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梓生

譚梓生學名棟,化名吳繼先、王克萍,旌德縣下洋村人,於民國19年初在雨花台殉難。

人物

譚梓生

人物簡介

譚梓生(1898~1930)原名德貴,學名棟,化名吳繼先、王克萍,旌德縣下洋村人。民國7年(1918),隨父就讀於宣城省立第四師範。次年因參加五四運動,險被開除。在宣師讀書期間,受任教的惲代英革命思想影響,畢業後,回鄉在日新國小任教,熱情地向學生灌輸進步思想。第二年考入南方大學,後轉入上海法政大學,並在該校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畢業後,受中共黨的指派,回旌德開展革命工作。按照上級指示,以個人身份參加國民黨,先後在全縣建立5個國民黨區分部,成立縣黨部籌委會,以合法身份,掩護共產黨的地下工作。民國16年初,北伐軍抵達旌德,梓生被任為縣長。“四·一二”政變後,梓生毅然帶領部分同志撤離旌德,轉去武漢。不久被派往湖北通城縣任民政科長。在當地中共黨組織領導下,開展農民運動,建立農民自衛軍,收繳縣團防局槍枝,發動武裝起義。旋又進軍鄂贛邊的修水縣境,與原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一團。隨後,率部參加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轉戰井崗山。是年冬,工農革命軍攻占湖南茶陵縣,譚梓生被派為縣長,是為井崗山根據地第一個紅色政權縣長。民國19年初,奉命密返旌德通報蘇區情況,後帶領中共黨員譚冰甌、譚鐵肩到上海向中共中央匯報工作,不幸在上海四馬路中華旅社被國民黨特務逮捕,旋押解南京,於當年9月26日在雨花台殉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