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草報社

《蘭草》報表現青年特色,體現人大精神,言論穩健大方,報導客觀真實,角度創新獨到,手法不拘一格。 “唯願做人大後花園一株馨香飄遠的蘭草”是《蘭草》的心愿:“存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是《蘭草》的氣度。 “唯願做人大後花園一株馨香飄遠的蘭草”,“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是蘭草的心愿,亦是蘭草的風格所歸。

簡介

《蘭草》報是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現北京國際工商管理研修學院委員會西三旗校區總支部委員會主管下,有蘭草報社主辦的一份校園報紙,校內刊印,校外交流。《蘭草》報現有版面十二版,大部分版面彩色印刷,雙周出版,在西三旗校區和校本部發行,每期發行量逾三千份。
在校領導的直接關懷下,多年來,西三旗校區作為原人大自考部分校區,曾充分利用中國人民大學的資源優勢,以中國人民大學強大的師資力量和成熟的教學管理經驗為依託,突出名校名師特色,著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實踐能力,培養了一大批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現代化建設需求的高層次.複合型實用人才,深受社會各界讚譽。
《蘭草》報正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應運而生。她以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強項學科為基礎,秉承著人大.人本.人文的精神理念,於2005年5月成立。
《蘭草》的宗旨是:堅持“學生代言人,學校立言人”的角色定位,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校團委的規定,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作為學校的宣傳工具.校園文化的對外視窗,為學校招生工作服務,為本校師生提供新聞服務,為活躍校園文學氣氛努力,為本校有志於新聞宣傳事業的同學提供實踐平台。
《蘭草》報表現青年特色,體現人大精神,言論穩健大方,報導客觀真實,角度創新獨到,手法不拘一格。不僅為本校新聞專業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平台,更在社會與校園之間搭起了一座交通橋樑。因此,《蘭草》成立以來,深受師生愛戴和領導關懷。
《蘭草》報社現有的組織機構:社長,總編輯,秘書處,編輯部,記者部,實踐部。各部門在社委會的領導下協調開展工作,各任其職,各負其責,形成了一整套完整而運轉靈活的報社工作機制,能勝任校內的高質量的宣傳報導活動並溝通校園和社會。
“唯願做人大後花園一株馨香飄遠的蘭草”是《蘭草》的心愿:“存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是《蘭草》的氣度。《蘭草》將在本著:“人大精神”銳意進取,繼續前進,為宣傳校園.溝通社會,真誠地為本校師生服務。

報紙名稱釋義:蘭草是中國民眾普遍熟悉的一種植物,尤為知識分子所喜愛。而蘭草所象徵的人格理想:德行高雅,堅持操守,淡泊自足,獨立不遷,也喻合了中國人民大學作為人文大學“人文、人本”的內在精神。蘭草報的宣傳語:“唯願做人大後花園一株馨香飄遠的蘭草”、“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更表達、詮釋了蘭草淡泊包容的內在。
本報性質:《蘭草》是在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中國人民大學培訓學院委員會西三旗校區總支部委員會主管下,由蘭草報社主辦、校區學生會協辦的一份校園報紙,校內刊印,校外交流。本報接受指導老師的指導。
本報的宗旨是:堅持“學生代言人,學校立言人”的角色定位,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校團委的規定,遵守社會道德風尚,作為學校的宣傳工具、校園文化的對外視窗,為學校的招生工作服務,為本校師生提供新聞服務,為活躍校園文學氣氛努力,為本校有志於新聞宣傳事業的同學提供實踐平台。
本報的總體風格:表現青年特色,體現人大精神,言論穩健大方,報導客觀真實,角度創新獨到,手法不拘一格。

