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龍

賀龍

賀龍(1896年3月22日-1969年6月9日),漢族,原名賀文常,字雲卿,湖南桑植人。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創始人和主要領導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他在半個多世紀的革命鬥爭生涯中,為中國的舊民主主義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作出了重要貢獻,建立了不朽功勳。1969年6月9日病逝於301醫院。

基本信息

生平

賀龍任四川陸軍暫編第9混成旅旅長時留影賀龍任四川陸軍暫編第9混成旅旅長時留影

1896年3月22日,賀龍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戶貧苦農民家庭。由於家境貧寒,念私塾五年,便輟學務家。少年的賀龍以憤世嫉俗,仗義疏財,敢於同惡勢力相抗爭而聞名鄉里。在辛亥革命的影響下,於1914年參加了孫中山領導的中華革命黨,在桑植、石門、沅陵等縣從事反帝反封建的武裝鬥爭。曾三度入獄,威武不屈。1916年,他以兩把菜刀鬧革命,奪取了反動派的武器,組織起一支農民革命武裝。這支武裝在軍閥林立的舊社會,屢遭失敗,幾經起落,在賀龍的堅強領導下,逐漸發展壯大,在討袁護國和護法戰爭中屢建戰功。

1924年至1927年中國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期間,賀龍積極擁護孫中山先生“聯俄、聯共、扶助農工”的三大政策,高舉打倒列強、打倒軍閥的旗幟,率部參加北伐戰爭。1926年夏,他擔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時,已成為北伐軍中著名的左派將領。1927年6月,由於戰功卓著,升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他不斷追求真理,在北伐戰爭中,逐漸由信仰三民主義轉變為信仰共產主義。1927年“四一二”事變後,革命轉入低潮,賀龍無所畏懼,堅定地站在共產黨和工農大眾一邊,率部參加並參與領導了南昌起義,擔任起義軍總指揮。在起義部隊南下途中,經周逸群、譚平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賀龍就任建國軍第一師師長時留影賀龍就任建國軍第一師師長時留影

南昌起義後,賀龍根據黨中央的指示,於1928年初由上海回到湘鄂西,領導發動荊江兩岸年關暴動和湘西起義,與周逸群、段德昌等創建了紅二軍團和湘鄂西革命根據地。他反對黨內“左”傾機會主義路線所搞的肅反擴大化。1934年10月,率部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等帶領的紅六軍團在黔川邊境會師,由他和任弼時統一指揮,發起湘西攻勢,在十萬坪、浯溪河重創敵軍,兵圍常德,有力地策應了紅一方面軍突圍長征。1935年2月至8月,他和任弼時指揮紅二、六軍團反“圍剿”,在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連獲大捷,殲滅了整師整旅的敵人,粉碎了十萬國民黨軍隊的“圍剿”,開闢了湘鄂川黔邊革命根據地。1935年11月,賀龍、任弼時領導紅二、六軍團開始長征。他們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重重圍追堵截,轉戰湘鄂川黔滇康青甘。1936年7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在甘孜組成紅二方面軍,賀龍任總指揮。與朱德、劉伯承、任弼時、關向應等對張國燾分裂黨、分裂紅軍的陰謀進行了堅決的鬥爭,維護了黨的團結,促進了紅軍三大主力勝利會師。

長征勝利結束後的賀龍長征勝利結束後的賀龍

抗日戰爭開始後,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賀龍任八路軍第120師師長。1937年9月,率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敵後,配合國民黨軍隊對日軍發起忻口戰役,取得了雁門伏擊戰等勝利。後轉入晉西北管涔山區,率部粉碎日軍對晉西北的進攻,接連收復岢嵐、五寨等七座縣城,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1938年底奉命率部挺進冀中,任冀中軍政委員會書記,指揮第120師和八路軍第三縱隊轉戰冀中平原,先後在大曹村、曹家莊、邢家莊、黑馬張莊,四戰四捷。他指揮的河間齊會戰鬥,是抗日戰爭中平原殲滅戰的範例。在這次戰鬥中,他身中毒氣,仍堅持指揮,為部隊作出表率。1939年9月,在晉察冀邊區指揮了著名的陳莊戰鬥。1940年率部返回晉西北,擔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和晉西北軍區司令員,領導晉西北軍民粉碎了日軍多次“掃蕩”,指揮晉綏軍民“把敵人擠出去”,創造了許多光輝戰例。他領導晉綏人民進行政權建設和經濟建設,使晉綏根據地不斷擴大和鞏固。1942年6月,他擔任陝甘寧和晉綏聯防軍司令員,為陝甘寧和晉綏兩個根據地的建設作出了傑出貢獻。在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他當選為中共中央委員

