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章中學

豫章中學

豫章中學位於贛江之濱的豫章路上,與中共江西省委毗鄰。校園占地面積44.7畝,是南昌市首批花園式學校。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創建於1907年,前身為教會辦的南昌私立豫章中學。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命名為江西省南昌第三中學;1953年,改名為南昌市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改名為南昌七中;1991年,經市政府同意改名為南昌市豫章中學。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江西省南昌市豫章中學位於贛江之濱的豫章路上,與中共江西省委毗鄰。校園占地面積44.7畝,是南昌市首批花園式學校。

學校辦學歷史悠久。創建於1907年,前身為教會辦的南昌私立豫章中學。1952年,人民政府接管學校,命名為江西省南昌第三中學;1953年,改名為南昌市第一初級中學;1958年,改名為南昌七中;1991年,經市政府同意改名為南昌市豫章中學。

學校辦學規模宏大。目前在校學生人數為3867人,設有55個教學班,其中國中30個班,高中25個班。(體育特色班3個)。現有在職教工186人(借用18人),專任教師152人,其中高級教師49人,中級教師86人,高、中級教師占專任教師的90%以上;具有本科學歷教師101人,占專任教師的66.3%。他們中有4人獲全國優質課評比一等獎,1人獲全國優秀教師稱號,1人被評為全國優秀體育教師,4人獲市勞模榮譽稱號。有9人為省級骨幹教師,2人為市學科帶頭人。近年來,學校先後被評為省、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市文明單位、市教育系統目標管理考核優級單位、市教學管理一等獎、市花園式學校,省級衛生庭院。

學校辦學設施優良,擁有一流的教學和實施設施。理、化、生實驗室按省級一類標準裝備,有語音教室2個,多媒體教室2個,1個教師電子備課室,3個學生微機室,共有電腦220台,正在籌建全市第一批的校園網。學校的管理、教學和服務的信息化,使教育教學實現了大容量、快節奏、輕負擔、高效率、高質量。近年來,學校加大了校園建設資金的投入,建成了大型旱地噴泉,寬敞的塑膠運動場,幽靜的後花園,綠化美化校園面積13000平方米,校內道路相連,草坪點綴,綠樹成蔭,花草環繞,清風撲面,處處生機勃勃,令人心曠神怡。

辦學理念

學校治學嚴謹,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人的尊嚴,強調人的奉獻,兼顧人的利益,融洽人的關係,體現人的價值,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工的辦學積極性。“誠、朴、明、強”的校訓深印在豫章人的心中,“豫章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放異彩。學校大力提倡“四風”建設:校風——求實進取,尊師愛生;學風——勤奮刻苦,循序漸進;教風——治學嚴謹,教學相長;領導作風——實事求是,紮實高效。學校努力追求管理的規範化,從建章立制入手並嚴格執行。

學校辦學特色顯著。國中教學質量非常出色。自1985年南昌市改革國中招生制度以來,該校中考成績一直穩居全市前茅,中考優秀率和合格率均遠遠超出市平均水平。更難能可貴的是,近十年該校競出了7名中考狀元。高中教學質量在全市同類學校中同樣名列榜首。尤其是高考擴招後,高中升學率得到了大幅度地提高,升入大學就讀的人數已形成了規模。2000年高考升學率達62%,2001年上升到70%,今年又提高到86%。學校被評為普通高中教學目標管理一等獎。體育歷來是該校的一大特色,多年業一直被評為省、市民眾體育運動先進單位。作為省足球項目的傳統學校,多次承擔代表南昌市參加全省比賽的任務,1999年獲全省中學生足球賽第一名。十多年來,該校參加全市中學生田徑運動會,初、高中團體總分均為前2名。2001年參加市中學生首屆體育節,戰勝了一批高水平運動學校,獲得了團體總分第一。科技活動始終是該校一大強項。多年來,參加全國、全省、全市科技競賽有數百人獲獎。盛裘飛同學1991年獲中美聯合舉辦的“中國青少年航天科技實驗”比賽一等獎,被保送哈爾濱工業大學就讀,破格錄取為中國宇航學會會員,現在北京航天某院從事火箭設計。2001年該校初三學生鄒之琴還獲得了百名全國少年科學院院士的榮譽稱號。

