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特羅

法國化學家貝特羅(Pieltte Engene Marceiin Berthelot),1827年10月25日生於巴黎的一個醫生家庭。1848年入大學攻讀醫學,但對各門學科都感興趣,得過物理碩士學位,後來專攻化學。1854年因合成脂肪獲博士學位,1861年任法蘭西學院教授。1873年為法國科學院會員,1900年為院士。1886年被子任命為法國國民教育和藝術部部長,1895年聘任外交部長。1907年3月18日逝世。

簡介

生命力論的掘墓人
Pieltte Engene Marceiin Berthelot 1827-1907
貝特羅是法國著名的有機化學家。他1827年10月25日生於巴黎。父親是一名醫生,家庭生活不甚富裕,但父母竭盡全力,要把白小聰慧的兒子培育成才。

生平事跡

中學時代的貝特羅,初露天資,寫得一些很好的哲學論文,有一篇文章曾獲得了一等獎。這個少年中學生熟練地掌握了好幾種外語:說得一口流利的英語、德語,對拉丁語和希臘語運用自如。他篤信科學,反對迷信,是個無神論者。他認為上帝是人們臆造出來的,堅信“真理存在於科學之中”。1848年秋天,貝特羅考進了大學。開始時,他遵從父母的意願去學醫。然而,強烈的求知慾促使他對各門學科都很感興趣。慢慢地他在學醫之外,擠出時間去廣泛地旁聽歷史、文學、考古學等許多課程,也研究語言學,尤其喜歡物理學,研究領域較寬。白天他長時間地呆在圖書館裡,博覽群書:晚上在實驗室里常常工作到深夜。由於他勤奮刻苦,學習成績優異,只用了一年時間,就成了一名物理碩士。
化學是醫科學生的必修課程之一。因此,貝特羅在學習物理的同時,也開始學習和研究化學。為了得到進行化學實驗的條件,他曾經每月交100法朗,在一間私人的化學實驗室里,開展自己的研究工作。在那裡,他很快就掌握了多種實驗技術。最初,他研究一些帶有物理性質的化學問題。例如,他對與氣體液化有關的現象很感興趣,曾研究過二氧化碳、氨以及其它氣體液化的條件,並且寫成論文於1850年發表了他的研究成果。在貝特羅60年的科學生涯中,他共寫成2773篇(部)科學論文及著作,其內容之廣,幾乎涉及了人類所有的各個知識領域,而其中最多的要算是化學方面的。此外,還有生物學、農業化學、歷史學、考古學、語言學、哲學以及教育學等方面。他的第一部化學著作是研究有機物合成的。這是他從事多年有機合成研究的結晶。
19世紀上半葉,許多化學家都在研究有機化學問題。但他們多限於研究那些天然有機化合物,運用化學手段分離出許多純淨的有機物質,由於生命力論對化學領域的統治,在這些化學家中還沒有一個人能夠直接從無機物合成存在於有機體內的較複雜的有機化合物。1823年,當德國化學家維勒首次宣布人工合成了尿素以後,儘管不少化學家還不承認被合成的尿素是真正的有機物,可是貝侍羅卻相信維勒的成果及其重大意義。他贊同維勒關於在實驗室里可以製取有機物的觀點。他深信,在一定條件下,在試管中必定可能合成某些有機物。對乙醇和松節油的研究取得成果之後,更增強了他的這一信心。然而這個青年人總是不滿足自己已取得的成果。1354年,他研究完甘油之後,又利用乙烯同硫酸的反應合成了乙醇。同年,他還成功地合成了油脂類物質。次年,他又通過一氧化碳與熱鹼的反應合成了乙酸,1856年,他用二硫化碳蒸氣及硫化氫的混和物、通過熱銅器皿,製成了甲烷乙烯。還通過甲烷製得了甲醇後來,他用松節油製取了龍腦及樟腦,進一步由樟腦再製成冰片。到了19世紀60年代,他先後由碳和氧製成乙炔,由乙炔又製成苯,1868年,他通過乙炔和氮製成了氫氰酸。貝特羅在有機合成領域的一系列成就,幾乎成了神話。一方面是他的科研成果高產令人驚異;另一方面,他合成出一系列典型的有機物,使得有機化學領域的生命力論徹底破產。