賀龍被任命為一二零師師長賀龍被任命為一二零師師長

日軍投降後,賀龍率領晉綏部隊主力揮師北上,解放了晉中廣大地區,並與聶榮臻指揮的晉察冀部隊一起進行了綏遠戰役、晉北戰役,協同晉冀魯豫部隊發起了呂梁、汾孝戰役,打退了國民黨軍隊向解放區的進攻,殲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解放戰爭開始後,賀龍奉命協助彭德懷組織指揮西北戰場部隊,並主持後方根據地的建設,負責陝甘寧和晉綏的財經工作。他積極領導根據地人民進行土地改革,集中邊區的人力、物力、財力支援前線部隊作戰,為西北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1949年12月,賀龍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等部,由陝入川,配合劉伯承、鄧小平指揮的第二野戰軍,殲敵數十萬人於成都地區。西南各省解放後,賀龍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和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他與鄧小平、劉伯承一起領導了清剿土匪,恢復生產,建設邊疆,以及改造起義投誠的原國民黨部隊等工作,為和平解放西藏,解放大西南,建設大西南,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賀龍與夫人薛明賀龍與夫人薛明

賀龍是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一位卓越領導人。1955年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和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1954年調中央工作後,一直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和中央軍委副主席等重要職務。在1956年中共八屆一中全會上,被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長期以來,他積極參與領導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和國防建設。1959年底,任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同羅瑞卿等領導了我國的國防工作建設。1964年初,主持軍委日常工作,與葉劍英、羅瑞卿等組織全軍民眾性的大練兵運動,有力地推動了人民軍隊的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從建國初期開始,他一直兼任國家體委主任,是中國社會主義體育事業的開拓者和奠基人。在國際事務中,他協助周恩來工作,多次出訪歐亞各國,為增進中國人民同世界各國人民間的友誼,進行了不懈的努力。

“文化大革命”中,賀龍遭到林彪、江青康生一夥的殘酷迫害。他始終堅持黨的原則,對林彪、江青、康生一夥進行了堅決的鬥爭,表現了共產黨員堅貞不屈的氣節和高尚品德。1969年6月9日,被迫害致死。賀龍含冤而死後,毛澤東曾說過:“我看賀龍搞錯了,我要負責”。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曾多次指示為賀龍平反。1974年9月29日中央發了《關於為賀龍同志恢復名譽的通知》。1982年10月,中共中央又作出了“為賀龍同志徹底平反的決定”。決定中充分肯定了賀龍為中國革命作出的不朽貢獻。他的主要著作已收入《賀龍軍事文選》。

年表

賀龍畫像賀龍畫像

一八九六年

三月二十二日(農曆二月初九),出生在湖南省桑植縣洪家關一個貧苦農民的家庭。取名賀文常,字雲卿(有時稱雲青或雲清)。

一九○——一九○三年 5歲—7歲

在本鄉“崇先學堂”讀書。

一九○四——一九○六年 8歲—10歲

在家從事輔助勞動,農閒時跟父親學裁縫。

一九○七——一九一三年 11歲一17歲

和鄉里人結伴在湘鄂川黔邊界地區趕馬運鹽。在此期間,他努力熟悉鄉土人情,廣交朋友,反對官府強暴,同情人民疾苦。

一九一四年 18歲

在本縣參加了中華革命黨

一九一五年 19歲

因做兵運工作在辰州(今沅陵)被捕,坐牢一個月零四天。

一九一六年 20歲

二月,為回響蔡鍔反袁護國,在芭茅溪舉行“兩把菜刀”起義,組織討袁隊伍,任桑植民軍總指揮。

冬,任湖南督軍署咨議。曾用名賀鎮南。

一九一七年 21歲

易名賀龍。在長沙因刺殺譚延闓(未遂)被捕,經“黨人”(中華革命黨)營救被釋放。不久,在常德因反譚再次被捕。釋放後,回湘西組織隊伍,任湘西援鄂民軍第一路所屬之游擊司令。

