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鼠尾草

西藏鼠尾草

西藏鼠尾草,唇形目唇形科植物,生於高山石礫草地灌木叢中,海拔3600-4500米。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西藏東部;

形態特徵

直立高大草本,通常高0.4-0.75米。莖單生,粗大,具四槽,不分枝,疏具葉,主要是在上部密被開展長0.5毫米具腺具節的毛。基出葉多數,卵圓形或近戟形,長7-16厘米,寬約為長的1/2,基部深心形,基片圓形或近銳尖,先端銳尖,邊緣具規則的圓齒,乾時綠色或淡褐色,上面略具皺,疏布貼生的短毛,下面尤其是在脈上較密被疏柔毛及密被紅色腺點;葉柄長約為葉片二倍,被毛同莖。莖生葉圓形,但具較短的葉柄。花序單一或少分枝,密集或近密集,花序軸極密被平展具腺疏柔毛;最下部苞片葉狀,狹卵圓形,銳尖,無柄,基部楔形,上部苞片較小,近披針形,漸尖,與花萼等長或短於花萼,均被具腺緣毛。花大,長3.5-4厘米,藍色而下唇白色,或淡紫色。花萼寬鐘形,長12-15毫米,口部寬10毫米,常染紫色,外面主要沿脈上密被具腺疏柔毛,二唇形,上唇全緣,寬三角狀卵圓形,下唇具2齒,齒三角形,銳尖。花冠長為花萼二倍以上,冠筒自基部圓筒形,向上漸擴大,直伸,內面離基部約1厘米有疏柔毛毛環,上唇長約為冠筒伸出部分1/2-1/3,直伸,寬卵圓形,先端微凹,被細小疏柔毛,下唇比上唇長,3裂,中裂片最大,倒心形,邊緣具極細的齧齒,側裂片半卵圓形。藥隔彎成半圓狀,無毛。下藥室先端聯合,能育,比上藥室小。花柱不相等2淺裂。

生長習性

生於高山石礫草地灌木叢中,海拔3600-4500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