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鐵牛

譚鐵牛

譚鐵牛,男,漢族,1964年出生,湖南人。本科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英國帝國理工學院博士,自動化所智慧型感知與計算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開發中國家科學院(TWAS)院士,國際電子電氣工程師學會(IEEE)和國際模式識別學會Fellow。現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基本信息

個人履歷

譚鐵牛譚鐵牛

1980.9-1984.7,西安交通大學信息與控制工程系無線電技術專業學習,獲學士學位;

1985.7-1986.9,英國帝國理工學院(Imperial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and Medicine)電子電氣工程系通訊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獲碩士學位;

1986.10-1989.9,英國帝國理工學院電子電氣工程係數字圖像處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獲博士學位;

1989.10-1997.12,英國雷丁大學計算機科學系工作,歷任研究員(Research Fellow)、高級研究員(Senior Research Fellow)、講師(Lecturer)並獲終身教職;

1998.1-2007.10,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2007年5月9日,任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

2007年9月9日,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

2007年6月,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

2007.6-2010.1,兼任中國科技大學自動化系系主任.;

2012年6月8日起,兼任中國科學院國際合作局局長;

2013年12月19日,被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2016年5月,被選為當選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2016年12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

社會兼職

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譚鐵牛中國科學院副秘書長譚鐵牛

現為IEEE Fellow,還擔任中國圖象圖形學會常務副理事長、中國計算機學會和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國家高技術研究發展計畫(863計畫)信息技術領域專家委員會成員、國際權威期刊《Pattern Recognition》和《Image and Vision Computing》以及國核心心期刊《自動化學報》和《中國圖象圖形學報》等多種刊物的副主編或編委。作為 IEEE 北京分會副主席和 IEEE 國際視覺監控系列研討會創始人與會議主席, 為眾多的國際學術會議和國際學術期刊擔當審稿人。是全國青聯常委、中央國家機關青聯副主席、中科院青年聯合會主席、歐美同學會理事留英分會副會長、中國青年科技工作者協會副會長。

譚鐵牛譚鐵牛

1964年,譚鐵牛出生在湖南省茶陵縣一個並不富裕的鄉村。國中畢業以後,他本可以按照自己的意願繼續念高中,但面對並不昂貴的學雜費,家庭拮据的現實不得不使他做出準備讀中專就業的選擇。縣政府和茶陵一中破例減免了他的學雜費,同時給予最高助學金,讓他順利地完成了兩年的高中學習。

1980年,譚鐵牛考入西安交通大學。1985年,獲得國家教育部的資助,遠渡重洋,到世界著名的倫敦大學帝國理工學院求學深造。

在異國求學,譚鐵牛順利獲得了帝國理工學院的碩士與博士學位,並於1994年通過公開競聘獲得英國知名學府雷丁大學的終身教職。他以自己的勤奮工作和卓越成果,贏得英國和其他國家同行的稱讚,成為該領域小有名氣的中國科學家。

英國英格蘭南部的美麗城市雷丁,譚鐵牛擁有當時留學生中最好的住房和區位路段,也有了在學術上進一步發展的良好基礎,但多年來,他身在海外,一直尋求回國效力的機會。

中科院推出的“百人計畫”使他的回國願望變成現實。譚鐵牛1996年底入選“百人計畫”,1997年與妻子雙雙向雷丁大學遞交辭職書。1998年初,他們帶著剛滿周歲的兒子,踏上了回國之路。

研究方向

回國後,譚鐵牛在實驗室開闢了幾個新的研究方向,包括動態場景的計算機視覺監控、基於人的行為和生物特徵的人物識別與身份鑑定以及數字多媒體數據的水印處理等。1998年獲國家人事部“優秀留學回國人員”科研基金,並經激烈競爭入選國家863智慧型計算機專家組成員。計算機視覺與模式識別。

著作成就

獲得獎項

2016年授予約克大學榮譽博士學位。

1998年譚鐵牛獲得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1999年當選第四屆中國科學院傑出青年;

2000年又獲中科院盈科優秀青年學者獎;

曾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著作權所著

譚鐵牛現已出版編著和專著9部,並在主要的國內外學術期刊和國際學術會議上發表論文250多篇,獲準和申請專利20項。譚鐵牛負責的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科研碩果纍纍,他負責自行研製的虹膜識別系統更是打破了國外僅有的幾家公司對此項技術的壟斷。2000年10月,模式識別實驗室作為中文的代表正式被接受加入國際電話語音翻譯聯盟。主持多項由973計畫、863計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中科院“百人計畫”以及國際合作等資助的科研項目。

人物事件

與美合作

2012年11月28日,中科院副秘書長譚鐵牛在院機關會見了來京訪問的美國科學促進會及《科學》雜誌國際合作及出版全球總監Bill Moran先生。

會見詳情

譚鐵牛在簡要介紹了中科院在國家創新體系中的特殊地位和重要功能後,愉快地回顧了雙方在按需出版、論文編輯講座及科學新聞采寫等方面的合作情況。他說與《科學》雜誌聯合出版的Science in CAS增刊是雙方合作的一個典範,為促進全球科學界更全面地認識中科院起到了推動的作用,尤其是在天津召開的開發中國家科學院第23屆院士大會上引起了積極反響,取得了良好的宣傳效果。

在聽取了Bill Moran先生對美國科學促進會的簡單介紹,以及《科學》雜誌在國際合作方面的概況後,雙方就未來的合作達成了共識。其中包括,繼續在中科院全院範圍舉辦外方專家主講的科學普及、科學課程設定、科學職業生涯、科技論文寫作等方面的專題講座,推進美國科學促進會在國內和院內的知名度,進一步推進中科院在國際知名的科技媒體上的顯示度等等。

作為世界最大的非盈利科學協會——美國科學促進會的官方刊物,《科學》雜誌是全球最權威的學術雜誌之一,也是目前世界上發行量最大的學術期刊。美國科學促進會和《科學》雜誌都一直致力於促進科學和服務社會。除了科學論文外,該雜誌也刊登科學新聞,涉及科技政策、科學家感興趣的話題與觀點的文章,並提供科學職業發展規劃指導等服務。

外籍院士

中國科學院2014年09月16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研究員譚鐵牛當選英國皇家工程院外籍院士。

英國皇家工程院在評價譚鐵牛時稱,譚鐵牛是模式識別領域的國際頂尖學者,他的學術貢獻為其所在學科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了基礎,其科研成果在許多重要的領域得到了實際工程套用。

2016年5月,譚鐵牛當選巴西科學院通訊院士。

任免信息

2015年10月,國務院任命譚鐵牛為中國科學院副院長。

2016年12月,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任命譚鐵牛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副主任。免去譚鐵牛的中國科學院副院長職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