一九一八年 22歲

任靖國軍林德軒部營長。

一九一九年 23歲

夏,任桑植獨立營營長。

一九二○年 24歲

任林修梅湘西靖國民軍第三梯團團長。

一九二一——一九二四年 25歲—28歲

任湖南十三區剿匪第二支隊隊長、川東邊防軍警備旅旅長、四川陸軍暫編第九混成旅旅長等職,曾率部與北洋軍閥及四川軍閥楊森作戰。後率部由四川經貴州返回湖南,任討賊聯軍第一師師長,駐防常(德)澧(州)。

郵票郵票

一九二五年 29歲

四月,通電歸湘,任澧州鎮守使。

冬,趙恆惕派兵進攻,率部經湘西退回貴州銅仁。

一九二六年 30歲

四月,率部由銅仁進駐沅陵。

七月,通電參加北伐軍,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六師師長兼湘西鎮守使。接著,率部進駐常德。

八月,任國民革命軍第九軍第一師師長,隨後率部北伐。先後攻占慈利、石門、澧州、津市。爾後,又攻克公安、石首。

十二月,率部攻占荊(州)沙(市),繼而進占宜昌。

一九二七年 31歲

二月,率部東下武漢。部隊駐防鄂城,任國民革命軍獨立第十五師師長。

四月至五月,率部出師河南,在逍遙鎮、臨穎和許昌等地大敗奉軍,爾後進占開封。

六月,率部回師武昌,任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軍長。

七月下旬,以“東征討蔣”名義,揮師東進,經鄂東、九江,開赴南昌。

八月一日,與周恩來、葉挺、朱德、劉伯承等一起,發動和領導南昌起義,任起義軍總指揮。同月,在瑞金經周逸群、譚平山介紹參加了中國共產黨。

十月至十一月,起義部隊在潮汕地區失利後,奉命離開部隊經香港到上海。

一九二八年 32歲

一月,根據黨中央指示,與周逸群等一起赴湘鄂西組織紅軍,開展武裝鬥爭。途經漢口時,正值湖北省委組織武漢三鎮暴動,遂被任命為暴動總指揮。後因暴動計畫泄漏,離開漢口返湘鄂西。

同月,在監利與賀錦齋以及鄂中特委和石首中心縣委領導的武裝會合,組成第四十九路工農革命軍。

二月,與周逸群等把上述武裝交給石首中心縣委和鄂中特委,然後去湘鄂邊。

三月,抵桑植洪家關,組織了工農革命軍,占領桑植縣城。

漫畫漫畫

七月,任中共湘西前敵委員會書記、工農革命軍第四軍(不久改稱工農紅軍第四軍)軍長。

十一月,任中共湘鄂西前敵委員會書記。

一九二九年 33歲

一月,率紅四軍攻克鶴峰城,開始以鶴峰為中心創建根據地。

五月,率部再克桑植城。經過一個月的艱苦鬥爭,鶴峰、桑植兩縣聯成一片,湘鄂邊革命根據地初步形成。

七月,指揮紅四軍取得南岔、赤溪大捷。

一九三○年34歲

七月,率紅四軍到達公安與紅六軍會師,兩軍合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任總指揮。

十月至十二月,率紅二軍團渡江南征,配合一、三軍團二次攻打長沙。

一九三一年 35歲

三月,根據中央指示,紅二軍團改編為紅三軍,任軍長。

同月,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成立,任委員,並任中共湘鄂西省委和省蘇維埃政府委員、主席團成員。

四月至七月,率紅三軍轉戰荊(門)、當(陽)、遠(安),後進入鄂西北,創建了以房縣為中心的鄂西北革命根據地。

十月,率紅三軍回到洪湖蘇區。

一九三二年 36歲

一月,指揮紅三軍向襄北出擊,進攻皂市、龍王集、陳家河,取得重大勝利。

七月至九月,敵向洪湖蘇區進行第四次“圍剿”,紅三軍反“圍剿”鬥爭雖經艱苦奮戰,終於失敗。

十一月,率紅三軍經豫南、陝南轉往湘鄂邊。

一九三三年 37歲

七月,為粉碎敵向鶴峰地區的進攻,率部轉到宣恩、利川、鹹豐一帶活動。

十二月,蔣介石反動政客熊貢卿來遊說賀龍企圖收編。賀龍在龍山茨岩塘,處決了熊。翌年三月十七日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將此事經過報告了中央。

