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身要法:解讀中國歷代為官之術

第一章 第三章 第十章

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國長安出版社; 第1版 (2009年11月1日)
叢書名: 古學今用:2
平裝: 252頁
正文語種: 簡體中文
開本: 16
ISBN: 7510700965, 9787510700965
條形碼: 9787510700965
尺寸: 25.6 x 17.8 x 2.6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作者:(清代)石成金 註譯:趙新平
石成金,出生於清朝一個顯赫的家族,因目睹清王朝吏治腐敗,眾多的貪官污吏被繩之以法,有感於此,決定著述以彰其弊。他博覽群書,記憶廣博,著述甚豐,其《傳家寶》一書,被後世譽為真正的“傳家寶”。史學家把《傳家寶》與顏之推的《顏氏家訓》相媲美。《謹身要法》就選自石成金這部堆金砌玉的《傳家寶》之中。 在歷史上,修身立德主要推崇的是儒家思想,儒家的智慧是極為深刻的,它推崇的是征服人心,把統治人民上升到人性、人道的高度。這就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在。除儒家思想外,法家和道家在中國文化中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講為官者的自修,如果不融合道家和法家的思想,就會有失偏頗。可貴的是石成金能在儒家學說的基礎上吸收了其他學派的思想,不涉迂闊,讀來如飲醇酒,回味無窮。
趙新平,女,山西省原平市人,1986年畢業於山西大學歷史系歷史學專業,現任忻州師範學院歷史系主任,教授。長期從事中國近現代史和中國文化史的教學和研究。

內容簡介

《謹身要法:解讀中國歷代為官之術》是為官修身最實用的一門學問,為官者需要細加揣摸,並在從政中時時加以砥礪,則必有所成。翻開此書,讀者會發現,歷史上許多著名人物由於對“修身”持之不懈而名揚千古:另一些人則由於德行敗壞而遺臭萬年。曾國藩說:“胸懷廣大,宜從‘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際,須看得平:功名之際,須看得淡。”如果一個人把功名看得很淡,對榮辱毀譽就不會看得那么重。
在中國歷史上為官修身者可謂不勝枚舉,身廉德高的晏嬰、身行儉約的公孫弘、正身潔己的張奐、忠謙公廉的高允、嚴身律下的韋貫之、淡然憂樂的范仲淹等等,他們都是為官者崇尚的典範,為官修身的楷模。

目錄

第一章 謹始
董文用以惠民為己任
孫叔敖持廉免三怨
桀暴虐顯亡兆
梁冀夫妻家敗人亡
公孫弘身行儉約
“餓虎將軍”元暉
為所欲為的年羹堯
第二章 戒偏
虛中自守的蕭何
易牙豎刁狼狽為奸
不肯徇私的馬後
明武宗玩世不恭荒嬉朝政
鄭板橋著道只因狗肉
漢武帝迷信方術
貪財好色的伯嚭
第三章 立信
吳起“行之以信”
李光顏身教治軍
卓公行千里赴約
鐵面于禁整肅軍紀
李離清心直道
劉邦用人不疑
甘茂以約制君悔
第四章 崇默
口無遮攔的解縉
張良幕後助太子
優旃巧止“漆牆禦敵”
沉得住氣的王翦
郭德成險釀大禍
第五章 存仁
漢文帝簡法輕刑
楚王大度得猛士
柳慶明察緝盜
寒朗廷爭救無辜
郭躬矜慎寬恕”
滿寵執法寬嚴有節
第六章 充量
宋就以德報怨
齊桓公退進適度謀霸業
韓琦器量過人
呂后的謙姿卑詞
狂士禰衡的悲劇
曹操的智慧之忍
第七章 習儉
嚴於律己的晏嬰
淳于長誘賄成禍
吳隱夕不取不義之財
裴俠清慎奉公
兩袖清風的王傑
上躥下跳的哈麻
風骨峭峻的楊震
第八章 力勤
牛運震為官事必躬親
“莽知縣”汪輝祖
千金一笑滅西周
大禹治水保民安
蘇秦佩六國相印
第九章 寡交
張雄飛不易節操
乾隆制殺官風
蘇東坡坦蕩靜默
正直不阿的李膺
第十章 遠嫌
竇憲率性而為遭殺身
孟佗狠“涮”管家
申生不辨奸惡落圈套
高歡父子的黑白臉
王旦為公張弛有度
鐵麵包公忠良伉直
第十一章 懲憤
曹操不念舊惡
晉文公雅量定人心
齊桓公不因仇棄管仲
劉聰險殺忠良
顏真卿死而不撓
第十二章 守謙
公孫弘謹慎淳厚
不斂鋒芒的蘇東坡
德高而卑謙的羊祜
曾國藩盛時常作衰時想
張廷玉代子謙讓
匿壯顯弱的奕譞
平易隨和的劉羅鍋
第十三章 勿炫
鄭莊公欲擒故縱
直言敢諫的孫嘉淦
張松借題發揮辱楊修
避招風雨的荀攸
周公旦誡子勿驕人
第十四章 防騙
黃蘭階借名造勢
阻帝避水的王商
漢昭帝明察保霍光
文成帝不惡諫阻人
海瑞明察治奸邪
第十五章 果斷
優柔寡斷的袁紹
曹操智定關中
德宗釋疑用韓滉
康熙果斷裁“三藩”
處驚不亂的劉氏夫人
第十六章 保終
“天下清官第一”的張伯行
李斯與魔共舞
張良知足而樂
拒不受封的田疇
孫謙遺書誡後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