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斌

諸葛斌,男,教授,2001、2007年分別獲江南大學碩士、博士學位,2009年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後。

基本信息

中國國家殘疾人七人制男子足球隊隊員

北京2008年殘奧會七人制男子足球比賽中,中國隊以1:8的懸殊比分不敵荷蘭隊。不過在本場比賽中,中國隊4號隊員諸葛斌成為了主角,儘管在他上場的20多分鐘裡沒能形成一次有威脅的射門,甚至觸球的機會也非常有限,但他卻贏得了全場觀眾最熱烈的掌聲與歡呼。
“4號好樣的,4號好樣的!”
在北京殘奧會七人制男子足球A組第三場比賽中,這樣的呼喊聲不絕於耳,現場的觀眾們用最熱烈地方式呼喊著中國隊4號隊員,他就是替補上場的諸葛斌。在七人制足球比賽中,運動員們由於殘疾導致身體下肢與上身不協調,而作為本場比賽中殘疾級別最高的隊員,諸葛斌對自己身體的支配能力非常差,走起路來歪歪扭扭的。但出人意外的是,當諸葛斌替補上場後卻神奇般地飛奔起來,雖然無法與荷蘭隊員正面對抗,但他不惜餘力地奔跑、搶位和防守,用努力贏得了所有人的尊重。
比賽結束後,諸葛斌走向了觀眾台,用他並不流利的語言向觀眾表示感謝:“我很激動,我謝謝他們!” 諸葛斌家住北京市門頭溝區,從小就喜歡踢足球。國小畢業後,為了豐富他的業餘生活,父母給他買了一隻足球。足球運動開啟了諸葛斌的運動生涯,他告訴記者,足球運動能幫助他恢復身體肌能:“今天我在比賽中發揮得還可以,我練足球三年了,這項運動能夠幫助我恢復,恢復身體肌能。”
嚴重的疾病從來沒有打倒諸葛斌,2005年,他毛遂自薦進了北京隊並憑藉堅韌不拔的毅力努力訓練,最終成為了國家隊的一員。諸葛斌的母親朱會榮女士告訴記者,在參加國家隊選拔過程中,當時擔任守門員的諸葛斌的手指被戳傷了,腫得很厲害,但為了堅持訓練,諸葛斌沒有告訴別人。結果在第二天的訓練中,諸葛斌漏了一個本可以接住的球。在教練的詢問下,一位隊友將實情說了出來,教練趕緊帶著諸葛斌去了醫院。
在看台上,朱會榮是一位幸福的母親,而在她的眼裡,從不放棄的兒子諸葛斌永遠是最棒的:“他八歲才會說話,十歲才會走路,他是自己找的北京足球隊,後來又選到國家隊,整個北京隊就他一個進了國家隊的,哭泣聲,掌聲,他從不放棄,不管多累多艱苦,他都一直努力堅持到最後,我為有他這樣的兒子感到自豪!”
諸葛斌不僅在國家隊里與隊友一起為國爭光,在家裡也是一個懂事的孩子。諸葛斌從小就用省下來的零花錢給妹妹諸葛英買冰糖葫蘆吃,諸葛英告訴記者,在她剛讀大一的時候,哥哥諸葛斌用積攢多年的錢給她買了一台電腦:“我覺得他太棒了,他是我最棒的哥哥。”
這場北京殘奧會的7人制足球賽,也許會逐漸淡出觀眾的記憶,但人們不會忘記諸葛斌在場上不惜餘力地奔跑,每一步都是那么的鏗鏘,充滿了不言放棄的生命力量。

科研教授

諸葛斌,男,浙江蘭溪人,1976年12月生,浙江工商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1998年本科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高能電子學研究所,2003年博士畢業於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信息學院,2005年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博士後出站進入浙江工商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工作。2007年成為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工程第三層次培養人員,並獲浙江省高校優秀青年教師資助。期間主持一項省科技廳重點項目,作為核心成員參與3項863項目和2項國家自然基金項目,以及其它各類省級以上科研項目20餘項,發表論文30餘篇。目前主要研究方向為網路與通信技術、網際網路技術和網路安全等。

