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美

趙匡美

趙匡美即趙光美,是趙匡胤為太祖時避諱而改名。系宋太祖趙匡胤之三弟。生前歷任軍政要職,是顯赫一時的重要人物。宋太祖趙匡胤在位時,趙廷美曾任嘉州防禦使,山南西道節度使,永興軍節度使,加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檢校太保,侍中,京兆尹。太宗趙光義繼位之初,對趙廷美仍很器重。加封他為中書令,開封尹,封齊王。又加檢校太史,從征太原,進封秦王。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趙匡美趙匡美

宋皇室宗族重要成員之一。趙廷美歷任軍政要職,是顯赫一時的人物。趙廷美(947-984)字文化,父宣祖趙弘殷,母杜太后,本名匡美,太祖稱帝後改名光美,太平興國初,改今名。
宋太祖兄弟五人:兄光濟,早亡,宋興,追封邕王,改曹王;弟光義,即太宗;次廷美;次光贊,幼亡,追封夔王,改岐王。死後葬在汝州。真宗即位,追復皇叔廷美西京留守,檢校太師兼中書令,河南尹,秦王。鹹平二年(999年)閏三月,改葬汝州梁縣新豐鄉。徽宗即位改封魏王。

宋史記載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三月,柴禹錫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太宗遂罷廷美開封尹,授西京留守。宰相趙普以廷美謫西洛非便,復教知開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過。怨望。乞徙遠郡,以防他變。”詔降廷美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雍熙元年(984年)廷美至房州。因憂悸成疾而卒,年38歲。太宗聞之,遂下詔封廷美為涪王,謚曰悼。

重要事件

《宋史》有這樣記載:“初,昭憲太后不豫,命太祖傳位太宗。因顧謂趙普曰:‘爾同記吾言,不可違也。’命普於榻前為約誓書。普於紙尾書云:“臣普書”。藏之金匱。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復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為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滅絕,廷美始不自安。……他日,太宗嘗以傳國之意訪之趙普。普曰:‘太祖已誤,陛下豈能邪?’於是廷美遂得罪。凡廷美所以得罪,普之為也。”以上記述,揭示了問題實質。太宗的思想轉變和趙普的參與是問題的關鍵所在。
太平興國七年(982年)三月,柴禹錫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太宗遂罷廷美開封尹,授西京留守。宰相趙普以廷美謫西洛非便,復教知開封府李符上言:“廷美不悔過。怨望。乞徙遠郡,以防他變。”詔降廷美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雍熙元年(984年)廷美至房州。因憂悸成疾而卒,年38歲。太宗聞之,遂下詔封廷美為涪王,謚曰悼。

宋太祖時期,他擔任過嘉州防禦史、山南西道節度使、京兆尹、永興節度使。宋太宗期間,他為開封尹,被封齊王。太平興國四年(979),從征太原;太宗征遼命其留守京師,進封秦王。三年後,被人誣告有異謀,太宗欲降罪於他,滿朝大臣無一人為他說情,正當他絕望時,太宗長子趙元佐挺身而出,以性命擔保這位皇叔無半點謀反之意,太宗看在兒子份上,才暫時寬恕趙廷美,隨後趙廷美出為西京留守。但是趙普和宰相盧多遜不和,沒過多久就被貶為涪陵縣公、房州安置。太平興國九年,憂鬱病死,年僅37歲。趙元佐獲悉噩耗,遂發狂。雍熙二年,趙元佐坐縱火焚宮廢為庶人。宋真宗即位,趙廷美得以平反昭雪,追封為涪王,趙元佐復封楚王。

宗族世系

宋太祖與宋太宗的同父異母弟-魏王趙廷美的後代,廷美的母親-陳國夫人耿氏,亦為太宗乳母.魏王有子十人,趙德欽是第六子,趙承遵為其所生,流有宗室的血統.
魏王廷美十子

長高密郡王德恭,

次廣平郡王德隆,

次潁川郡王德彝,

次廣陵郡王德雍

,次鄖國公德鈞,

次江國公德欽,

次原國公德潤,無子,

次申王德文,

次姑臧侯德願,無子,

次紀國公德存.

