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施詠》

《西施詠》

《西施詠》是唐代詩人王維的一首五言古詩。詩人借西施從平民到宮廷寵妃的歷史典故,來揭示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並表達對小人的嘲諷,揭露當時社會上潛藏的危機。詩人所處的盛唐時代,在繁華的外衣下隱藏著政治危機:奸邪小人把持朝廷大權,紈絝子弟憑著裙帶關係飛黃騰達,甚至連一些鬥雞走狗之徒也得到了君王的恩寵,身價倍增,飛揚跋扈;才俊之士卻屈居下層,無人賞識。而“讀書三十年”的儒生,卻“腰下無尺組”,“一生自窮苦”。

基本信息

詩詞原文

《西施詠》 《西施詠》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女,效顰安可希。   

詩詞注釋

1、持謝:奉告。   
2、安可希:怎能希望別人的賞識。   

詩詞譯文

艷麗的姿色向來為天下器重,美麗的西施怎么能久處低微?原先她是越溪的一個浣紗女,後來卻成了吳王宮裡的愛妃。平賤時難道有什麼與眾不同?顯貴了才驚悟她麗質天下稀。曾有多少宮女為她搽脂敷粉,她從來也不用自己穿著羅衣。君王寵幸她的姿態更加嬌媚,君王憐愛從不計較她的是非。昔日一起在越溪浣紗的女伴,再不能與她同車去來同車歸。奉告那盲目效顰的鄰人東施,光學皺眉而想取寵並非容易!        

詩詞賞析

 這是一首借詠西施,以喻為人的詩。“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寫出了人生浮沉,全憑際遇的炎涼世態。   
詩開首四句,寫西施有艷麗的姿色,終不能久微。次六句寫西施一旦得到君王寵愛,就身價百倍。末了四句寫姿色太差者,想效顰西施是不自量力。語雖淺顯,寓意深刻。   
沈德潛在《唐詩別裁集》中說:“寫盡炎涼人眼界,不為題縛,乃臻斯詣。”此言頗是。

西施其人

西施 西施

姓名:西施
國籍:中國
年代:春秋後期
職位: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
“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用來形容女子的美麗,這兩句話說的都是中國歷史上的四大美人,其中的“沉魚”就是指西施
在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後期,吳國和越國之間戰爭不斷,爭奪霸權。吳王夫差和越王勾踐開戰,勾踐大敗,投降而歸。
勾踐回國後,用文種治理國家,用范蠡訓練軍隊,還積極發展經濟,積蓄力量,準備復仇。同時,他為了麻痹吳王夫差,將西施和另一個叫鄭旦的美女送給了他。西施到了吳國,離間了吳王和大將伍子胥的關係,使得最後吳王逼伍子胥自殺,這就為越國滅吳國清除了障礙。最後,吳王夫差戰敗自殺。 [www.365zn.com上有更多資料]
對於西施的下落,一種說法是在吳王自殺後,吳國人憤怒地把西施沉進了揚子江,也就是現在的長江。但歷史書上的記載是范蠡找到了西施,和她一起逃到太湖,所以傳說中還把美麗的西湖說成是西施的化身,稱之為西子湖

作者簡介

王維(七零一-七六一),字摩詰,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他是一個早熟的作家,九歲就負有才名,年十九,赴京城試,舉解頭(即第一名舉子),二十一歲成進士。曾一度奉使出塞,此外大部分時間在朝任職。安史之亂,被執,拘禁於菩提寺中,他偽裝病疾。安史亂平,以諂賊官而論罪,因曾作詩寄慨,因而只受到降官的處分。後官至尚書右丞。
王維在詩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無論邊塞、山水詩,無論律詩、絕句等都有流傳人口的佳篇。王維又是一位著名的繪畫大師。蘇軾說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王維確實在描寫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獨到的造詣。無論是名山大川的壯麗宏偉,或者是邊疆關塞的壯闊荒寒,小橋流水的恬靜,都能準確、精煉地塑造出完美無比的鮮活形象,著墨無多,意境高遠,詩情與畫意完全融合成為一個整體,著有《王右丞集》二十八卷。
【主要作品】
《送元二使安西》《山居秋暝》 、  《竹里館》《相思》《春中田園作》《少年行》 、《觀獵》、 《送別》、《青溪》 、《渭川田家》、《田園樂》《鳥鳴澗》《老將行》《秋夜曲》 、 《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 《歸嵩山作》《終南山》 、 《酬張少府》《過香積寺》 、《送梓州李使君》、《漢江臨眺》 、  《終南別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積雨輞川莊作》、《贈郭給事》《鹿柴》《山中送別》 、 《雜詩》《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 

英漢對照 

西施詠
王維
艷色天下重,西施寧久微。
朝為越溪女,暮作吳宮妃。
賤日豈殊眾,貴來方悟稀。
邀人傅脂粉,不自著羅衣。
君寵益嬌態,君憐無是非。
當時浣紗伴,莫得同車歸。
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希。
THE BEAUTIFUL XI SHI
Wang Wei
Since beauty is honoured all over the Empire,
How could Xi Shi remain humbly at home? --
Washing clothes at dawn by a southern lake --
And that evening a great lady in a palace of the north:
Lowly one day, no different from the others,
The next day exalted, everyone praising her.
No more would her own hands powder her face
Or arrange on her shoulders a silken robe.
And the more the King loved her, the lovelier she looked,
Blinding him away from wisdom.
…Girls who had once washed silk beside her
Were kept at a distance from her chariot.
And none of the girls in her neighbours' houses
By pursing their brows could copy her beauty.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