2008年 豫章中學正申報江西省重點學校,相信豫章中學在成為重點學校之後,豫章人會向著一個新的台階邁進。

豫章中學融古老的文化底蘊與現代化的辦學手段於一體,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創新,以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今天,豫章人正以百倍的勤奮和努力,為把豫章中學建成育人環境一流,管理水平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質量一流,教學設施一流的現代開放型學校而努力,用滿腔熱情和優秀成績奉獻社會,向百年校慶獻禮。

校址搬遷:

學校一百多年來經歷了四次艱難的校址搬遷,途中經歷戰爭,災難,饑荒,文化大革命,艱苦至極,顯示出了豫章學子們自強不息的精神:第一次學校搬遷是在1937年將校址遷到了九江牯嶺,半年後返回南昌,緊接著,1938年2月,學校又遷至吉安安福縣,接著在1939年初,學校又在興國縣進行了第三遷,1946年返回南昌。1968年12月學校遷至九江馬洄嶺,1972年才回到南昌原址。

豫章中學有兩棟赫赫有名的教學樓:他們是瓊斯樓與長孫堂,分別建立於1916年與1936年,瓊斯樓是師生們辦公教學的地方,而長孫堂,他的名字取自學校第一任校長長孫威廉的名字,他曾是學校師生們做禮拜的地方。但非常可惜的是,由於百年來的災害,這棟著名的教學樓已經被迫拆掉了。

百年豫章中學有著悠久的歷史,這段歷史是不能忘卻的,它體現了豫章學子們頑強拼搏不懼困難的精神,特抽空寫了這一段,希望大家滿意。

學校治學嚴謹,形成了一套科學有效的管理方法。在管理中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充分尊重人的尊嚴,強調人的奉獻,兼顧人的利益,融洽人的關係,體現人的價值,極大地調動了廣大教工的辦學積極性。“誠、朴、明、強”的校訓深印在豫章人的心中,“豫章精神”在新的歷史時期重放異彩。學校大力提倡“四風”建設:校風——求實進取,尊師愛生;學風——勤奮刻苦,循序漸進;教風——治學嚴謹,教學相長;領導作風——實事求是,紮實高效。學校努力追求管理的規範化,從建章立制入手並嚴格執行。

2007年,學校創辦了學校歷史陳列室,讓同學們可以接觸到這一段歷史,並選拔出第一批解說員為各領導帶領參觀解說學校歷史。而每年由上一批解說員負責訓練新一批解說員,將學校文化發揚光大。而這是絕對不夠的,在這個時代,必須要充分利用網路這個平台。所以,我將我當年任解說員時擁有的資料分享到網路上來,希望隨著時間的變革,豫章的歷史會更為眾人所知。

2014年,豫章中學一本上線人數12人,超額完成市教研組下達的預定目標240%,在同類學校中位列第一。

校長

建校校長:

--長孫威廉

豫章中學最初由美國人長孫威廉於1907年建校,長孫威廉是豫章中學的創始人,第一任校長。

--夏家珖

校園一角校園一角

與長孫威廉同一時期校長,上世紀20年代就任校長,是豫章中學第一任華人校長。

--張玲玲

1953年出生,研究生學歷,1970年參加工作,1974年任南昌29中團委書記,1986年後先後擔任南昌15中、南昌八一學校、南昌8中,南昌三中黨支部副書記、書記職務。2005年調任南昌市豫章中學校長。

曾榮獲南昌市優秀團乾,南昌市教育局優秀黨員,南昌市優秀黨務工作者,南昌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南昌市關心下一代先進個人,南昌市最佳支持學校共青團工作領導,南昌市全心全意依靠職工辦事業的優秀領導等稱號。