分為八房.〈宋史 卷二百三十四表第二十五.宗室世系二十〉

德欽字丕從.淳化元年,授右屯衛將軍,四遷右羽林將軍.景德元年六 月卒,年三十一.贈雲州觀察使,追封雲中侯.子承遵,西京作坊使.〈宋 史卷二百四十四列傳第三宗室一.魏王廷美〉
苻氏與趙承遵的婚配,一方是皇室的姻親功臣,一方為宗室,家世相當,是一樁門當戶對的姻緣,正如墓誌所言:「求勛烈之門,作儷於英戚」.苻氏於天禧四年出嫁,時年二十,在短短七年的婚姻生活,即育有五子二女.從墓誌所能提供的有限訊息中,看似相當圓滿,可惜天不假年,只得年二十七,無緣見到子女長大成人,想必是身為一個母親的遺憾.又,墓誌並未提及苻氏的確切死因,但從其頻繁的生育率來看,或與之有關.

後世分布

趙廷美在世時太祖編了宗派十成十三字:德承克叔之公彥夫時若嗣古光,且示周而復始之用。趙廷美五世孫趙叔膽,他的四子右朝請大夫續之和六子緒之因靖康之變,奉母由漕洲(今河南省滑縣白馬城)遷江西省進賢縣,續之卜居邑東武林,緒之卜居邑西蔵山。1990年,秦王的後裔,在江西的血脈主要集中在南昌市進賢縣,有32支,計萬餘人。雲龍公公是趙緒之的嫡系,

後嗣名人

子孫為他狠狠爭了一把光,宋朝有進士13人;明朝,趙氏子弟四人就受到皇帝褒獎六次,他們是浙江台州通判趙德民、義民趙繼昭、國子監博士趙鍃、常州府靖江知縣趙應旖共有誥命二道,敕命四道;科第仕宦27人。

墓地

據《直隸汝州全志》記載:“脾山下有宋魏王墓,在州西北二十里。”此墓即宋太祖趙匡胤三弟趙廷美之墓也。即今汝州市陵頭鄉政府所在地陵頭村。疑遭部分破壞。陵頭距汝州市區15公里。村西有魏悼園(宋太祖趙匡胤三弟魏王趙廷美墓園)。村南有牛脾山和庇山,山上建有劉禹錫廟和劉仙姑廟(奉劉禹錫之女)。

傳說

趙廷美歷任軍政要職,是顯赫一時的人物。死後為什麼會葬在汝州。這是封建王朝宮廷鬥爭的結果,是歷史留給人們的千古之謎,民間與正史有不同的說法。據當地村民口耳相傳,宋太祖黃袍加身後,宮廷鬥爭使其連同胞三弟也不放過。趙廷美封魏王后還沒上任,便帶兵到西南邊陲平叛。趙廷美部下謀士多,將才廣,馬到成功,在班師回朝途經脾山官道口時,趙匡義派重兵埋伏在這裡,挖坑道,設陷阱。兵臨道口,眾弩齊發,人仰馬翻,激戰三天三夜全軍覆沒。宋太宗為掩人耳目,說是趙廷美為國捐軀,以帝王的葬禮將其安葬在“發脈於玉羊山,蜿蜒而南,曲折起伏,奔三十里結白雲的脾山之下”,大興土木建造陵園名曰“魏哀園”。

秦王塔

在今宿州秦灣村。原名秦萬村,早在春秋戰國時期,這裡就是宋國的一座邊塞小城,名曰監城(遺址尚存),公元前秦灣始皇統一六國後東巡淮泗時,曾住驛於此,賜名秦萬村。北宋太祖趙匡胤之三弟秦王趙匡美墓葬於此並修皇塔九層,名曰秦王塔(後亦曰秦王村)(一九六六年農曆十月十四日)文革期間被炸毀,現有文物可考殘跡尚存,古井猶存。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