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陽醫學院臨床醫學院

貴陽醫學院臨床醫學院

貴陽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前身是原國立貴陽醫學院醫本科。1938年隨貴陽醫學院的建立而誕生,是當時國內僅有的9所國立醫學院校臨床醫學本科專業之一,也是貴陽醫學院創辦最早、具有堅實基礎和較強優勢的核心品牌學科和品牌專業。1958年9月組建醫療系,1976年改稱醫學系,1996年改為臨床醫學系,2003年11月更名為臨床醫學院, 2005年11月更名為第一臨床醫學院。解放前11年醫本科設定的臨床學科有:病理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主幹學科,經過近70年幾代人的艱苦努力,現已發展為擁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感染病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皮膚病學、神經病學、精神病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針灸學、中醫學、腫瘤學、急救醫學、護理學、檢驗、影像等19個專業,集臨床、教學、科研工作為一體的學科。現在臨床醫學院主要專業課程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等。共有內科學、外科學等17個臨床教研室和診斷學、外科學基礎2個教學組承擔各門學科的教學任務,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則負責學生基本醫療技能的培養。

基本信息

概述

其中病理學、內科學和普通外科學、神經外科學、腫瘤學、神經內科學等為省級重點學科,外科學、血液內科學為院級重點學科。

臨床醫學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及影像學從1978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心血管內科學、病理學獲碩士學位授予權,至2007年,本專業有11個二級學科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眼科學、皮膚性病學、檢驗學、神經精神病學、腫瘤學、麻醉學和影像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增至24個(心血管內科學、血液內科學、呼吸內科學、消化內科學、腎內科學、內分泌內科學、傳染病學、普通外科學、骨外科學、神經外科學、胸外科學、泌尿外科學、燒傷整形外科學、病理學、耳鼻喉科學、眼科學、皮膚性病學、神經精神病學、腫瘤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學、檢驗學和影像學)。病理學與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在2003年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亦是目前貴州省醫學領域唯一博士授予點。近70年來,已培養本科生3萬餘名、碩士研究生1000餘人。

下屬機構

臨床技能實驗中心

2002年學院投資170萬創建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該中心在教學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顯著緩解了臨床教學基地不足和法律法規建立健全期矛盾造成的臨床教學工作困難,順應國際醫學教學改革的潮流,建立了新的臨床教學模式,並獲2005年貴州省教學成果二等獎。

隨著我院教學規模的擴大,現有的教學設備只能解決部分教學困難,離教學工作需求還有一定距離,資金的不足,限制了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為此,我們於2007年成功申請了中央與地方共建項目資金300萬元,加上地方財政投入和學校自籌資金,對我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進行了改建擴建。

經過改建擴建後的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占地面積由原來的2990多平方米擴大到了3600多平方米,擁有國內較先進、省內領先的各種醫學模型設備和多媒體網路教學及監控系統。現各種醫學模型設備和多媒體網路教學及監控系統已安裝調試完畢,並已投入使用,我們的教學環境和辦學條件得到了大大改善,具體表現在:

1)改擴建後的臨床醫學技能實驗中心按功能區域劃分布局,由示教區、訓練區、考核區組成,涵蓋內外婦兒、急救、臨床綜合技能等各領域。打破按學科劃分的布局,真正實現資源合理化共享理念,專業教學模型設備最優配置,再現真實臨床環境,科學布局達到空間最大化利用。

外科教研室

外科成立於1938年,全國知名外科學專家楊靜波教授任第一任外科主任。現有教師118人,專任教師68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24人、講師15人、助教9人、博士7人,在讀博士5人。碩士38人,在讀碩士9人。近三年承擔國家及省部級科研項目42項,發表論文1080篇。主編、參編學術專著6部,獲省部級科技獎280項,教研室含8個學科專業、均各俱特色,現有研究方向34個。

婦產科教研室成立於1938年,全國知名婦產科專家、原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楊崇瑞擔任第一任主任。現有教師38人,專任教師2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9人,講師4人、助教3人、博士1人、碩士11人,在讀博士2名、在讀碩士6人。近三年承擔科研課題3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獲省部級獎10項。1982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研究方向14個。

兒科教研室創建於1942年,首任主任為高永恩教授。現有教師27人、專任教師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5人、講師10人、助教1人,博士後1人、博士2人,碩士4人,在讀博士1人、在讀碩士9人。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20項,獲省部級獎12項,發表論文100餘篇,SCI收錄2篇,2000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

感染病學教研室前身為我院傳染科,創建於60年代,2001年改為感染病學教研室。我國內科傳染病學專家王季午教授曾在該學科任教。現有教師16人,專任教師8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5人、講師4人、助教3人、博士2人、碩士6人,1997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程明亮教授為我院首批博士生導師,國家級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曾入選國家“千百萬人才”。教研室近三年承擔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個、發表學術論文200餘篇,其中Medolne收錄40篇,ISTP收錄2篇,出版專著6部,主編中英文專著4部,獲省部級科研獎11項。目前有研究方向3個。

