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兵兵

賈兵兵

賈兵兵畢業於北京大學法學系,曾為聯合國前南刑庭抗訴庭法律官員,有著作《國際法中的海峽制度》等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北京大學法學士,牛津大學法學博士。

工作履歷

1994年10月—1996年12月,牛津大學助研/助教;
1996年12月—1998年8月,聯合國前南刑庭法官助手;
1998年9月—2000年9月,聯合國前南刑庭和盧安達法庭抗訴庭助理法律官員;
2000年10月—2002年2月,聯合國前南刑庭第三審判庭法律官員;
2002年3月—2004年11月,聯合國前南刑庭抗訴庭法律官員;
2004年11月至今,清華大學法學教授(國際法)。
研究領域:國際法學

學術兼職

(一)受聘雜誌編輯:
1、《紅十字國際評論》 (International Review of the Red Cross) (英文),國際紅十字委員會與劍橋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2011年起為編委;2012年,成為SSCI雜誌;
2、《武大國際法評論》,武漢大學國際法研究所主辦,武漢大學出版社,CSSCI雜誌,2008年起為其學術顧問委員會委員;
3、《國際刑法評論》,北京師範大學刑事法律研究院主辦,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6年起為編委;
4、《中國國際法年刊》,中國國際法學會主辦,世界知識出版社出版,從2005年起為編委;
5、《國際刑事司法雜誌》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stice)(英文),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從2005年起為編委;2012年,成為SSCI雜誌;
6、《國際刑法評論》 (International Criminal Law Review)(英文),荷蘭布里爾出版社出版,從2003年起為編委;
7、《中國國際法雜誌》(Chinese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Law)(英文),牛津大學出版社出版,從2002年起為編委,從2003年起為副主編;2008年,成為SSCI雜誌;

(二)學術組織資格;獲獎:

1)2009年5月至今,國際法協會(ILA)成員;
2)2006年-2012年;2012年-2018年,亞洲國際法發展基金會副主席;
3)1998年—,中國國際法學會會員;理事,2008年至今;
4)2008年7月,應邀在廈門國際法學院講課;
5)2010年4月,獲Friedrich Wilhelm Bessel Research Award(德國洪堡基金會);
6)2010年7月,獲“2004-2009年度中國國際法學會‘航天科工’國際法優秀科研成果獎”(中國國際法學會);
7)2010年6月,收到海牙國際法學院邀請於2016年夏講授國際公法特別課程;
8)2011年8月,收到聯合國法律部邀請向“聯合國國際法視聽圖書館”提供國際公法講座。

