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翼藤

蟬翼藤

蟬翼藤,是遠志朴植物蟬翼藤的根。根表面灰白色或土黃色,有瘤狀突起;斷麵皮部厚,木心淡黃色,有眾多氣孔。有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清熱利尿的功效。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所屬卷】:Securidaca Linn.
【所屬科】:Polygalaceae
【中文名】:蟬翼藤
【其它中文名】:蟬翼木,丟了棒(廣西玉林)
【別名】:五味藤、一摩消、五馬巡城、丟了棒、刁了棒、象皮藤
【來源】:遠志科蟬翼藤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以根及根皮入藥。
【生境分布】:廣東、廣西、雲南。
【文獻來源】:Securidaca inappendiculata Hassk(1848);Chun et How(1958); 海南植物志(1964)*;圖鑑(1972)*。
S.tavoyana Wa11.(1832),nom.nud.;Bennett(1875);Forb. et Hemsl.(1886);Ridley(1922);Gagnep.(1909);Brandis(1971).

形態特徵

攀援灌木,長達6米。小枝細,圓柱形,被緊貼的短伏毛。葉紙質或近革質,橢圓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7—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急尖,基部鈍至近圓形,全緣,上表面深綠色,無毛或被緊貼的短伏毛,背面淡綠色,被緊貼的短伏毛;主脈在上表面凹陷,在背面隆起,側脈每邊10—12條,於邊緣處網結,第三次脈網狀;葉柄長5—8毫米,被短伏毛。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13—15厘米,被淡黃褐色短伏毛;苞片微小,早落;花小,萼片5枚,外面3枚小,長圓狀卵形,近等大,長2毫米,先端鈍,具緣毛,裡面2枚大,花瓣狀,長約7毫米,寬約5毫米,先端鈍,具緣毛,基部具爪,花瓣3枚,淡紫紅色,側生花瓣倒三角形,長5毫米,寬2.5毫米,基部與龍骨瓣合生,先端平截,龍骨瓣近圓形,長8毫米,頂端具1兜狀附屬物;雄蕊8枚,花絲於2/3以下合生成鞘,並與花瓣貼生,花葯卵球形;子房近圓形,直徑約1毫米,花柱1枚,偏於1側,彎曲。果綠色,具翅,翅革質,近長圓形,長6—8厘米,寬1.5—2厘米,先端鈍,基部較狹,具多數弧形脈;果成熟時圓球形,直徑0.7—1.5厘米,果皮厚,堅硬,具明顯的脈紋;種子1粒,卵形,直徑約7毫米,淡黃褐色。 花期5—8月,果期10—12月。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南(勐臘、景洪、勐海),海拔500—1100米的密林中。分布於廣東、廣西。印度,緬甸、越南、印度尼西亞和馬來西亞亦有。

藥用價值

【性味】:辛、甘、苦、酸、鹹,微寒。
【功能主治】: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清熱利尿。主治:
跌打損傷;用根浸酒搽患處。
風濕骨痛,急性胃腸炎;用根4~5錢,水煎服,或研末每服0.5~1錢。
【生境分布】:生於密林中。分布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此種莖皮纖維堅韌,可作麻類的代用品,以及人造棉和造紙原料。根皮治風濕關節炎,療效很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