一九三四年 38歲

三月,率紅三軍在龍山、永順、桑植、大庸、慈利間游擊活動。

五月,率紅三軍襲占彭水縣城。接著,率部西渡烏江,進入貴州。

六月,率紅三軍占領沿河縣城。

七月,任黔東特區革命委員會主席。

十月,與任弼時、肖克、王震等率領的紅六軍團在印江木黃會師。任二、六軍團總指揮。接著,率部發動湘西攻勢,取得龍家寨戰鬥的勝利,重占永順,並攻占大庸、桑植兩城。

十一月,任中共湘鄂川黔省委委員、湘鄂川黔革命委員會主席和湘鄂川黔軍區司令員。

十二月,指揮二、六軍團取得浯溪河、河洑戰鬥的勝利,包圍常德,占領桃源,震動長沙。

一九三五年 39歲

二月,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湘鄂川黔分會主席。

二月至八月指揮紅軍反“圍剿”鬥爭,先後取得了陳家河、桃子溪、忠堡、板栗園等戰鬥的勝利。並指揮紅軍乘勝轉入進攻,一舉攻占石門、臨澧、澧縣、津市等城。

十一月十九日,指揮紅二、六軍團退出桑植劉家坪開始長征。連續突破澧水、沅江封鎖線,直搗湖南中部。

一九三六年 40歲

二月,率部西渡烏江,在黔(西)、大(定)、畢(節)地區實施戰略展開。任川黔滇省革命委員會主席。

三月,率部與敵展開烏蒙山區大迴旋戰,輾轉千數百里。

四月,指揮我軍威逼昆明。接著率部在石鼓、巨甸渡過金沙江。

六月,率部在甘孜地區與紅四方面軍會師。會師後根據中央指示,紅二、六軍團正式編為紅二方面軍,任總指揮。與朱德、劉伯承、任弼時、關向應等一起,對張國燾的分裂主義展開了堅決的鬥爭。

