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苞濱藜

疣苞濱藜

疣苞濱藜為莧科濱藜屬的植物。分布在伊朗、西伯利亞、蒙古、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各類牲畜均喜採食其葉及嫩枝。

基本信息

簡介

疣苞濱藜為莧科濱藜屬的植物。分布在伊朗、西伯利亞、蒙古、歐洲以及中國大陸的新疆等地,生長於海拔450米至1,500米的地區,一般生長在鹽鹼荒地、路旁、沙丘間以及田邊,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形態特徵

半灌木,高20-50厘米。木質莖低矮,分枝圓柱形,莖皮淡黃色至灰褐色;當年枝直立或外傾,有密粉,具微條棱和不明顯的色條,通常不分枝,或僅葉腋生有短於葉的小枝。葉對生,僅花序下的數葉互生;葉片菱狀卵形、橢圓形至倒卵狀披針形,長3-5厘米,寬0.8-2.5厘米,通常近直立,兩面有密粉,同為黃綠色至銀灰色,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漸狹,具短柄,全緣。花集成頂生有間斷的穗狀圓錐花序;雄花花被裂片5,雄蕊5,不育子房柱狀;雌花的苞片果時近球形,肉質,直徑2-3毫米,邊緣幾完全合生,表面具疣狀突起及泡狀毛,基部有短柄。胞果黃棕色至棕色,果皮與種皮貼生。種子直立,扁圓形,直徑1.5-2毫米。花期6-8月,果期8-9月。

分布範圍

產新疆北部。生於鹽鹼荒地、沙丘間、路旁、田邊等處。分布於歐洲、伊朗、蘇聯西西伯利亞及蒙古的西部。


利用

牧草,各類牲畜均喜採食其葉及嫩枝。

藜科植物

藜科(Chenopodiaceae)是一種開花植物,有大約100屬、1400多種植物,單單在中國大陸就已有有39屬170種,在華北和西北生長。本科的主要特徵:草本,具泡狀毛,花小,單被,雄蕊對萼, 子房2-3心皮結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彎曲。在克朗奎斯特系統里藜科被分類為石竹目的一個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