桃花潭東岸東園古渡的渡口,即汪倫李白處。閣因李白《贈汪倫》詩中“忽聞岸上踏歌聲”之句而得名。

踏歌岸閣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為一古時渡口建築。它的位置正好選擇在出閣將上船過渡,入閣即進南陽古鎮的正街,進出南陽鎮都十分方便的位置。同時,出閣正好面對桃花潭,潭水清冷鏡潔黛蓄漣漪,奇石“象鼻子”伸進潭中,望去誠如大象吸水,潭岸即是仙墩,上築有“懷仙閣”,在踏歌岸閣的門洞中望去宛若一框十分秀麗的山水畫;入閣,級級踏步在頂端露出了前面轉彎的街道,街道彎曲的卵石路面,望之引人登高,待拾級完稍前幾步,筆直平坦。繁華的南陽鎮映入眼帘,一敞一閉、一清秀一繁華、一天然一人工兩種截然不同的景色在踏歌岸閣的一正一反兩面,給人以豐富的感受。

文化底蘊

踏歌岸閣踏歌岸閣

踏歌岸閣位於涇縣城西40公里的桃花潭鎮,其下為東園古渡口。相傳這裡是唐代豪士汪倫送李白處。時李白應汪倫邀請,暢遊桃花潭,離去時汪倫送他至渡口,踏歌送行,後人為紀念李白與汪倫的情誼,稱東園古渡口為“踏歌古岸”。明代,當地人在岸上建“踏歌岸閣”,清乾隆年間重建,民國初復修。

建築特色

平面布局

踏歌岸閣的平面布局既簡單又奇特,底層為對直的通道,為便於路人休息候船,兩側砌有通長的卵石條凳。樓下向潭的立面為了框景,特意做成實牆,僅開一上部半圓下部平直的門洞,使路人的視線集中正對桃花潭。臨街的一頭為敞開到邊的級級踏步,使較高而又拐彎的街道不顯得閉塞。樓上靠河向潭的一面是窗台式欄桿,可以憑欄休息遠眺;臨街的一面為神龕擋住了視線。上樓的踏步設在兩側,與中間的通道之間用實牆截然分開,互不干擾。平面安排最奇特的地方是出閣的一面牆靠上遊方向向里傾斜,有意將角削掉,讓人們出閣的視線向河對岸壘玉仙墩的上游彩虹崗、釣隱颱風景點無限舒展,使人們盡情飽覽桃花潭風景中自然景觀的精華。而出閣的一面實牆靠下遊方向卻向外伸出四五米,築成城牆高台擋住人們偏離桃花潭景區和東園古渡的視線,這使本來從平面和立面上看都很對稱的造型變得不對稱,在自然彎曲、高低不一的桃花潭風景區這稍有不對稱的平、立面形式,反倒跟周圍環境十分融合,比那絕對對稱的嚴謹布局更符合自然情趣!更顯得山村的古樸和自由,與李白浪漫主義的詩人氣質也相投合。

剖面設計

踏歌岸閣剖面設計既結合地形,又結合景觀,還考慮了適用。它利用前後、寬窄、平陡、長短不同的兩段踏步,很巧妙地把高差約3米左右的河面與街面有機地聯繫起來了。為了觀賞桃花潭風景,在閣前設有稍低室內地坪二三級的與沿河路連成一氣的平台,使更多的人能在此觀景,尤其是五月端午看龍船,這裡是披紅掛彩的地方,人特別多。迎河立面以實牆為主,適當開設門窗,遠看兩層高的踏歌岸閣一片白牆是全鎮沿河輪廓的制高點,加上閣左水平線條的大夫第及高大挺拔的清朝的白果古樹,組成了一幅南陽鎮臨河入口處的風景畫面。近看此立面正中上虛下實,上虛突出“踏歌古岸”橫匾,下實河水的波光映在白色的牆上有水中浮過白雲之感,十分動人。

背景知識

桃花潭鎮不僅有山、水的自然風光,而且具有濃厚文化底蘊的人文景觀。唐天寶14年(公元755年)詩仙李太白應涇縣名士汪倫之邀,暢遊桃花潭,豪飲於“萬家酒店”[3],臨別留下了“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這一千古絕唱,從此,桃花潭名聲鵲起,文人俠士游踵不絕。

汪倫宴請李白的萬家酒店遺址汪倫宴請李白的萬家酒店遺址

為了繁衍和襯托深蘊的桃花潭的唐文化,後人陸續興建了太白樓義門懷仙閣、踏歌岸閣、夢潭軒中華第一祠(翟氏宗祠)、文昌閣、萬村和水東老街、南陽鎮門樓等古建築群,形成別具一格的桃花潭景區。

多家景視台看好桃花潭景區,先後來此拍攝10多部影視劇,其中有《鄉親》、《翡翠麻將》、《太白仙蹤》、《唐詩的故事》、《唐詩50首》、《沒有桃花的桃花潭》等。

中央、省級等10多家新聞媒體相繼對桃花潭作過大量報導,四方遊客紛至沓來,走進景區,猶入世外桃源,回味返樸歸真的意境,流連忘返。一位新加坡友人如此評價“桃花潭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簡直是一座天然的藝術館”。國際旅遊組織專家恩萊特來景區考察後欣然揮筆提詞:“桃花潭一天勝似天堂一年”。

宣城旅遊景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