七月至九月,率部與紅四方面軍共同北上,通過水草地,經哈達輔向甘南前進。先後占領成縣、徽縣、兩當、康縣等城。

十月二十二日,率部到達甘肅會寧的將台堡,與紅一方面軍會師,勝利地結束了長征。

一九三七年 41歲

一月至七月,領導所部開展整訓、練兵,積極進行抗日戰爭的準備。

八月,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一二○師師長、一二○師軍政委員會書記。

九月,率一二○師主力東渡黃河,挺進晉西北。

十月,指揮雁門關伏擊戰。

一九三八年 42歲

二月至四月,率部粉碎敵人對晉西北的首次“圍攻”,收復七座縣城,開闢了晉西北抗日根據地。

十月,參加黨的六屆六中全會。

十二月,率一二○師主力開赴冀中。

一九三九年 43歲

二月,任冀中區軍政委員會書記、冀中區總指揮部總指揮。

四月,指揮齊會戰鬥,受到軍委會的嘉獎。

九月,與聶榮臻同志一起,指揮陳莊戰鬥。

一九四○年 44歲

二月,任晉西北軍政委員會書記、晉西軍政民聯合委員會主任委員。

六月至七月,指揮晉西北軍民粉碎敵人的夏季“掃蕩”。

八月,指揮一二○師參加百團大戰。

十一月,兼任晉西北軍區司令員。

十二月,指揮晉西北軍民粉碎敵人的冬季“大掃蕩”。

一九四一年 45歲

指揮晉西北軍民,粉碎日軍的“強化治安”運動、“蠶食”政策和分區域的“掃蕩”。

一九四二年 46歲

四月,與朱德一起在王震陪同下視察南泥灣。

六月,任陝甘寧晉綏聯防軍司令員,兼晉西北軍區(後改為晉綏軍區)司令員、邊區財政委員會副主任。

十一月,在晉綏分局召開的高幹會議上,作《關於整軍問題》的報告。

一九四三年 47歲

一月,在中共西北局高幹會議上就軍隊工作發表重要講話。

十月,主持召開陝甘寧邊區軍事高幹會議,制定冬季練兵方針。

一九四四年 48歲

三月七日,向陝甘寧邊區部隊發出“為完成十萬石細糧而鬥爭”的口號。

八月底,指揮晉綏軍區部隊對日偽發動秋季攻勢。

一九四五年 49歲

四月至六月,參加黨的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

八月,指揮晉綏軍民大反攻,先後收復文水、離石等城。

十月至十二月,和聶榮臻等一起,指揮晉綏和晉察冀部隊發起綏遠戰役。

一九四六年 50歲

二月,在晉綏軍區高幹會議上作政治報告。

六月,在山西嵐縣開辦軍政幹校,兼任校長。

七月,指揮晉綏軍民連克朔縣、崞縣,擊退蔣軍的進犯。

十一月至翌年一月,指揮晉綏我軍與晉冀魯豫的太岳兵團共同作戰,贏得晉西南戰役的勝利。

一九四七年 51歲

一月,發表新年談話,號召邊區軍民準備擊退國民黨反動派的進攻。

七月,出席中央在陝北靖邊縣召開的“小河會議”。

九月,主持晉綏軍區建軍會議並作總結報告。

十二月,參加中央召開的“十二月會議”。

冬,領導所部開展以“訴苦”、“三查”為主要內容的新式整軍運動。

一九四八年 52歲

五月,主持晉綏邊區生產會議並作重要報告。

七月,在中共西北局召開的紀念中國共產黨誕生二十七周年的千人幹部大會上發表講話。

九月,兼任西北軍政大學校長。

十二月,為晉綏日報撰寫《加強戰鬥,迎接勝利年》的社論。

一九四九年 53歲

二月,任西北軍區司令員。

三月,出席黨在西柏坡召開的七屆二中全會。

五月,任西安市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

夏,任中共西北局第二書記。

九月,出席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一屆全體會議,並代表第一野戰軍在大會上發言。

十月一日,出席開國大典。

同月,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和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

十一月,任中共西南局第三書記。率華北野戰軍第十八兵團和第一野戰軍的第七軍等部突破敵秦嶺防線,分兵三路揮師入川。

十二月,指揮所部協同第二野戰軍發起成都戰役。

一九五○年 54歲

二月,任西南軍區司令員、中共西南軍區黨委書記。

同月,發布進軍西藏的政治動員令。

三月至年底,領導西南軍區部隊清剿殘匪,受到毛澤東主席的批示嘉獎。

六月,任西南軍政委員會副主席。

一九五一年 55歲

十二月,與鄧小平、劉伯承同志一起,主持西南軍區第一次黨代表大會。

一九五二年 56歲

十一月,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

一九五三年 57歲

一月,任西南行政委員會副主席。

十月至十二月,率領中國人民第三屆赴朝慰問總團赴朝鮮慰問。

冬,任中央人民政府勞動工資委員會主任。

一九五四年 58歲

一月,在全國軍事系統黨的高級幹部會議上作重要發言。

二月,出席黨的七屆四中全會,並作重要發言。

六月,任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九月,出席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後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十月,出席國防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

一九五五年 59歲

九月,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元帥軍銜,並被授予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和一級“解放勳章”。

一九五六年 60歲

三月,以中華人民共和國特使身份參加巴基斯坦國慶。

九月,出席黨的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被選為中央委員。一中全會上當選為中央政治局委員。

十一月至翌年二月,陪同周恩來總理赴越南、高棉、印度、緬甸、巴基斯坦、蘇聯、波蘭、匈牙利、阿富汗、尼泊爾和錫金等歐亞十一國訪問。

一九五七年 61歲

與聶榮臻等到四川視察工作。

八月,為我軍建軍三十周年題詞。

一九五八年 62歲

三月,率領中央代表團參加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大會,並致祝詞。

先後到廣東、湖北、山西、內蒙等地視察。

一九五九年 63歲

四月,出席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會後,繼續擔任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委主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九月,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在第一屆全國體育運動大會上致《開幕詞》。

