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膳風味

藥膳風味

中國藥膳,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中藥和食物相配合,通過烹調加工,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強身作用的美味食品。


中國藥膳,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用中藥和食物相配合,通過烹調加工,
具有防病治病、保健強身作用的美味食品。
健康長壽,古今為人們所神往,為了春秋度百歲乃去,人們對食物與健
康之奧秘從未終止過探索研究。我國現存最早的醫經典籍《黃帝內經》曰:
“五穀為養,五果為助,五畜為益,五菜為充。”這是“平衡膳食”的科學
觀點。戰國時期的名醫扁鵲曰:“君子有疾,期先命食以療之,食療不愈,
然後命藥。”可見藥膳療法是如何為醫家所重視。漢代醫聖張仲景的《金匾
要略》曰:“凡欲食滋味,以養於生,食之有妨反能為害⋯⋯所食之味,有
與病相宜,有與病為害,若得宜則益體,害則成疾。”這種攝食法則,早為
醫家所公認。長壽一百多歲的唐代藥王孫思邈,根據行醫和自身長壽的體會
說:”不知食宜音,不足以生存也。”
傳說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之所避就。”反映了古代
勞動人民尋找食物的生動史實。經過世代篩選,有些能飽腹充肌,有益於健
康的谷肉果菜、水陸珍奇,就習久成為日常生活的食物;另一些對人體疾病
能起到治療作用的,就成為治病的藥物。當然也有不少原料,經過烹製,既
能作食物,亦可為藥用,這就成為我們“醫食同源”之說的依據。經過數千
年的大浪淘沙,食療經驗是千錘百鍊的結晶,許多傳統的食療方劑和藥膳佳
餚,千百年來得以盛傳不衰,廣為套用。
如何選用藥膳菜,應在中醫理論指導下,辨證選用,做到因時、因地、
因人制宜,不僅是可口的美味佳肴,而且具有極高的治療效果,正如近代名
醫張錫純在《醫學衷中參西錄》中所說:
“病人服之,不但療病、並可充飢,不但充飢。更可適口。用之對症,
病自漸愈,即不對症,亦無他患,誠為至穩至善之方也。”本編以此為準則,
在全國十七大菜系中淘砂揀金,入選者都是各地方風味中的傳統名菜,同時
也是具有極高治療效果的藥膳。凡研究、創新、發展藥膳者,足資借鑑。
藥膳菜的具體套用,歸納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
套用於預防疾病。如預防中暑用“拔絲西瓜”,預防中寒感冒用“沛公
狗肉”等。
套用於急性病的輔助治療。在治療急性病的過程中,如配合食用一些藥
膳菜,可使疾病早日康復。在秋冬季節,因肺燥咳嗽,可用“枸杞銀耳”、
“金桔百合”。哮喘發作,可用“詩禮銀杏”。風濕痹痛用“菊花全蠍”。
套用於病後調養。病後體虛,身體還未完全恢復健康,應該常吃一些滋
養補益的食品,以促使早日康復。如“五元神仙雞”、“大白鴨子”、“參
茸葛仙米”等。
套用於婦女產後。產後因失血過多,氣亦受損,氣血大虧,極需滋補,
要用”當歸生薑羊肉湯”、“當歸雞”、”汽鍋人參團魚裙”等。產後乳少,
可用“豆豉燒鯽魚”、“龜羊湯”等。
套用於慢性疾病的自我調養。慢性病患,採用藥膳,則是良藥可口,病
人樂於接受,便於長期服食,療效自佳。如補脾胃,治消化不良用“紅袍蓮
子”、“炒三泥”。平肝陽,治頭痛,用“天麻全雞”、“菊花全蠍”。補
腎,治陽痿早泄,用“枸杞牛沖湯”、“乾燒鹿沖”等。
套用於防老抗衰。健康長壽是人類夢寐以求的宿願,藥膳比之醫藥、體
育等保健方法,有不可偏廢的作用。歷代帝王將相,無不視藥膳食補為仙丹
妙藥。中老年人常服“蛤蚧燉鷹龜”、“蟲草八卦湯”、“龜鶴延年湯”、
“之腿腎鞭”等,定收“烏鬚髮,駐容顏,延年益壽”之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