江南大學教授

人物簡介
性 別 男
出生日期
職 稱 教授
學習經歷
2001、2007年分別獲江南大學碩士、博士學位,2009年Durb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博士後
研究經歷
主持和參加多項縱向與橫向研究項目
學術及社會兼職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生命科學部同行評審專家,無錫市經信委項目評審專家,《Current Microbiology》、《微生物學報》,《微生物通報》,《食品與發酵工業》和《中國化工學報》等審稿專家
主講課程
博士研究生:
碩士研究生:工業微生物育種
本 科 生:環境科學概論、生物綜合實驗、專業外語
指導碩、博士生研究方向
博士研究生:
碩士研究生:發酵工程,微生物,基因工程,環境生物技術
研究領域
發酵工程 微生物
主要論著(著作和論文)
發表論文約60篇,著作5部。
代表性論文
諸葛斌, 姚惠源,諸葛健.生澱粉糖化酶產生菌Rhizopus OR-1UVN培養基最佳化的研究.食品與發酵工業,2002,28(7):29-33.
諸葛斌,堵國成,沈微,諸葛健,陳堅,唐雪明,王春.利用溫控載體構建鹼性果膠酯裂解酶工程菌.微生物學報,46(4):657-659.
諸葛斌,堵國成,沈微,諸葛健,陳堅,重組菌產鹼性果膠酯裂解酶酶學性質研究. 微生物學報,2008, 48(1):121-125
諸葛斌,姚惠源,諸葛健.生澱粉糖化酶高產菌的選育.微生物學通報,2001,28(6):60-64.
諸葛斌,堵國成,沈微,陳堅.鹼性果膠酯裂解酶工程菌的構建.套用與環境生物學. 2006, 12(4):547-549
諸葛斌,錢秀梅,方慧英,諸葛健.甘油發酵液中甘油含量的快速測定方法.食品與發酵工業,2004,30(8):101-103.
諸葛斌,王勇,方慧英,毛忠貴,諸葛健.利用PDOR同工酶基因yqhD對產1,3-丙二醇克雷伯氏桿菌進行基因工程改造.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08,28(11):53-57.
諸葛斌,堵國成,沈微,諸葛健,陳堅鹼性果膠酯裂解酶基因工程菌Pichia pastoris誘導表達條件初步最佳化. 套用與環境生物學, 2008,14(4) :539~543
論著
1 .《現代發酵微生物實驗技術》,化學工業出版社:主編
2.《工業微生物實驗與研究技術》 “十一五”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科學出版社,(2007): 副主編
3. 《生物處理工程設計實例詳解》化學工業出版社(2006):副主編
4.《微生物學》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國家級規劃教材(2009): 參編 
5.《現代英漢生物工程詞典》 化學工業出版社:參編
科研項目
1,3-丙二醇的生物煉製技術 國家“863”計畫
生物法製造3-羥基丙酸的關鍵技術研究 國家“863”項目
長效重組人白蛋白-甲狀旁腺激素(1-34)二聯體藥物的臨床前研究 江蘇省科技支撐計畫
富營養水體中水生植物根際氮磷細菌的周年淨化機理研究 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新教師基金
富營養水體水生植物根際氮磷細菌周年淨化機理研究 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
新型他汀生物轉化及羥基化研究 校預研基金
甘油轉化1,3-丙二醇技術研究 企業委託項目
低溫條件下生物處理有機廢水研究
科研成果及獎勵
1. 中國糧油學會科學技術獎一等獎。
2.“發酵法甘油”,中國輕工業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3.2005-2006,援建朝鮮發酵法甘油工程項目,獲得國內外高度評價,項目技術專家。
4.2003-2006,“產1,3-丙二醇新型工程菌的構建及好氧發酵試驗研究”,第一負責人,通過江蘇省科技廳鑑定(蘇科鑒字[2006]第81號)。
5. “生澱粉糖化酶菌種選育及酶性質的研究”,國家“十五”攻關子課題,項目責任人主持完成。通過國家教育部鑑定(鑒字[教 SW2003]第70 號)。
6.“轉基因食品檢測技術的研究”,第三項目完成人,並通過江蘇省科技廳鑑定(蘇科鑒字[2004]第826號)。
7.1998-2000,“微生物好氧法生產甘油”,該課題為國家“九五”攻關項目,為主要完成者之一,成果登記號:360-01-20931399-09。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