耳鼻喉科教研室

我院創建初期即開設耳鼻咽喉科,由林筱周、鄒子度擔任主任。1956年成立教研室,現有教師21人、專任教師10人、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4人、講師2人、助教1人、碩士7人,在讀博士2人。近三年承擔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10餘項,發表論文200餘篇,主編專著1部,參編專著3部,獲省部級獎6項,目前研究方向3個。

麻醉學教研室建院初期隸屬外科學教研室,1985年設科、1992年成立教研室,2002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37人,專任教師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3人、講師13人、助教7人、碩士4人、在讀博士3人。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9項,發表論文60餘篇,參編學術專著2部,獲獎6項,目前有研究方向4個。

眼科學教研室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眼耳鼻喉科成立於1937年,1957年眼科與耳鼻喉科分開,成為獨立科室,經過幾十年的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醫療、教學、科研為一體的專業學科中心,是全省眼科技術力量最強、診療設備最先進、最齊全、門診量及病床數量最多的綜合眼病權威診療中心。

貴醫附院眼科是貴州省第一個眼科學碩士授予點,是貴州省白內障手術復明中心,設有貴州省防盲治盲技術指導組。

急救醫學教研室建院初期就設立急診科;2004年底成立教研室,現有教師44人,專任教師21人,其中教授25人、副教授8人、講師9人、助教2人、博士1人、碩士5人、在讀碩士10人,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7項,發表論文80餘篇,獲獎10餘項。目前研究方向有6個

神經病學教研室創建於1956年,1985年獲碩士學位授予權,現有教師17人,專任教師11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7人,講師3人、博士1人、碩士6人,在讀博士2人、在讀碩士2人。近三年承擔省、廳、院級科研課題5項,發表論文100餘篇,其中在權威、重要、核心雜誌發表論文8篇。現有研究方向6個。近三年來我教研室承擔了研究生、大學本科、成人專升本、成人醫專、護理本科及護理大專等不同層次的教學任務。

精神及心理科教研室1985年成立教研室,現有教師9人,專任教師6人,其中副教授4人、講師1人、助教1人、博士後1人、碩士5人、在讀博士1人,教研室擁有國內一流的心理測驗軟體。近三年承擔科研項目4項,發表論文50餘篇,參編教材4部,獲省科技成果獎3項。目前有研究方向2個。

專業建設

1955年以前,臨床學院僅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病理學5個學科教研室,2004年底,臨床學院已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病理解剖學,感染病學、眼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皮膚性病學、神經病學、精神及心理科學,口腔醫學、麻醉學、針炙推拿學、中醫學、核醫學、腫瘤學、急救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學等19個學科教研室和診斷學、基礎外科學2個教學組及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有病理解剖學、內科學、血液內科學(系省教育廳評定)和普通外科學、神經外科學、腫瘤學、神經內科學(系省衛生廳評定)等7個重點學科。

1985年以前,臨床醫學院僅有臨床醫學本科專業,1985年新增了醫學影像、兒科學2個本科專業和臨床醫學、口腔醫學2個專科專業;1999年增設了麻醉學、口腔醫學2個本科專業,停辦口腔醫學專科;2001年增設了腫瘤學、眼耳鼻喉科學、神經精神病學3個本科專業;2002年停辦臨床醫學專科專業;2003年增開急救醫學、生物醫學工程(四年制)2個本科專業。目前,臨床醫學院共開設臨床醫學、口腔醫學、麻醉學、兒科學、腫瘤學、眼耳鼻喉科學、神經精神病學、急救醫學、生物醫學工程9個本科專業,在校學生4500餘人,常年在臨床學院學生2300餘人。

1978年,臨床學院內科學、病理解剖學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1981年經國務院學位辦批准,心血管內科學、病理解剖學獲碩士學位授予權,從81年至2003年,臨床學院獲碩士授予權的二級學科由1個增至12個,分別是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耳鼻喉科學、眼科學、皮膚性病學、針炙推拿學、腫瘤學、神經精神病學、病理解剖學、麻醉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增至23個,分別是:心血管理內科、血液內科學、呼吸內科學、消化內科學、腎內科學、內分泌內科學、傳染病學、普通外科學、骨外科學、神經外科學、胸外科學、泌尿外科學、整形燒傷科學、病理學、耳鼻喉科學、眼科學、皮膚性病學、針炙推拿學、神經精神病學、腫瘤學、婦產科學、兒科學、麻醉學。有在讀碩士研究生300餘人。

2003年病理學與基礎醫學院病理生理學聯合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有在讀博士研究生5人。

