褐鼠

褐鼠

褐鼠最早源自中國北方,已經散布到南極以外所有大陸上,在歐洲成為優勢鼠類物種,於北美洲有也不少數量。生活於人類居住地,尤其是都會區。溝鼠也被選出用來作為實驗用鼠類,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此外也是一種寵物。

基本信息

物種簡介

褐家鼠又名褐鼠褐家鼠又名褐鼠
褐家鼠(學名:Rattus norvegicus),又名褐鼠、大鼠、挪威鼠、大家鼠、白尾吊、糞鼠、溝鼠,為鼠科家鼠屬的動物,是有名及常見的老鼠之一, 也是之中最大的物種,一般生活於田野、家舍廣泛棲息。

分布範圍

分布圖分布圖

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英國,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青海山東四川江蘇貴州福建浙江湖北黑龍江、廣東、雲南、廣西、陝西、甘肅、河北、寧夏內蒙古吉林、湖南、安徽、山西、海南等地。

來源

褐家鼠最早源自中國北方,且目前已經散布到南極以外所有大陸上,在歐洲成為優勢鼠類物種,於北美洲有也不少數量。生活於人類居住地,尤其是都會區。溝鼠也被選出用來作為實驗用鼠類,是重要的模式生物,此外也是一種寵物。
人們都不知為何將其命名為挪威鼠,因為它們並不是來自挪威,1769年的書《Outlines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Great Britain》作者約翰·貝克恩霍特(John Berkenhout)被認為可能是這誤稱的來源。貝克恩霍特給此物種的學名為Rattus norvegicus,因為他相信此物種是在1728年,經由挪威船隻遷移到英國,不過事實上此物種是來自丹麥

特徵

褐鼠的特徵褐鼠的特徵

褐家鼠的皮毛粗糙,一般呈棕色或深灰色,而身體下半部分則呈現較淺的棕色或灰色。其身長可達25厘米,而其尾巴自己就已長達25厘米(相等於其身長)。雄成體平均重350克,而雌成體則為250克,但一隻褐家鼠其實最多可重達500克。甚少有過一公斤者,在故事中所述大得像貓的褐家鼠或麝鼠純屬誇大。褐家鼠聽覺敏銳,對超音波極為敏感,其嗅覺亦極為發達。其平均心率約為每分鐘300至400次,每分鐘的呼吸次數約為100次。其視覺極差,不能分辨顏色,且接收不到長波光線

食性

褐家鼠是雜食性動物,它飢不擇食,差不多所有可吃的均為其食物,但還是以穀類為主。動物行為社團(Animal Behavior Society)的創辦人馬丁·雪恩(Martin Schein)曾於1964年對褐家鼠的進食習性作了相關的研究,並最後撰了《對褐家鼠進食習性的初步分析──以垃圾為食》("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Garbage as Food for the Norway Rat")一文作研究總結,表示褐家鼠最愛吃的食物是(已循其先後次序排列)炒蛋、通心粉乾酪和烹熟了的穀粒仁。它們最不喜歡的食物是生甜菜、桃子和生芹菜。

生活習性

( 褐家鼠/溝鼠) ( 褐家鼠/溝鼠)

它們通常都是在夜間才活躍起來的,且都是游泳好手,不論是在水面或水底游泳都極為擅長,但不善攀爬。它們擅於挖洞,常會挖出大規模而複雜的地洞系統作藏身之所。一個在2007年作的研究指出,褐家鼠擁有後設認知。在這次研究之前,人們一直認為只有人類及部分靈長類動物才擁有此一認知能力。另外,從實驗室對實驗用的白老鼠的研究顯示:褐家鼠亦會發夢。實驗把他們的腦直接連線到電腦,以監察他們在學習走迷宮時腦內電波的變化。實驗人員發現,在他們在當天學習完結後,當他們睡覺時,腦內會把學習時腦內電波的變化走向以加快的速度倒轉重播一次,之後白老鼠就會學會怎樣走迷宮

繁殖

若條件許可的話,褐家鼠全年任何時間均可進行繁殖的行為,而一隻雌褐家鼠每年最多可生產5次。妊娠期只長約1至2個月,而每次生產的小褐家鼠數量最多可達14隻,但一般只有7隻。其最高壽限是3歲,但一般褐家鼠的壽命僅有1歲。
褐家鼠居住在人類所居住的地方。

疾病

褐家鼠會帶有一些疾病,包括鉤端螺鏇體病、隱孢子蟲症、病毒出血熱(VHF)、Q熱和漢塔病毒侵肺型徵候群。不像黑鼠那般,褐家鼠鮮少帶有腺鼠疫寵物飼料

因為鼠的繁殖很快,因此它們亦成為其他動物活生生的食物,通常是大型的爬蟲類如蛇等。
另外,實驗用的白老鼠威斯塔大鼠亦是這種鼠的白化品種

亞種分布

褐家鼠東北亞種(學名:Rattus norvegicus caraco),Pallas於1779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黑龍江、內蒙、吉林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西伯利亞。

褐家鼠華北亞種(學名:Rattus norvegicus humiliatus),Milne-Edwards於1868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遼寧、江蘇(北部)、河北、山東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北京附近。

褐家鼠指名亞種(學名:Rattus norvegicus norvegicus),Berkenhout於1769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海南、廣東、福建南部)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英國。

褐家鼠甘肅亞種(學名:Rattus norvegicus socer),Miller於1914年命名。在中國大陸,分布於江西、廣西、陝西、青海、安徽、內蒙古、甘肅、湖北、江蘇(南部)、寧夏、貴州、山西、浙江、湖南、四川、福建等地。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甘肅臨潭。

寵物飼料

因為鼠的繁殖很快,因此它們亦成為其他動物活生生的食物,通常是大型的爬蟲類如蛇等。
另外,實驗用的白老鼠威斯塔大鼠亦是這種鼠的白化品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