發刊詞
胡政之在1936年說過:“報館比學院更了解社會,接觸實際,超然公正,洞察全局。”新聞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問,學新聞就應該付諸實踐。如今,《蘭草》創刊了,“蘭草”也在“人大的後花園”種下了。《蘭草》的創刊,正好給我們的學生提供了這么一個地方,大家可在這裡寫些文章,做些實踐。
要做報紙,不得不談報紙的風格。魯迅先生有一句詩“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妝。”無論是做人還是做報紙,風格很重要。
報人風格即報紙風格,報人態度即報紙態度。這個觀點很容易被批評為簡單幼稚,然而不是不無道理。
報人品格高則報紙品格高,報人品格低則報紙品格低。前者如張季鸞、胡政之、王芸生之於《大公報》,于右任之於“豎三民”,邵飄萍之於《京報》;後者如自稱“臣記者”的薛大可、丁佛言之於《亞細亞日報》。
上世紀以來,百年之間,中國報紙無出《大公報》之右者,蓋因《大公報》報人風格所鑄。從張季鸞到五芸生,從徐鑄成到張琴南、范長江、孟秋江、曹谷冰金誠夫、李子寬、徐盈、彭子岡、蕭乾、楊剛、王文彬、張高峰……這一個個具有獨立品格的知識分子,鑄就了《大公報》的百年異彩。
1941年,《大公報》曾被美國密蘇里大學新聞學院授予年度最佳新聞事業服務榮譽獎章。其頒獎詞曰:“《大公報》對於國內新聞與國際新聞之報導,始終充實而精粹,其勇敢而鋒利之社評影響於國內輿論者至巨。該報自於1902年創辦以來,始終能堅守自由進步之政策;在長期作報期間,始終能堅執其積極性新聞之傳統;雖曾遇經濟上之困難、機會上之不便以及外來之威脅,仍能增其威望……”《大公報》品格所在,即是其報人追求“獨立自主、客觀公正、新聞自由”的理想所系。
《蘭草》生於校園長於校園,在校園的純淨土地上抽芽吐蕊,馨香飄遠,自有她的一番風骨。命名為“蘭草”,就為這個報紙的風格確立了一個典範。這個典範就是蘭草風格。蘭草風格不是蘭草的特質,我們的報紙命名為《蘭草》,“蘭草”只是一種精神寄託,更多的是在這《蘭草》生長過程中逐漸形成的並不斷發慌的《蘭草》精神。
她是不亢不卑的。不爭鋒,不張揚,香自飄遠;不趨炎,不附勢,骨自清澄,凜凜不可犯,當作《蘭草》姿勢。我們的記者,在新聞實踐活動中堅持這種精神非常重要。尊重該尊重的,禮貌該禮貌的,我們去採訪,大家的對話應該是平等的,這種平等,保證了我們追求客觀趔的主觀出發。
她是平常心的。平常心是一種生命的形態。以平常心做報紙,以平淡心寫文章,不顯、不露,謙謙如君子,方能進取,當作《蘭草》態度。我們做報紙,我們寫文章,只是我們的愛好,就如有人愛打籃球、愛踢足球一樣,我們不應把我們的愛好看作有什麼不同,不要恃才傲物。好可以做得更好,這是堅持平常心去追求目標。
她是包容的。不爭、不語、不媚、坦蕩無私,胸懷四海,包容博大。我們報紙的內容,不唯新聞內容,更有其他內容,只要是讀者需要的,不違背我們報紙宗旨的,我們都可以包容;我們的團隊,是以青年學生為主的,青年人有青年人的特性,熱情樂觀,敢作敢為,崢嶸初現,鋒芒乍露,《蘭草》應該提供這么一個平台,容許各種個性共存,尊重他們,鼓勵他們去嘗試他們的人生理想,把他們的才華充分發揮出來,讓他們在實踐中鍛鍊,在實踐中發展。
她是客觀的。她的生長環境是校園,校園的純淨保證了她的客觀。客觀於前,真實於心,方能不偏不倚。不偏不倚不是調和折中,反而正是新聞客觀真理所在。
“唯願做人大後花園一株馨香飄遠的蘭草”,“寸心原不大,容得許多香”是蘭草的心愿,亦是蘭草的風格所歸。幸甚至哉!《蘭草》得到了多方面的關愛!一生長就逢著春天。一紙必將風行.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