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溪春

越溪春

越溪春,詞牌名。調見《六一居士詞》,因詞中有“春色遍天涯,越溪閬苑繁華地”句,取以為名,蓋賦越溪春色也。雙調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平韻,後段六句四平韻。。

詞牌概述

越溪春,詞牌名。調見《六一居士詞》,因詞中有“春色遍天涯,越溪閬苑繁華地”句,取以為名,蓋賦越溪春色也。
雙調七十五字,前段七句三平韻,後段六句四平韻.。

詞牌格律

○●●○○●●, ○●●○△。 
●○●●○○●, ●●○、○●○△。
○●○○,○○●●,○●○△。
○○●●○△。
○●●○△。
●○○●●●●●,○○●●○△。
○●●○○●●,○●●○△。
(註:○=平●=仄△=平韻=▲=仄韻)

典範之作

〖代表作品〗
越溪春景
越溪春
宋·歐陽修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越溪閬苑繁華地,傍禁垣、珠翠煙霞。
粉牆頭,鞦韆影里,臨水人家。
歸來晚駐香車。
銀箭透窗紗。
有時三點兩點雨霽,朱門柳細風斜。
沈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
〖作者簡介〗
歐陽修:
〖作品賞析〗
本詞描寫的是寒食節的節候風物。歐陽修一生不曾到過越州(治所在今浙江紹興),詞中所提及的“越溪”當是虛指,描述的內容
片寫傍晚歸來時所見之情景。 “三月十三寒食日,春色遍天涯。
”寒食:寒食節,在清明前一天(或說前二天)。句意為:三月十三這天是寒食節,此時已是春光爛漫,芳草遍地。首二句開門見山,點明出遊的時間和季節,總括當時所見的景色。
“越溪閬苑繁華地,傍禁垣,珠翠煙霞。”越溪:或稱若耶溪,在越州城南,相傳為春秋時西施浣紗之處。此處並非實指。閬苑:傳說中的神仙住處,在崑崙山,亦可借指林園。這裡指京城官苑。禁垣:宮牆。句意為:京城開封到處都是一片繁華景象,官苑之中,春光盎然;官牆外面,婦女們來來往往,一個個打扮得花枝招展;此時,天空中的雲霞格外燦爛。這三句描繪的是節日出遊所看到的繁華熱鬧的景象。“珠翠煙霞”四字描繪了天上人間交相輝映的美景,概括了節日的整體氛圍,美不勝收。
“紅粉牆頭,鞦韆影里,臨水人家。”紅粉:胭脂和鉛粉,代指落花。句意為:臨水的地方忽然出現了一戶人家,牆頭落紅斑斑,牆裡鞦韆飄蕩。結拍三句描繪了節日中的一戶臨水人家,更添了一道雲水相映的景觀;而牆頭的落紅,牆裡的鞦韆,又是對整體氛圍的進一步點染,汴京城裡節El的盛況,就更顯色彩斑斕了。“鞦韆”一詞自古與寒食就有不解之緣,祝穆在《古今事文類聚》中曾寫道:“北方戎狄至寒食,為鞦韆戲,以習輕趕。後中國女子學之……”;王仁裕在《開元天寶遺事》中也載:“天寶宮中至寒食節,竟豎鞦韆,令官嬪輩戲笑,以為宴樂。帝呼為‘半仙之戲’。都中士民因而呼之。”而且在唐宋詩詞中也出現過不少描寫鞦韆的佳旬,都與寒食有關。
“歸來晚駐香車,銀箭透窗紗。”香車:華美的車子。銀箭:指月光。句意為:歸來時天色已經很晚了,路邊停駐著一輛華美的車子,月光透過窗紗照在車內。換頭這二句描繪的是歸游時所看到兒了呢?是否剛剛歸來,和自己一樣因盡興而晚歸了?這二句給人強烈的好奇和不盡的懸念,扣人心弦。 “有時三點兩點雨霽,朱門柳細風斜。”霽:雨止。句意為:小雨時下時止,天氣漸涼,朱紅色的大fl夕l"柳枝橫斜,涼風悠悠。這二句寫的是詞人在香車旁看到的景色。“朱門”二字點出了乘坐此車的婦女是一位貴婦人,她顯然已經離車歸家了。
“沉麝不燒金鴨冷,籠月照梨花。”沉麝:沉香和麝香。金鴨:指鑄成鴨形的金屬香爐。籠月:從簾籠中望見的月亮。句意為:鴨形的金屬香爐中因為沒有點燃沉香和麝香,顯得有些清冷。從簾籠中望去,明亮的月光正映照著樹上的梨花。末二句呼應開頭,點明了寒食節氣,正因寒食節不舉火,故而香爐是冷的。這一“冷”字,襯以皎潔的月光和雪白的梨花,更見環境的淒清。整個下片的描寫,突出了一個“靜”字,寫得一句比一句靜,而且是一種冷冷清清的使人心境不能安寧的靜,與上片中仕女如雲的熱鬧遊春場景形成了強烈的反差,頗能打動人心。 全詞筆調輕柔,語言清麗,色彩朦朧,意境優美,給人以自然的美感,令人陶醉。

作品清賞

越溪春
無題
午後閒荷
小樓春風
長倚綺窗深坐晚,誰解箇中憂?
自古多情空多淚,噩噩渾幾度春秋。
香粉菱花,金釵玉飾、總負秦樓。
珠簾半卷凝眸。
寂水泊孤舟。
暮天中何處簫曲黯,更傷別緒離愁。
飛花落葉書念意,無語逐東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