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根葉屬

蛇根葉屬

蛇根葉屬,爵床科,雙子葉草木植物,約5種,產亞洲東南部,中國僅雲南產蛇根葉O. macrobotryum Kurz 1種。

基本信息

簡介

蛇根葉屬蛇根葉

屬中文名:蛇根葉屬

種拉丁名:OphiorrhiziphyllonmacrobotryumKurz

科中文名:爵床科

科拉丁名:Acanthaceae

屬拉丁名:Ophiorrhiziphyllon

中國植物志:70:041

分布範圍

國內分布:產雲南產河口、思茅、西盟、景洪、勐海、勐臘、臨滄、耿馬、瀘西;生於海拔170-1250米的密林中,水溝邊潮溫處。

國外分布:越南也有分布。

海拔:170-1250

形態特徵

蛇根葉屬蛇根葉屬

草本,直立,高達1米。莖圓柱形,上部四棱形,被棕色柔毛。對生,葉柄長3-8厘米,具溝,溝內被柔毛,余稀疏;葉片長卵形、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8)15-17厘米,寬(2)5-7厘米,先端急尖,基部急尖或近圓形,有時稍下延,全緣,上面綠色,背面蒼白色,除背面脈上兩面無毛,側脈每邊7-10。總狀花序頂生,總梗基部有2小葉形苞片,常長卵形,先端急尖,基部近截形,基上有互動對生鑽形苞片,有時花序分枝自苞腋生出,分通常在總梗下部,總梗、花序軸及小苞片被棕色柔毛及腺毛。

梗短,長1-2毫米,基部著生一苞片,狹三角形,長4毫米,頂端著生1線形小苞片,長1毫米;花萼長5.5毫米,5裂,裂片狹三角形,近等長,裂至花萼的3/5處,裂片被緣毛及腺毛,花萼外面被稀疏柔毛及腺毛;花冠黃白色,2唇形,長7毫米,下唇3裂,上唇2裂,裂片近圓形,下唇中間裂片稍大,花冠管2/5處有一圈白色毛,雄蕊花絲著生於此處;能育雄蕊2,花絲長約8毫米,無毛,花葯2室,直立,外露,2室叉開,花絲在2藥室基部著生,不育雄蕊常附在花冠裂片基部;子房長圓形,無毛,2室,每室有2列胚珠,花柱長8毫米,無毛,柱頭2裂。蒴長圓形,2爿裂,每片有兩列種子。

功能主治

蛇根葉屬蛇根葉屬

清熱,利濕,固脫,消瘀。治腸炎,脫肛,淋濁,疝氣,肝炎,脾腫,子宮下垂,產後風癱,白帶,赤眼,喉蛾,耳內流膿。

①《嶺南草藥志》:"收澀固脫。"

②《廣西藥植名錄》:"祛風濕,治刀傷。"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0.5~1兩。外用:浸汁滴耳。

【選方】①治淋濁:蛇根葉屬五錢,茯神四錢,茯苓三錢。煎水空腹服。(《嶺南草藥志》)

②治子宮下垂:蛇根屬根十二兩,米醋二斤,煎至半斤,夜間置於露天打露一宵,翌晨一次頓服,連服三劑,並臥床休息一星期,愈後燉黃頭龜連服數天。(《嶺南草藥志》)

③治眼霧,赤眼紅熱,怕光流淚:鮮野桐根一至二兩(洗淨,切碎),豬肝二至四兩。水適量燉服。(《閩南民間草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