十二月,任國防工業委員會主任。

一九六○年 64歲

一月,出席全國民兵會議,並代表中共中央、國務院致祝詞。

主持召開國防工業委員會會議,在會上發表重要講話。

九月,出席中共中央軍委擴大會議。

十月,率軍事代表團赴朝鮮訪問。

冬,主持召開國防工業三級幹部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一九六一年 65歲

春,與羅榮桓等赴江蘇、上海、浙江、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視察工作。

一九六二年 66歲

一月,發表《湘鄂西初期的革命鬥爭》的回憶錄文章。

一九六三年 67歲

十一月,率代表團赴印尼參加第一屆新興力量運動會。

一九六四年 68歲

負責中央軍委日常工作。

四月,與葉劍英、羅瑞卿等軍委領導同志一起,發動全軍開展民眾性的大練兵。

六月,陪同毛澤東主席、劉少奇主席、朱德委員長、周恩來總理等中央領導同志觀看軍事表演。

十一月,陪同周恩來總理去蘇聯參加十月革命四十七周年的紀念活動。

和周總理在一起和周總理在一起

一九六五年 69歲

一月,出席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再次被任命為國務院副總理、國家體委主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

八月,赴大慶油田視察。

九月,率領中央代表團參加新疆維吾爾族自治區成立十周年的紀念活動。

一九六六年 70歲

赴四川、廣東等地視察工作。

冬,遭林彪、江青、康生等誣陷,被隔離審查。

一九六九年 73歲

六月九日,被迫害含冤逝世。

人物評價

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時的賀龍任國家體育運動委員會主任時的賀龍

賀龍是傑出的共產主義戰士。他一生追求真理,把畢生的精力和心血都奉獻給了黨和人民。戰爭年代,為人民的解放事業,英勇善戰,歷盡艱險,百折不撓;和平時期,為社會主義建設, 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他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嚴格遵守黨的紀律,自覺維護黨的統一和團結。他對敵人恨,對人民愛,對 無產階級革命事業 忠心耿耿。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戰鬥的一生。他大公無私,剛直不阿,言行一致,光明磊落,平易近人,豁達大度,愛護戰士,關心民眾。他的 英雄形象和崇高品德深受全黨、全軍和全國各族人民的崇敬和愛戴。

家庭介紹

賀龍賀龍

賀龍家鄉桑植縣地處湖南西北的武陵山麓,縣內有11萬人已落實白族族稱,占全縣總人口的24%。桑植白族自稱“白子”、“白尼”、“白伙”,漢族意為“白人”。賀龍元帥是武陵郡桑植洪家關人,他的曾祖母、祖母及母親都是白族,洪家關和桑植其他鄉鎮不同,是一個處在土家族包圍之中的白族自治鄉。

賀龍在家鄉時曾經有一個童養媳徐月姑,生了一個女兒賀金蓮。徐月姑在南昌起義期間病故。後與蹇先任結婚,生有一女賀捷生,後離婚。1942年,賀龍與第三任妻子薛明結婚,生有一子賀鵬飛,兩個女兒賀黎明,賀曉明。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概述1989年11月30日,解放軍報刊登一篇文章——《中央軍委確定33位軍事家毛澤東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名列其中》,引人關注。文章寫道:“在史詩般的中國人民革命戰爭中,湧現出多少運籌帷幄叱吒風雲的軍事家?經中央軍委確定,33人被冠以“軍事家”的評語,載入最近出版的《中國大百科全書·軍事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人物分冊》。 ”1994年8月經中央軍委審議,又確定增補黃公略、方誌敏、劉志丹3人為軍事家。
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5位)毛澤東| 周恩來| 鄧小平| 楊尚昆| 李先念
十大元帥和十大將(20位)朱德| 彭德懷| 林彪| 劉伯承| 賀龍| 陳毅| 羅榮桓| 徐向前| 聶榮臻| 葉劍英| 粟裕| 徐海東| 黃克誠| 陳賡| 譚政| 蕭勁光| 張雲逸| 羅瑞卿| 王樹聲|許光達
新中國成立前獻身的高級將領(11位)葉挺| 許繼慎| 蔡申熙| 段德昌| 曾中生| 左權| 彭雪楓| 羅炳輝| 黃公略| 方誌敏| 劉志丹

1955年授銜名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