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頭村

陵頭的意思就是墓陵的上面,我們村就叫陵頭村。 ”據縣文化館的老先生考證,賢王李從日嚴肯定也埋在我們村里,因為他不會和夫人分葬的。 無論是考證文字,還是依據傳說,李從日嚴的夫人朱氏埋葬在我們村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基本信息

陵頭的意思就是墓陵的上面,我們村就叫陵頭村。能建陵墓的地方肯定是風水寶地,而在風水寶地上繁衍生息,必然是人丁旺盛,大吉大利。

主要介紹

陵頭,陵頭,我們村裡的莊稼人究竟居住在哪個帝王、千歲的陵墓之頭?這是我多年來想解開的一個謎。最可靠的說法是:唐末的岐王李茂貞的兒媳就埋在我們村,這有村中出土的碑文為證。碑文說:“祖為帝而父為王……‘夫為霸君之子,身為賢王之妻’。”據縣文化館的老先生考證,賢王李從日嚴肯定也埋在我們村里,因為他不會和夫人分葬的。
李從日嚴的夫人為什麼要埋葬在距離鳳翔縣城五十多里以外的岐山陵頭村?相傳在春天裡一個溫暖而寧靜的午後,一隊官兵護送著一頂轎子從我們村子前邊的官道上緩緩而過,轎子裡坐著的是李從日嚴的夫人朱氏。沒人知道他們是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走到村口。轎子落了地。陪同的丫環撩起帘子輕聲喚道:夫人,夫人。丫環連喚兩聲,夫人沒有答應,丫環將帘子撩起一看,李從日嚴的夫人朱氏頭歪在一邊,臉龐上依舊是一副桃花色的容顏,可是已沒有一絲氣息了。夫人既然崩在此地,也就葬在了此地。我們村子倚山向塬,大概在風水先生的眼裡,本身就是一塊好地方。無論是考證文字,還是依據傳說,李從日嚴的夫人朱氏埋葬在我們村已是不可更改的事實。
另一個傳說周帝王的墓也在我們村,理由是村後有一片周朝墓群,還有一個周公廟——然而,無論陵墓里的主人多么顯赫,無論陵墓多么壯觀,陵墓也總是個讓人傷心的地方,墓地永遠不會和歡樂、愉快、生機、活力、生命、成長這些活躍的字眼相聯繫。陵地使人想到的是死亡、白骨、可怖和不幸。
陵頭,一個令人傷感的村名。

陵頭村的來歷

岐山縣城西北七華里處,有個陵頭村,追溯起它的歷史,美妙而久遠。陵頭者乃陵墓之前頭也。意思是陵墓前邊的村子,這座陵墓約高五米,周長一百五十米,解放初已平毀
陵乃何人之陵?此謎自宋元明直至清中期一直鮮為人知。清乾隆五年(1740年),本村新庄子(即現在的村委會東垮)有一馮姓富戶,在其家後院打地窖,準備先打一個天井,然後在天井內再向北打兩隻窖,以備盛夏避暑之用。當天井挖到五米深的時候,偶爾發現天井北側崖下出現了一個窯縫,工人甚感蹊蹺,於是他們便繼續向下挖,兩天后終於出現了一個宮式磚卷的寬敞的窯洞,牆內有壁畫,窯頂飾八卦圖案,窯內擺有桌椅,窯後有隧道向東延伸,通向陵冢,同時還發現一塊青石墓誌。
馮女富戶於此不敢怠慢,連忙稟報岐山知縣,知縣任懋華親自前來察看,經考證墓誌為後晉“李從嚴夫人朱氏墓誌”。墓志銘文內有“祖為皇、父為王,夫為霸君之子,身為賢王之妻”。並記朱氏於後漢乾祐二年(949年)殂於鳳翔府第,後周顯德五年葬於岐山縣,迄今已1039年
今據《舊五代史》考之,朱氏的生父為後梁太祖朱溫養子朱友謙,以功封冀王。朱氏阿翁志稱先秦王李茂貞為唐末強藩。其人以鳳翔節度使於後唐莊宗時進封秦王。
朱氏之夫,墓志銘中稱先秦王,即茂貞之子李從嚴。後唐術帝時復為鳳翔節度使,仍封秦國公,晉高帝登基繼封秦王。
從以上得知陵頭村不得早於北宋,最早可能是元以後才有陵頭村這個名字的。
陵頭故有之村民據考於元宋因戰爭、瘟疫、旱災等原因幾於滅絕。現村中以馮劉兩姓人數最多,約占全村總人口的95%左右。而馮劉兩姓均系明初洪武年間由晉遷岐。現在的陵頭堡清中葉以前人稱和家堡,據村中老人傳說,清朝中期以前和姓人家在陵頭居統治地位,不但人口眾多,還大都居住在堡內,故名和家堡。
從清初迄今馮姓人口異常興旺,而和姓人家卻大為減少,因此,人們在不知不覺中稱和家堡為陵頭堡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