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冰橋

“朔風凜冽當空號,兩山黯淡寒雲高。大地陰森氣閉塞,銀潢膠結停波濤。”這是昔日古人對蘭州黃河冰橋的吟詠。提起冰橋,還得從“洮河飛珠”說起。

結構

洮河多峽谷瀑布,冬季湍流飛瀉而下,不斷濺起水沫浪花,在冷空氣中凝為冰珠,跌落河中,形成“洮陽八景”之一的“洮河飛珠”。

洮河挾帶冰珠,從劉家峽附近進入黃河,在蘭州一帶河面上,形成由無數冰珠連綴而成的冰凌。藍瑩瑩的河水滾滾東流,朵朵自雲似的冰凌飄浮而過,給人一種清寂的動態美。

景觀

隨著氣溫的下降,蘭州的冰凌結為許多大小不一的冰塊。每逢12月中下旬,冰塊愈來愈大,當一次寒潮之後,嗍風怒吼的夜晚,一陣驚天動地的巨響,河面瞬間凍結為一體。一片嶙峋起伏的冰雪充塞河床,奔騰喧囂的黃河,頓時奇蹟般地消失了。這時,蘭州夾河灘的農民,腰際橫扎竹竿(以防誤踩冰層薄弱處而掉進河中),踏勘出一條路線,飲譽一時的蘭州冰橋就這樣形成了。大河變通途,人來車往,如履平地。“三九”之後,氣溫回升,冰橋慢慢消融。

歷史

六十年代以來,山於先後興建了鹽鍋峽、劉家峽、八盤峽水電站,黃河上游初步實現了階梯開發,出現了一個個高原湖泊,對蘭州氣候影響很大。由於水的比熱大於土壤,水比陸地受熱慢,散熱也慢,所以,即便在隆冬時節,劉家蛺等水庫的水溫也高於攝氏零度以上。因此,洮河水珠進入劉家峽水庫中,便被溶解為水。再加上蘭州市工廠林立,人口驟增,蘭州冬季氣溫比五十年代以前有所提高。所以,六十年代以後,冰橋已成為“老蘭州”心目中一種美好的回憶。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