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彩仔

另外,觀音彩仔兩側通常會加裝文字對聯,若是住家旁有時也會加上公媽彩。 而此繪像因為以觀音為主祀神祇,所以稱為觀音彩仔。 另外,與觀音彩仔共祀的木雕主神通常為土地公,不過也會因應節目迎靈或分靈其他神祇。

點擊查看大圖

觀音彩仔簡介

觀音彩仔又稱佛祖彩觀音彩神明彩,為台灣家庭、神明廳、佛堂擺設中相當普遍盛行的祭拜用神明繪像。今即使於台灣都會區公寓或大樓,該繪像擺設仍常置於客廳,並通常會釘于吉位牆壁上。因為該神明繪像最主要及最上方圖像為觀世音菩薩,因此以觀音彩名之。
台灣地區之觀音彩本無一定格式,近現代因印刷技巧等因素,繪像圖案漸趨一致。其中除了觀世音及旁祀金童玉女外,尚有多尊台灣佛道教徒所信仰神祇。另外,觀音彩仔兩側通常會加裝文字對聯,若是住家旁有時也會加上公媽彩。除此,觀音彩仔的本身材質則是木頭或壓克力,上面偶會覆蓋防塵用玻璃,而福德正神除了於觀音彩出現外,也會另刻神像供奉於神桌。
屬於移民社會的台灣,其觀音信仰多源自中國福建南方的漳州泉州兩地,其發展軌跡與持色,與台灣佛教十分相近,都受其民間信仰影響甚深。

觀音彩仔觀音彩仔

台灣觀音信仰中的觀音主神,常被稱為觀音佛祖、觀音菩薩、觀音媽、觀音大士、觀世音等,其形象通常為女性化,另外,也有所謂的千手千眼觀音或南海觀音。也因被稱為觀音佛祖,有時甚至直接簡稱為“佛祖”,而此“佛祖”這個稱呼,在台灣常與釋迦牟尼佛相混淆。
一般來說,台灣道教徒仍多主祀或旁祀觀音,因此觀世音菩薩可說是佛道教共祭祀之神明。基於此理由,以觀音為主,旁祀民間諸神的祭祀用繪像,就此因應產生。而此繪像因為以觀音為主祀神祇,所以稱為觀音彩仔。
觀音彩繪像大小長寬並無制式一定的尺寸,通常會依神案所使用神明桌寬度而增減。例如上座寬5.8台尺的神明桌,連同兩側文字對聯觀音彩則約也於5.8台尺左右。除此,近現代觀音彩亦會斟酌是否放置公媽彩或公媽牌位而增減長寬尺寸。一般來說,公媽彩祭祀裝置不得侵犯觀音彩。
除了平面式神桌外,觀音彩亦有配合佛櫥式神案專用,不必固定於牆壁上之標準制式化規格繪像。因為有溝條、抽屜式接條、邊條且不用考慮造字吉祥禁忌,因此深受歡迎,今觀音彩仔以此種為大宗。
觀音彩於台灣日治時期之前即出現,根據台灣歷史博物館收藏的早期觀音彩顯示,只有簡略觀世音黑白繪像。

台灣普遍的彩繪作品

今於台灣最普遍通行的觀音彩仔為彩繪作品,其所繪製的台灣神祇由上至下,

觀音彩仔觀音彩仔
由左至右為:
龍女-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觀世音菩薩-普渡女像,頭有光環,頭部兩側有甘露柳條法器及喜鵲。
善財童子-觀音菩薩旁祀神祇
順風耳—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天上聖母-即媽祖
千里眼-天上聖母旁祀神祇
觀音菩薩-普渡女像,頭有光環,頭部兩側有口銜甘露柳條法器之喜鵲。
周倉-關公旁祀神祇
關羽—即關公
關平-關公旁祀神祇
福德正神-即土地公。
灶君-即灶神。
為了配合佛堂擺設等因素,觀音彩仔兩側通常會加裝文字對聯。若為普通信徒,有時也會配合神桌上的公媽神位及公媽爐加上公媽彩。除此,觀音彩仔的本身材質則是木頭或壓克力,上面則會覆蓋玻璃。
供奉觀音彩仔之台灣信徒於平日並不移動或大幅擦拭觀音彩,只會於膜拜請示後,略為小幅度清潔。農曆十二月廿四日送灶神與除夕期間,則會擇日連同神桌神案加以清理。另外,與觀音彩仔共祀的木雕主神通常為土地公,不過也會因應節目迎靈或分靈其他神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