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果木

角果木

角果木,灌木或喬木,高2-5米;樹幹常彎曲;全株入藥,有收斂作用,也有用以代替奎寧作退熱藥。

基本信息

角果木

簡介

別名: 剪子樹、海枷子、海淀子(廣東海南
分類: 紅樹科 -- 角果木屬

描述

灌木或喬木,高2-5米;樹幹常彎曲;樹皮灰褐色,幾平滑,有細小的裂紋;枝有明顯的葉痕。葉倒卵形至倒卵狀矩圓形,長4-7厘米,寬2-3(-4)厘米,頂端圓形或微凹,基部楔形,邊緣骨質,乾燥後反卷,中脈在兩面凸起,側脈不明顯;葉柄略粗壯,長1-3厘米;托葉披針形,長1-1.5厘米。聚傘花序腋生,具總花梗,長2-2.5厘米,分枝,有花2-4(-10)朵;花小,盛開時長5-7毫米;花萼裂片小,革質,花時直,果時外反或擴展;花瓣白色,短於萼,頂端有3或2枚微小的棒狀附屬體;雄蕊長短相間,短於花萼裂片。果實圓錐狀卵形,長1-1.5厘米,基部直徑0.7-1厘米;胚軸長15-30厘米,中部以上略粗大。花期秋冬季,果期冬季。
角果木.
角果木.

產廣東的徐聞、海南的東北至南部海灘、台灣的高雄港;生於潮漲時僅淹沒樹幹基部的泥灘和海灣內的沼澤地。分布於非洲東部、斯里蘭卡、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澳大利亞北部。模式標本采自菲律賓。
本種耐鹽性很強,但很不耐海水淹沒和風浪衝擊,沒有明顯的支柱根,僅借基部側根變粗而起支持作用,耐寒性較強,曾在浙江溫州引種,經過嚴寒的冬季,次年仍能繼續生長,但生長慢?萘私?20年生的樹高僅2米,胸徑3-4厘米。材質堅重,它的耐腐性為紅樹科各種之冠,可作樁木、船材和其它要求強度大的小件用材。樹皮含單寧達30%,提取的栲膠質量特別好,在馬來半島名“當加皮”,過去、由我國華僑製成商品作染料,主要染風帆、魚網,也有染棉織品和蓆子,在印度名“可郎皮”,主要用來製革,製成的底革呈紅色,其耐久性不亞於其他單寧。全株入藥,有收斂作用,也有用以代替奎寧作退熱藥。

分布

台灣省和廣東省南部(雷州半島)和海南省。在熱帶海灘或海灣內,為紅樹林組成樹種之一。樹皮含鞣質,質量好,可提制栲膠

紅樹目百科

紅樹目,所屬植物界,屬於薔薇亞綱,僅有紅樹科一科,約有16屬,120種。成員為常綠灌木或喬木。單葉對生,托葉早落,稀互生而無托葉,革質。

大葉竹節樹 | 紅樹目 | 紅樹屬 | 紅海蘭 | 海蓮 | 紅茄苳 | 尖瓣海蓮 | 角果木 | 踞葉竹節樹 | 角果木屬 | 木欖 | 木欖屬 | 旁杞木 | 秋茄樹 | 秋茄樹屬 | 山紅樹屬 | 山紅樹 | 竹節樹屬 | 竹節樹 | 柱果木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