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耳朵豆角

北京,吉林等地叫豬耳朵豆角。 也叫梅豆,“迷豆子”(諧音)。 可食用,適合切絲和肉絲一起。

這是豆角的另一種,大的叫豬耳朵,小點的叫貓耳朵;
北京,吉林等地叫豬耳朵豆角。也叫梅豆,“迷豆子”(諧音)。遼寧叫氣(泣)豆。
可食用,適合切絲和肉絲一起。
【異名】藊豆(《唐本草》),南扁豆(《滇南本草》),沿籬豆、蛾眉豆(《綱目》),涼衍豆(《本草乘雅半偈》),羊眼豆(《藥品化義》),膨皮豆(《廣州植物志》),茶豆(《江蘇植藥志》),南豆(《陸川本草》),小刀豆、樹豆(《四川中藥志》),藤豆(《中國藥植圖鑑》)。一年生纏繞草本。小葉3,頂生小葉菱狀廣卵形,側生小葉斜菱狀廣卵形,長6—10厘米,寬4.5—10.5厘米,頂端短尖或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截形,兩面沿葉脈處有白色短柔毛。總狀花序腋生;花2—4朵叢生於花序軸的節上;尊上部2齒幾完全合生,其餘3齒近相等;花冠白色或紫紅色,旗瓣基部兩側有2附屬體;子房有絹毛,基部有腺體,花柱近頂端有白色髯毛。莢果扁,鐮刀形或半橢圓形,長5—7厘米;種子3—5顆,扁,長圓形,白色或紫黑色。花果期7—9月。l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