臨床醫學是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以就診病人為對象,探討和研究疾病的診斷、治療和預防的一門學科。臨床醫學研究的對象是實際或具體的病人,通過詢問病史、體格檢查,並對其它輔助檢查方法如醫學影像學、實驗室檢查等提供的醫療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從而對疾病做出診斷和提出治療方案。臨床醫學涉及到人體解剖學、生理學、生化學、病原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影像學、檢驗學、公共衛生學、物理學、化學、生物學等多門學科,是一門多學科滲透其中且實踐性很強的學科。臨床醫學專業辦學條件:師資隊伍雄厚,共有在編教師66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211人,專任教師342人,其中教授(主任醫師)71人,副教授(副主任醫師)75人,講師(主治醫師)130人、助教(住院醫師)66人、博士43人、碩士174人,國家級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1人,省管專家14人,國家“百千萬人才”1人,貴州省跨世紀人才10人,骨幹教師36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28人,有“國家級傑出專業人才”1人,教學名師1人,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1人,37人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編輯部任職,112人在學術團體任職;科研成果突出,近三年來承擔廳級以上科研項目200餘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學術論文1000餘篇、核心期刊58篇、SCI收錄18餘篇。近3年出版專著40餘部,主編或參編國家統編教材和教學參考書16部,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二等獎10項、三等獎10項。目前擁有1個博士學位授予點(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有(內科學、外科學、婦產科學、兒科學、耳鼻咽喉科學、眼科學、病理學、針炙推拿學、腫瘤學、皮膚性病學、口腔病學、麻醉科學等)13個學科,24個碩士學位授予點。教學基地完善,擁有貴醫附院、貴州省人民醫院、貴醫第二附屬醫院、解放軍四十四醫院等19所省內一流的醫院為教學醫院和實習醫院,為培養優質的臨床醫學畢業生提供了質量保證。新建成的臨床技能實驗中心,採用國內先進科技手段、網路技術,實現了臨床醫學教學的現代化、規範化、遠程化教學模式 。

臨床醫學專業為適應我國醫學現階段以及今後發展的需要,新開辦有兒科學、眼耳鼻咽喉科學、神經精神疾病學,腫瘤學,急救醫學等方向,學習相關醫學基礎學科和專業學科課程共40餘門。兒科學方向培養主要從事兒科臨床診療及兒童保健的高級專門人才;眼耳鼻咽喉學方向主要培養從事臨床眼耳鼻咽喉疾

病預防診療的高級專門人才;神經精神病學方向主要培養從事臨床神經內科疾病及從事精神衛生的臨床、預防、診療、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急救醫學方向主要培養從事危急重病快速診斷治療與搶救的高級專門人才。

隨著社會進步、經濟發展和傳統的生物醫學模式轉變為生物—心理—社會醫學模式以及人類新的健康觀的形成。臨床醫學從基礎理論到臨床診斷與治療等各方面都發生了深刻變化,臨床醫學工作已從單純治療疾病轉為治療、預防、保健康復的綜合體,從以疾病為中心轉為以病人為中心,臨床醫學教育已從重知識傳授轉為重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

領導簡介

李永念

男,1972年5月出生,仡佬族,中共黨員,教授,博士學位,碩士研究生導師,現任臨床醫學院黨委書記。

行政上負責臨床醫學院黨委全部工作,主管黨建、思想政治、幹部隊伍和人才工作等,聯繫婦產科學、感染病學、耳鼻咽喉科學教研室。先後獲貴陽醫學院優秀黨務工作者、優秀黨員表彰。

專業上主要從事醫學免疫學教學、科研工作,致力於感染與免疫以及分子免疫學方面的研究。主講《醫學免疫學》、《免疫學防治新技術及進展》等本科和碩士研究生課程,獲貴陽醫學院教案及課堂講授優秀獎及骨幹教師稱號。先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貴州省優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長專項資金項目,貴州省科技廳自然科學基金以及貴州省教育廳科研基金等課題的研究,研究成果獲貴州省科技進步三等獎三項,貴州省醫學會科技獎勵一等獎一項,並獲第九屆貴州省青年科技獎以及貴州省首屆青年創新人才獎。迄今,共發表論文30餘篇,其中以第一作者發表國家級核心期刊論文20餘篇,SCI收錄2篇。主編本科教材1部,參編2部,參編專著2部。

陸洪光

男,51歲,醫學博士,教授,博士及碩士生導師。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獲得者。貴陽醫學院附屬醫院副院長,臨床醫學院院長,國家重點學科皮膚科學科帶頭人(自1997年至今)。其間於 1993—1995年在英國Wales大學從事皮膚病研究。2000—2002年在瑞典Uppsala大學從事皮膚性病研究。2002-2003年在德國Hamburg大學從事皮膚病研究。曾先後承擔國家留學基金,國家自然基金,英國皇家學會基金等多項國內外科研基金。曾獲英國(Universities’china committee in London and the Henry lester Trust Limited)及瑞典Uppsala大學獎學金。獲省科技進步獎3項。醫(藥)學科技進步獎3項。擔任10、12、13 屆國家自然基金委生命科學部(醫學部)專家組評審成員,國家科技部對外重點項目評議專家,中華醫學會醫療鑑定專家, 10、11、12、13屆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常委,13屆中華醫學會皮膚性病學會秘書長,貴州省皮膚性病學會主任委員,全國統編教材《皮膚性病學》第7、8 版副主編(人民衛生出版社)。擔任中國皮膚性病雜誌、中華皮膚科雜誌、臨床皮膚科雜誌、熱帶醫學等10餘個學術雜誌副主編及編委。兼任貴州省政協常委,貴州省文化衛生體育委員會副主任,民進貴州省委副主委。在國內外醫學科技期刊發表論文100餘篇。主編及參編書籍12部。另外出版富有理想及哲理性詩歌散文2部(國家圖書館收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