學術成果

(一)著作:
1、《國際公法:理論與實踐》(中文),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共311頁;
2、《牛津國際刑法簡明百科》(英文),編著者之一,牛津大學出版社,2009年出版,共1096頁;
3、《國際人道法簡明教程》(英文),獨著,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出版,共341頁;
4、《前南法庭程式與證據論文集:獻給加布里爾-科克-麥克唐納》(英文),編著者之一,克魯沃國際法律出版社,2001年出版;
5、《國際法中的海峽制度》(英文),獨著,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共253頁 (書評見於《英國國際法年刊》、《歐洲國際法雜誌》、《耶魯國際法雜誌》和《法國國際法年刊》);
(二)主要論文(2002年前出版文章略去(7篇);已出版論文集的獨立章節或詞條略去(6篇);書評略去(16篇);研究報告略去(10份)):
1、 “主權概念與法治理念的融合:對當代中國對國際法態度的思考”,《德國國際法年刊》,第53卷(2010)(英文),第11-61頁;
2、 “條約與習慣法的關係”,載於《中國國際法雜誌》(英文SSCI期刊),第9卷(2010),第81-109頁;
3、 “國際刑事法院與第三國”,載於A·卡賽西等編:《國際刑事司法簡明百科全書》(英文),牛津大學出版社, 2009年,第160-167頁;
4、 “前南法庭與盧安達庭審判中的抗訴權”,載於G·文圖利尼和S·巴里雅替主編:《紀念波卡文集:個人權利與國際正義》(英、法、義大利文),米蘭鳩福雷出版社,2009年,第413至425頁 (在2009年5月聯合國前南斯拉夫國際刑事法庭抗訴庭“墨克希奇和司里萬加寧案”抗訴判決中為波卡法官在其部分不同意見中所引用);
5、 “科索沃獨立:獨一無二的分離?”《中國國際法雜誌》(英文SSCI期刊),第8卷(2009),第27-46頁 (在聯合國國際法院“科索沃臨時自治機構單方面獨立宣言是否符合國際法”諮詢意見程式中,被賽普勒斯政府在其於2009年4月3日向法院提交的書面意見中所引用;在塞爾維亞政府於2009年12月1日向法院所作口頭陳述中引用;
6、 “多元主義與國際刑法的發展”,載於易顯河和雅克-伊萬-莫安主編:《多元主義與當代國際法》(紀念愛德華·麥克琿尼論文集)(英文),荷蘭布里爾出版社,2009年,第629-648頁;
7、 “‘外交保護’的法律現狀和實踐問題”,《中國國際法年刊》(2008),第3-32頁 (2004-2009年度中國國際法學會“航天科工”國際法優秀科研成果獎);
8、 “科索沃獨立不構成國際法上的先例”,《法制日報》,2008年2月24日,第14版;
9、 “恐怖罪在國際法中的概念問題”,載於趙秉志主編:《中國反恐立法專論》,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北京,2007年,第222至230頁;
10、 “中國與國際刑事法院關係之現狀”,《新加坡國際法年刊》(英文),第10卷(2006), 第87-97頁;
11、“再談指揮官責任的理論”,《中國國際法雜誌》(英文期刊),第3卷(2004),第1-42頁;
12、 “王鐵崖法官在前南法庭的經歷”,《國際法歷史雜誌》(英文期刊,由克魯沃國際法律出版社(荷蘭)出版),第4卷(2002),第214-220頁;
13、“‘受保護財產’在國際人道法中受到的保護”,《萊登國際法雜誌》(英文),第15卷(2002),第131-153頁。

學術成果

著作

1.《前南法庭程式與證據論文集:獻給加布里爾-科克-麥克唐納》(英文),編著者之一,克魯沃國際法律出版社(荷蘭),2001年出版
2.《國際法中的海峽制度》(英文),作者,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出版

主要論文

1.《再談指揮官責任的理論》,《中國國際法雜誌》(英文期刊),第3卷(2004),第1-42頁
2.《王鐵崖法官在前南法庭的經歷》,《國際法歷史雜誌》(英文期刊,由克魯沃國際法律出版社(荷蘭)出版),第4卷(2002),第214-220頁
3.《‘受保護財產’在國際人道法中受到的保護》,《萊登國際法雜誌》(英文),第15卷(2002),第131-153頁
4.案件注釋,《國際刑法評論》(英文),第1卷(2001),第241-259頁
5.《指揮官責任理論在當前面臨的問題》,《國際人道法年刊》(英文),第3卷(2000),第131-165頁
6.《在第72條規則下,法官組成中的缺陷是否構成法庭缺乏管轄權的理由?》《前南法庭程式與證據論文集:獻給加布里爾.科克.麥克唐納》(英文)(2001),第45-53頁(與王鐵崖法官合作)
7.《司法判決作為國際法的淵源以及外力強迫的辯護在武裝衝突中謀殺或其他案件中的作用》,《國際法與冷戰後的世界:紀念李浩培》(英文)(勞特列支國際法系列),由王鐵崖和易顯河主編,勞特列支出版社,2001年出版,第77-95頁
8.《國際刑法中戰爭罪和反人類罪的不同概念》,《現實中的國際法:獻給依安.布朗利》(英文),由蓋伊.古德溫-吉爾和斯泰凡.塔蒙編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9年出版,第243-271頁
9.《對指揮官責任理論的初步思考-特別是忽視懲罰引起的責任》,《荷蘭國際法評論》(英文),第45卷(1998),第325-347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