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伯利亞濱藜

西伯利亞濱藜

西伯利亞濱藜,藜科濱藜屬植物,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生於鹽鹼荒漠、湖邊、渠沿、河岸及固定沙丘等處。

基本信息

命名來源

西伯利亞濱藜西伯利亞濱藜

西伯利亞濱藜AtriplexsibiricaL.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25(2)卷
11.西伯利亞濱藜圖版8:6
AtriplexsibiricaL.Sp.Pl.ed.2,1493.1763;C.A.Mey.inLedeb.Fl.Alt.4:315.1833;BungeinAct.Hort.Petrop.6(2):412.1880;Forb.etHemsl.Journ.Linn.Soc.Bot.26:326.1891;Kom.Fl.Mansh.2:157.1903;北研叢刊2(2):16.1933;IljininFl.URSS6:102.1936;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582.f.1163.1972.——ObionemuricataGaertn.Defruct.2:198.1795.——O.sibiricaFisch.Cat.Fort.Gorenk.25.1808;Kitag.Lineam.Fl.Mansh.192.1939;東北草本植物志2:77.1959.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莖通常自基部分枝;枝外傾或斜伸,鈍四棱形,無色條,有粉。葉片卵狀三角形至菱狀卵形,長3-5厘米,寬1.5-3厘米,先端微鈍,基部圓形或寬楔形,邊緣具疏鋸齒,近基部的1對齒較大而呈裂片狀,或僅有1對淺裂片而其餘部分全緣,上面灰綠色,無粉或稍有粉,下面灰白色,有密粉;葉柄長3-6毫米。團傘花序腋生;雄花花被5深裂,裂片寬卵形至卵形;雄蕊5,花絲扁平,基部連合,花葯寬卵形至短矩圓形,長約0.4毫米;雌花的苞片連合成筒狀,僅頂緣分離,果時臌脹,略呈倒卵形,長5-6毫米(包括柄),寬約4毫米,木質化,表面具多數不規則的棘狀突起,頂緣薄,牙齒狀,基部楔形。胞果扁平,卵形或近圓形;果皮膜質,白色,與種子貼伏。種子直立,紅褐色或黃褐色,直徑2-2.5毫米。花期6-7月,果期8-9月。

產地分布

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北部、陝西北部、寧夏、甘肅西北部、青海北部至新疆。生於鹽鹼荒漠、湖邊、渠沿、河岸及固定沙丘等處。蒙古及蘇聯哈薩克斯坦、西伯利亞也有分布。

用途

牧草,羊和駱駝喜食,也可採集作豬飼料。

藜科植物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種開花植物,有大約100屬、1400多種植物,單單在中國大陸就已有有39屬170種,在華北和西北生長。本科的主要特徵:草本,具泡狀毛,花小,單被,雄蕊對萼, 子房2-3心皮結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彎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統里藜科被分類為石竹目的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