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瑩艷

謝瑩艷

謝瑩艷(女)浙江省嵊泗縣廣播電視台記者,被共青團中央表彰為2010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入選2010年度“中國好人榜”“助人為樂好人”。

基本信息

團隊簡介

背景

為表彰先進,激勵廣大團員、團幹部和基層團組織更加奮發有為,

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爭作表率,共青團中央表彰的全國優秀共青團員是廣大團員中的優秀分子。

他們自覺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頭腦,不斷追求政治進步;他們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具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質;

他們愛崗敬業,開拓進取,在各自崗位上創造出了優秀業績;他們牢固樹立團員意識,積極發揮模範帶頭作用,為廣大團員青年作出了榜樣。

主要事跡

謝瑩艷是浙江嵊泗海島巾幗志願者中普通的一員,她沒有像與奧運賽場的志願者那么耀眼,更沒有向汶川地震的志願者那么受關注,沒有特別隆重的加入儀式,有的只是在平凡的生活中無數次地真誠服務與愛心付出。

愛心小屋——助人的快樂源泉地

一次偶然的機會,一次小小的愛心捐助,一個曾不被牢記的地方,成就了一位年輕姑娘愛心的夢想,也讓她體驗了人生的真諦。

2006年11月,嵊泗菜園鎮東海社區的愛心小屋又開始“紅火”起來,謝瑩艷受領導派遣到捐贈現場進行採訪。第一次她知道了這個愛心小屋的來由和存在的價值——一個專門為社區的困難家庭設立的定期提供生活物資的場所。謝瑩艷一邊在現場做採訪,一邊在心中暗暗作了一個決定——要儘自己的能力為愛心小屋提供物資,讓更多的困難家庭能夠得到更加豐富的生活必需品。在很多人看來一時衝動的想法卻讓謝瑩艷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兌現了承諾,三年來,她從未間斷向愛心小屋捐贈各類生活物資,特別是每月發工資後她總要帶上些生活用品走進那間溫暖的小屋,三年來的捐獻總額已有5000餘元。5000元,對很多人來講並不是個大數目,但對一個月收入僅有1000元的契約工來講,這個數字是那樣的可貴。有了向愛心小屋長期捐贈的意想後,謝瑩艷在生活上儘量的節儉,將儘可能省下的錢都用在了慈善事業上,汶川地震、雪災、慈善一日捐等公益性活動,她總是儘量的多捐一些,往往是在單位捐了以後又往紅十字會等地進行捐贈。花季少女是最愛打扮的年齡,可她卻很少再為自己買新衣服,添新飾品。雖然比同齡的女孩少了外表的靚麗,但是她的內心洋溢著快樂與滿足,而這種快樂的源泉來源於那間愛心小屋,來源於對別人的無私幫助。

服務名片——想聽您說,需要我的幫助

一個普通的工作崗位,一張與眾不同的名片,一句特別溫馨的提示,蘊藏著一位年輕姑娘平凡而又偉大的愛心,也讓她奏響了美麗的青春和諧曲。

1984年出生的謝瑩艷從小就是個善良、聰慧的女孩,良好的親職教育環境培養了她善良、淳樸、助人為樂的優良品德。2006年,剛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不久的她聽說家鄉建設非常需要大學生,便毅然放棄了一份在外地收入可觀的工作,回來嵊泗成為了縣廣播電視台的一名契約制新聞工作者。由於所學的專業並不對口,她付出了比其他員工更多的努力和汗水,面對和正式員工收入差距大的問題,她從來沒有因為這個而少做點工作。三年的記者生涯,她經常跑街頭巷尾、走橋頭、上船頭,夏炎冬寒,風雨無阻。她說做記者挺累的,名單是更多時候是快樂的。因為正是這份特殊的工作讓她接觸到了比一般同齡人更多的悲與喜,體驗了更深的人生真諦,同時也更加萌發了她內心深處蘊藏的那份愛心。在採訪中,謝瑩艷經常看到一些困難的家庭和需要幫助的民眾,她總是竭盡所能的幫助他們。有一天,一個想法突然在她的腦海中油然而生,她想設計一張屬於自己的名片,讓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能夠及時找到她。名片背後一句溫馨的提示:想聽您說,需要我的幫助。她希望能夠在那些需要幫助的民眾孤立無援的時候及時的幫助他們。她是這樣想的,也是這樣做的。從工作至今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很多人都接受過她的幫助,這些人中有患病的貧困青年、有高中畢業上不起學的貧困大學生,與未曾謀面的他鄉小學生、有生活困難的老人、有遭遇突發事故的女老闆、甚至還有在公園參加鍛鍊、跳交誼舞的退休老人……很多人的感人故事情節中留下謝瑩艷的痕跡。