熊春和南昌市師德標兵、原南昌市三中副校長,現任校長

熊春和,男,中共黨員,1981年畢業於江西師院南昌分院中文系。原南昌市三中副校長,兼任南昌市青年教育家協會副會長。

熊春和同志主要研究課題有《多種教育媒體手段的綜合套用及效果的研究》、《三為主,四環節教學法》等;主要教育教學論文有《高三第二輪複習策略》、《鴉片戰爭的反思》等。主要論著有《高中歷史學科目標、素養、評價》、《新世紀中學生素質教育手冊》等。

熊春和的主要榮譽有:多次被評為“南昌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南昌市優秀青年教師”、“南昌市優秀青年園丁”、“南昌市教委優秀黨員”、“江西省高中新課程方案試驗先進個人”、“南昌市師德標兵”,中共南昌市第八次黨代會代表,東湖區十四屆人大代表。

學校書記:

--劉建仁

1956年2月出生,大學本科學歷,豫章中學黨總支書記、副校長,高級教師,南昌市物理學會副理事長,江西預備師高炮團政治處副主任。

文化

豫章中學廣播站坐落於豫章中學瓊斯樓(大教學樓)的三樓,開放時間於每日第二節課間及每日中午,本著以人品熱情與負責為本,以快樂創新與GEEK化為二本的精神真誠為百年豫章的同學們服務。負責播放學校通知,組織學校活動播放節目,並開創了豫章中學點歌台以便同學們進行點歌,發布尋物啟事,失物招領,生日祝福等,並且經常在學校門口張貼欄張貼各種通知,我們真誠地希望各位同學們積極參與本站的活動。

學校廣播站每個學期都會展開一到兩次校新廣播員招聘會,有意同學請關注本站通知或者聯繫廣播員諮詢,本站熱切的希望同學們屆時踴躍報名 。

校歌

濤濤贛江匯入海洋 幽幽古郡傳承華章

我們展開奮飛翅膀 從這裡奔赴遠大理想

求實創新教學相長 牢記校訓誠樸明強

豫章 豫章 展翅高飛

豫章 豫章 為你祝福 為你驕傲 為你歌唱

求實創新 教學相長 牢記校訓 誠樸明強

豫章 豫章 展翅高飛

豫章 豫章 為你祝福 為你驕傲 為你歌唱

領導班子

調研員:雷迎放

副校長:朱榮春

副校長:萬明琦

副校長:朱聯

書記:劉建仁

校長:張玲玲

校友簡介

解沛基

1933年9月至1938年初就讀本校。清華大學教授,曾任清華大學常務副校長,校務委員會副主任,黨委常委。

劉宗一

1947年9月至1950年9月就讀本校。江西省廣播電視廳高級工程師,曾任江西省廣播電視廳黨組書記、廳長,中共江西省委委員、省人大常委。

蔡均

1945年9月至1951年7月就讀本校。江西省地礦局地質礦產高級工程師,曾在全國19個省(區)作過地質礦產資源調研工作。

史定華

1953年9月至1956年7月就讀本校。上海大學教授、博導。中國運籌學會排隊論專業委員會副主任,上海大學數學系運籌論與控制論專業博士點學科帶頭人。

黃家匡

1946年9月至1952年7月就讀本校。中國電力設備總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曾獲機械工程部科技進步一等獎。

左凌燁

1990年9月至1993年7月就讀本校。1993年南昌市中考狀元,1996年保送清華大學,技術經濟碩士,清華大學畢業後從事創業投資行業,榮獲“2006年中國十二佳創投新銳”稱號。現任美國中經合集團副總裁。余南庚

1927年至1933年就讀本校。醫學博士、教授,台灣省中研院院士,台北榮民總醫院和三軍總醫院總顧問,1972年當選美國心臟學會會長。國際醫學權威。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