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恕

賀恕(1899-1947),字仲平,號如心,後更名樹,字君立,耒陽太平壽洲人。

基本信息

生平

自幼隨父讀私塾。1920年畢業於湖南省第三師範學校。
1918年8月,賀恕赴北京大學旁聽,結識了李大釗鄧中夏,接觸了馬克思主義五四運動爆發後,賀恕成了衡陽學生運動的骨幹,馬克思主義的熱心傳播者。1919年夏,賀恕邀集三師的幾位青年學生,組成湘南最早的愛國團體之一“沙子會”。1921年3月,又發起組織革命團體“心社”,以“改造自己和改造社會”為宗旨,倡導“勞動光榮”“勞工神聖”,並編印《明星》《先鋒》《三師周刊》等油印刊物,進行革命宣傳。同年6月赴長沙協助毛澤東創辦自修大學,並在一師附小任教。10月經毛澤東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
1922年1月,賀恕出席共產國際在莫斯科召開的遠東各國共產黨及民族革命團體第一次代表大會。回國後,在北京、唐山等地開展革命活動。1923年“二七”慘案後,受毛澤東派遣,赴衡陽籌建中共湘南區委。次年2月回到耒陽創建中共耒陽地方執行委員會。冬,賀恕應毛澤東之約赴廣州工作。1926年1月,出席在廣州召開的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旋任北伐軍第六軍政治部宣傳科長、經濟處黨代表,併兼任黃埔軍校教官,後調中央軍事政治學校第三分校任政治教官。
1927年5月“馬日事變”後,賀恕轉移至長沙郊區開展地下鬥爭。同年冬,被派去寶慶(今邵陽)任中共湘西南特委書記。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恢復和重建了中共寶慶、武岡、龍山和錫礦山4個特區委員會,開創革命新局面。
1930年春,離開寶慶赴上海,歷盡艱辛,找到中共中央。同年冬,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在赴任途中,得知江西省委已遭破壞,折回上海,擔任何香凝女士秘書,撰寫《廖仲凱年譜》,與“左聯”過從甚密。1934年10月,在上海被捕,後監禁於南京。1937年下半年經多方營救出獄。由於在獄中受盡各種酷刑,身受嚴重摧殘,於1947年4月16日病逝。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