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木屬

角果木屬,紅樹科,2種,分布於印度、馬來亞,其中角果木C. tagal(Perr. )C. B. Rob. 一種,為構成紅樹林的主要樹種之一,我國南部海岸至台灣亦產之,惟不常見,果於脫離母樹前發芽,樹皮含豐富的單寧,可硝皮和染魚網之用。

基本信息

物種信息

屬中文名:角果木屬屬拼音名:jiaoguomushu
屬拉丁名:Ceriops
中國植物志:52(2):130

描 述

灌木;葉對生,革質,倒卵形,鈍頭,具托葉;花少數,為稠密的聚傘花序;萼裂片短,5-6,結果時外反;花瓣5-6,頂有棒狀附屬物或分裂成流蘇狀;雄蕊10-12,著生於花盤的裂片間,花葯4室,縱裂;子房半下位,3室;胚軸長棒狀,乾時有縱槽。

簡介

灌木小喬木,具支柱根,生於淺海鹽灘。葉互動對生,密集於小枝頂端,全緣,革質,無毛,具托葉。花小,排列成稠密的聚傘花序;總花梗短或無;小苞片2枚,下部合生成淺杯狀,分離部分卵形;花萼5-6深裂;花瓣與花萼裂片同數,每一花瓣抱持長短兩枚雄蕊,生於杯狀的淺裂花盤邊緣,有時中部有鉤狀刺毛,頂端有2-3枚棒狀附屬體或分裂成流蘇狀苳,如十蕊角果木C.decandra;雄蕊為花瓣的2倍,生於花盤的裂片間,花葯4室,縱裂;子房下位,3室,每室有胚珠2顆,花柱圓柱形,不分枝,柱頭全緣或不明顯23裂。果實倒卵形,1室,有種子1顆,中部為外反、宿存的花萼裂片圍繞;種子無胚乳,於果實未離母樹前萌發;胚軸長棒狀,頂端尖,有明顯的棱。

分布

本屬有2種,分布於亞洲及非洲熱帶海岸。我國僅產1種。

紅樹科

雙子葉植物綱薔薇亞綱的一科。灌木喬木。單葉,互動對生,有早落的托葉,罕無托葉而互生。花兩性,稀單性或雜性,單生或叢生於葉腋,或排成聚傘花序,萼管與子房合生或分離,裂片4~16,宿存;花瓣與萼裂片同數或為其倍數;雄蕊位於花盤的外緣上,與花瓣同數或2倍或為不定數;子房下位或半下位,稀上位,2~6(8)室,有時因隔膜萎縮而成1室,每室有下垂胚珠2或多數。果革質,肉質,不開裂,稀蒴果而開裂。該科有16屬,約120種,主要分布於東半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有木欖屬、竹節樹屬、角果木屬、秋茄樹屬、山紅樹屬和紅樹屬等6屬,13種,1變種,分布於西南至東南部的熱帶地區,以南部海灘為多。

用途

該科以產單寧而著稱,其根、莖、皮部都含有和“兒茶”性質相似的單寧,商業上所稱的紅樹皮就是它們的根莖皮,用於提取單寧,供鞣革和作棉織品的染料。

國際上有商品價值的紅茄冬和角果木,在中國的台灣和海南島也有分布。紅茄冬樹皮所提的單寧制出的固體精與印度產的兒茶精對治療內出血有同效。

分類

紅樹科植物,按它們的生態習性可劃分為兩大類型。一為海灘植物,又稱胎生植物,是組成紅樹林群落的主要種類。一為內陸或山地植物,果實離母樹後始萌發。

紅樹目百科

紅樹目,所屬植物界,屬於薔薇亞綱,僅有紅樹科一科,約有16屬,120種。成員為常綠灌木或喬木。單葉對生,托葉早落,稀互生而無托葉,革質。

大葉竹節樹 | 紅樹目 | 紅樹屬 | 紅海蘭 | 海蓮 | 紅茄苳 | 尖瓣海蓮 | 角果木 | 踞葉竹節樹 | 角果木屬 | 木欖 | 木欖屬 | 旁杞木 | 秋茄樹 | 秋茄樹屬 | 山紅樹屬 | 山紅樹 | 竹節樹屬 | 竹節樹 | 柱果木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