貝特羅對合成工作的進一步研究,是試驗電在合成反應中的作用。起初,他用電火花作用於反應過程,沒有效果,改用電弧後產生了明顯效果。他設法在充滿氫氣的器皿中,安裝兩個碳電極,通電使兩電極間產生電弧,使從器皿中放出的氣體中含有乙炔。這項實驗的成功,使貝特羅受到極大鼓舞,由此開始了一系列新的合成實驗。他由乙炔加氫製成乙烯,乙烯再加氫而得到乙烷。
貝特羅在研究有機合成的同時,還著手對合成產物進行分析研究。由於得到的產品往往量很少,這就需要耐心並頑強地堅持反覆實驗,才能取得足夠的分析樣品。這些工作又不斷地使貝侍羅開拓思路,創造出一個接一個新的合成方法,推動著有機合成化學的迅速發展。
貝特羅研究烴、碳水化合物和醇的發酵問題,也獲得了許多成果。由於在有機合成方面的卓越成就,貝特羅曾於1860年和1867年,先後兩次獲得“雅克”獎。
在法蘭西學院的實驗室里,貝特羅為自己的化學研究又提出了新的方向,開始研究熱化學問題。他測定了燃燒熱、中和熱、溶解熱以及異構化熱等等,他企圖從中尋找出規律性的東西。“放熱和吸熱反應”的概念就是他首先引入科學領域的。他還對爆炸問題進行過認真研究,普法戰爭爆發後,巴黎不幸被包圍,法國政府緊急動員,號召所有科學家都來參加巴黎保衛戰。1870年9月底,政府要求貝特羅在最短期間內製造出火藥。結果只用了幾天時間,他就向當局交出了一份關於火藥製備工藝過程的報告。從此他一直關心與爆炸現象有關的各種過程。1881年,他發明了一種彈式量熱計,並測定了一系列有機化合物的燃燒熱。他首創的那種量熱計一直沿用至今。
貝特羅還同其他科學家合作,在化學領域的其它方面開展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貢獻。在1861一1363年間,貝特羅和聖·吉爾研究了醋酸和酒精的酯化反應及其逆向的皂化反應,他們發現這兩種反應都不能進行完全,而是最後達到平衡。當達到平衡時,各種物質(醋酸、酒精、水和乙酸乙酯)的比例,無論是皂化還是酯化,都是相同的。他們還發現,在任何一瞬間,酯形成的量與反應物質量之乘積成比例,與反應的溶液體積成反比。
精力充沛、能力驚人的貝特羅,除了從事繁忙的科學研究工作外,還是個著名的社會活動家。他作為參議員,要經常參與國務活動。他是最高美術委員會委員、火藥及硝石諮詢委員會委員。擔任過法國科學院秘書長工作。1886年貝特羅開始在政府任公職,他先被任命為國民教育和藝術部部長,1895年又出任外交部部長。國內外許多科學院和研究所都曾選他為名譽成員。到1900年,世界上幾乎所有的大學或科學院的名譽成員名單中,無一例外地都有他的名字。貝特羅即使到了暮年,對科學事業的熱愛和獻身精神仍旺盛不衰。繼續渴求創造性的勞動,繼續頑強地攀登著科學高峰,撰寫大量的文章和專著,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貝特羅曾有過一個美滿幸福的家庭。1861年,他與妻子素菲組成了家庭,婚後夫妻一直互敬互愛。為了支持他專心致志地從事科學研究,妻子承擔起幾乎全部家務。他們共有6個子女。他們的長女結婚後有了一個獨生子, 1907年,這個深受外公外婆寵愛的19歲外孫在一次車禍中不幸喪生。這一突然事件,使貝特羅夫婦深受打擊,貝特羅太太一病未起即與世長辭。連續的衝擊,終於使頑強的貝特羅,在80歲高齡的生活中難以承受。妻亡之日也成了貝特羅壽終之時。法國偉大的科學家和社會活動家於1907年3月18日結束了他科學的一生。
舉國上下為失去這一科學巨星而感到痛惜,法國政府為這位卓越的科學家和思想家舉行了隆重的非宗教式葬禮。貝特羅與其愛妻索菲被合葬於潘堤昂名人公墓。禮炮齊嗚,在一片哀樂聲中、法國向她偉大的兒子表示了最後的敬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