詁訓

語出:(1).解釋古語。《後漢書·桓譚傳》:“博學多通,徧習《五經》,皆詁訓大義,不為章句。” 李賢 注引《說文》:“詁,訓古言也。” 唐 楊炯 《<王勃集>序》:“於是編次《論語》,各以羣分,窮源造極,為之詁訓。”(2).古語的意義。 晉 郭璞 《<爾雅>序》:“夫《爾雅》者,所以通詁訓之指歸,敘詩人之興詠。” 宋 歐陽修 《尹源字子漸序》:“君之名 源 ,而字 子淵 。夫源發於淵,深且止也,於詁訓不類,又無所表發其名之美,甚非稱。”

解釋:

1.解釋古語。2.古語的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