在眾多的受助者中,貧困大學生金丹瓊便是其中的一位。2008年,金丹瓊高中畢業考上了大學,卻因為家境貧困面臨著放棄繼續就學的困難,她的人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低谷。謝瑩艷當時是個即將生產的孕婦,當她從同事的口中得知此事後心中久久不能平靜,一邊是即將出世的孩子,對於本來並不富裕的家庭來說會增加不少的經濟負擔,一邊是做人的原則,她想,讀書是一個人一輩子的事情,錯過了就再也沒有機會了,錢可以賺,也可以在其他方面省省,她的內心深處很想幫助那位小妹妹。經過了一番思想掙扎,最後,她還是決定儘自己的能力幫助金丹瓊。於是她在一位暖促指導員的陪同下帶著牛奶、蛋糕走進了金丹瓊的家,看望了金丹瓊病重的母親,安撫了金丹瓊那顆遭遇苦難的心。以後,每月發工資的當天總能看待到謝瑩艷在銀行排隊匯款,雖然那匯款單上只有看似微薄的100元,而那100元中個凝聚了她真摯、溫暖的愛心。一年多過去快樂,謝瑩艷對金丹瓊的資助未曾停止過。對於身邊人如此,對於那些未曾謀面的他鄉人亦如此。2008年3月,謝瑩艷在《舟山日報》上看到了一個名為“愛心總動員”書畫作品慈善拍賣會,拍賣所得來的款項將用於解決一些困難家庭孩子的就學問題。她拿出存摺翻了許久,矛盾的內心讓她喘不過氣來,再過幾個月孩子將要出生,存摺里的錢是她平時省吃儉用積攢下來生孩子用的。想了許久,也想了許多,她還是狠心瞞著家人取出了1000元匯給了“愛心總動員”欄目組,1000元可是她一個月的工資收入啊!而當時她自己生孩子時由於難產,近8000元的高額費用只能讓她平生以來第一次向別人借錢才得以順利生產。有人說她這樣不值得,用自己救命錢捐給他鄉人,做了好事人家也不知道,但她卻從來沒有計較過這個,當舟山電視台主持人汪大姐在電視裡說要感謝一位不留名的孕婦給孩子們奉獻愛心時,謝瑩艷的心裡湧上了一股暖意。

這樣平凡而感人的故事還有很多,哪裡有困難哪裡有謝瑩艷的影子,她總會在別人需要幫助的時候出現,卻總是在事後默默的離開,她不會在意別人記得她的名字,她在意的是自己賺得錢太少,而要幫助的人太多。

巾幗志願——開闢新的服務領域

一個時尚的網路平台,一份熱心的義工帖子,一個志同道合的年輕群體,讓一位姑娘延續了愛的力量,也讓她收穫了人生的快樂。

2007年,正當“3.8婦女節”來臨之際,舟山的網路義工作為一個時尚的元素在千島之城悄然興起,一個偶然的機會,謝瑩艷在網上看到了舟山網路義工的帖子,她馬上同網路義工QQ群負責人取得了聯繫,當她得知嵊泗還未有類似的網路義工組織時,她萌生了自己建群的想法。在向總群負責人和當地的婦聯團委諮詢了具體的情況後,舟山義工嵊泗分舵正式建立了,有一次,總群開展一次捐舊書義賣活動,當時嵊泗分舵群剛剛建立,加入群的人不多,整體的宣傳力度也不大,參與捐書活動的人很少,義賣的前一天,她只收到了幾本愛新人士捐贈的舊書,看在眼力,急在心裡,謝瑩艷拿出了自己60多本平日精心收藏的書籍捐給了總舵。雖然自己未能到現場體驗義賣的氛圍,但是在總舵群中看到那些義賣場景的照片,她的心中有了一絲收穫後的喜悅。她在嵊泗建立義工QQ群的做法為嵊泗的義工(志願者)工作開闢了一個新的領域,而她自己也在那個看似虛擬的網路空間裡真實的感受到了自身的價值,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快樂。

“贈人玫瑰,手留余香“,作為一名80後的島城女性青年,謝瑩艷的愛心舉動悄悄地延續著,雖然沒有鮮花讚譽、沒有掌聲喝彩,但青春的島城也悄悄地萌動著一種愛的情緒,涌動著一股愛的暖流……

2010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共青團中央為表彰先進,激勵廣大團員、團幹部和基層團組織更加奮發有為,在創先爭優活動中爭作表率,表彰了132名共青團員為2010年度“全國優秀共青團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