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龍橋

"據光緒《慈谿縣誌》記載:古臥床橋始建於宋,原為泥橋,後易為石。 橋系單孔石橋,全長11米,寬2.5米,橋面鋪4塊條石

護龍橋又名“臥床橋”或“古臥床橋”。1982年5月,慈谿縣人民政府為之立碑公布此橋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護龍橋位於慈谿市中部的掌起鎮古窯浦旁的黃家村,南北橫跨流經此處的快船江上。據光緒《慈谿縣誌》記載:古臥床橋始建於宋,原為泥橋,後易為石。古臥床橋,年久傾圯。道光六年(1826年)黃氏族人捐資重建,光緒三年(1877年)重修。橋系單孔石橋,全長11米,寬2.5米,橋面鋪4塊條石,兩邊設有欄板、望柱。望柱呈方形,其頂光潔圓滑,橋南北石級為八字形,高八級,兩邊亦設欄板。兩面橋板上所刻的橋名並不相同,橋的東欄書“古臥床橋”,西欄題曰“護龍橋”。兩側橋門柱頂額欄下面各有一對龍首,造型生動,線條蒼老,雕刻精細。東橋門兩旁石柱上刻題:“地接渭川是名賢故里,堤連上閘沔古浦清流。”西橋門兩邊石柱上鐫聯曰:“看煙景波光不殊往昔,想流風餘韻直至於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