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潤年

蕭潤年

蕭潤年,男,漢族,生於北京,京劇丑角。出身於梨園世家,是京劇表演藝術家蕭長華之孫。

基本信息

藝術經歷

蕭潤年 蕭潤年

自幼酷愛京劇藝術,深得家傳。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藝,1961年進入中國戲曲學院附中,跟隨丑角前輩系統學習丑角藝術,接受了嚴格的專業訓練,認真刻苦的精神使他在藝術上打下紮實基礎。1966年畢業後,同年進入上海京劇院。先後與童芷苓、李玉茹、趙燕俠、李慧芳等眾多南北京劇名家的合作演出,表演當行出色,為人配戲,從不喧賓奪主,鋪墊陪襯,嚴密得體。在多年的藝術實踐中,成功地塑造了一系列形態各異的丑角人物。

代表劇目

擅演劇目為《群英會》、《九龍杯》、《賣馬》、《女起解》等傳統戲,曾先後在《曹操與楊修》、《貞觀盛事》等新創劇目以及現代戲《智取威虎山》、《映山紅》中塑造了許多新的舞台藝術形象,廣受讚譽。特別是《貞觀盛事》里老太監的形象,融忠厚、善良、機敏於一身。劇中大段念白情感準確,神完氣足,酣暢淋漓,給人以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藝術特色

嗓音淳厚,吐字清晰明快,念白輕重徐疾,富於音樂性。表演細膩大方,冷雋幽默。在表演上繼承了蕭派表演特徵,灑脫流暢,不譁眾取寵,清新自然自成一派,他的表演法度規矩、自然鬆弛、詼諧幽默、不落俗套,刻劃人物入木三分,是蕭派藝術的優秀傳人。

活動年表

2001年12月16日,農曆辛巳年十一月初二日: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閉幕

由文化部主辦的第三屆中國京劇藝術節在南京閉幕。本屆京劇藝術節共有24台節目參加演出。本屆藝術節首次進行單項獎評選。

評獎結果

金獎

《貞觀盛事》(上海京劇院)

《華子良》(天津京劇院)

《胭脂河》(南京市京劇團)

《洛神賦》(北京京劇院梅蘭芳京劇團)

《瘦馬御史》(中國京劇院)

優秀保留劇目創新獎

《金·斷·雷》(天津青年京劇團)

《膏藥章》(湖北省京劇院)

優秀劇目獎

《完顏金娜》(黑龍江省京劇院)

《滄海忠魂》(北京軍區戰友京劇團)

《玄高獻牛》(吉林省京劇團)

《三關明月》(山西省京劇院)

《天下歸心》(江蘇省京劇院)

《射鵰英雄傳》(武漢市京劇團)

《巾幗紅玉》(貴陽市京劇團)

《春秋霸主》(山東省京劇院)

《杜十娘》(中國戲曲學院)

《鳳氏彝蘭》(雲南省京劇院)

《蔡文姬》(北京京劇院)

《天家孽》(湖南省京劇團)

《草原母親》(內蒙古自治區京劇團)

劇目獎

《西域星光》(甘肅省京劇團)

《射鵰俠侶》(香港京崑劇團)

《渾河堰》(哈爾濱京劇團)

《她從雪山走來》(成都市京劇團、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

單項獎

榮譽改編獎

《金·斷·雷》(天津青年京劇團)

優秀編劇獎

《瘦馬御史》盛和煜

《滄海忠魂》李崇林、王元平

《胭脂河》李曉寧、續正泰、李小農、張建強

《玄高獻牛》張世昆

《華子良》衛中、大民

《貞觀盛事》戴英祿、梁波

《鳳氏彝蘭》李莉、佳倍

《膏藥章》余笑予、謝魯、習志金

優秀導演獎

《瘦馬御史》顧威

《胭脂河》謝平安、續正泰

《三關明月》孫麗清

《天下歸心》徐曉鍾

《華子良》謝平安

《射鵰英雄傳》馮幼林

《洛神賦》石玉昆

《貞觀盛事》陳薪伊

《鳳氏彝蘭》張樹勇

《膏藥章》余笑予

優秀音樂獎

《瘦馬御史》作曲:高一鳴,配器:龔國泰樂隊,伴奏:中國京劇院樂隊,京胡演奏:張素英

《胭脂河》作曲:續正泰,音樂設計、配器:吳小平

《三關明月》唱腔設計:張延培、徐滔,音樂設計:劉建斌、劉光

《華子良》唱腔設計:續正泰,音樂設計:李鳳閣

《射鵰英雄傳》作曲:李連璧

《貞觀盛事》作曲:高一鳴、尤繼舜、龔國泰,京胡演奏:尤繼舜

《春秋霸主》作曲:陸松齡

《杜十娘》作曲配器:關雅濃、陳建忠、李曉妹

《鳳氏彝蘭》音樂唱腔設計:王紹志、趙劍昕、於浩東

《蔡文姬》作曲:朱紹玉

《金·斷·雷》京胡演奏:朱建忠

《草原母親》唱腔設計:孫敬民、宋榮

優秀舞台美術獎

《完顏金娜》燈光設計:李平、許長進、李樹齊,服裝設計:彭丁煌、曾萍、呂鵬,人物造型設計:呂榮貴、張毅君

《瘦馬御史》舞美設計:吳穹,燈光設計:邢辛、陳佩鑫

《胭脂河》舞美設計:原偉慶,燈光設計:伊天夫、劉學榮、王光炳

《華子良》舞美設計:王衛中,燈光設計:周正平

《洛神賦》舞美設計:黃海威,服裝設計:藍玲

《貞觀盛事》舞美設計:徐福德、劉福升,燈光設計:應日隆、陳頓,服裝造型設計:毛飛、翁麗君

《春秋霸主》燈光設計:潘家瑜、李欽榮,服裝設計:史延芹,化裝設計:於艷芳、官明明

《鳳氏彝蘭》舞美設計:金曉春,燈光設計:李長明,服裝設計:桂寶昆,道具設計:宋春生

《天家孽》舞美設計:劉杏生,燈光設計:胡耀輝,服裝設計:李顯明,化裝設計:洪福娣

榮譽表演獎

景榮慶《洛神賦》中飾曹操

優秀表演獎(按演出順序排列)

邢美珠《完顏金娜》中飾完顏金娜

耿其昌《瘦馬御史》中飾錢南園

李長春《滄海忠魂》中飾施琅

張萍《滄海忠魂》中飾施夫人

張克《胭脂河》中飾高子謙

馬名駿《胭脂河》中飾李莽

裴永傑《玄高獻牛》中飾玄高

王文祉《西域星光》中飾天狼

趙秀君《金·斷·雷》中飾白蛇

閻巍《金·斷·雷》中飾青蛇

張艷玲《三關明月》中飾蕭太后

陳蒼霖《天下歸心》中飾曹操

王平《華子良》中飾華子良

林軍《射鵰英雄傳》中飾黃蓉

劉巍《射鵰英雄傳》中飾包惜弱

侯丹梅《巾幗紅玉》中飾梁紅玉

曹劍文《巾幗紅玉》中飾韓世忠

葉少蘭《洛神賦》中飾曹植

計鎮華《洛神賦》中飾曹丕

董圓圓《洛神賦》中飾甄宓

尚長榮《貞觀盛事》中飾魏徵

關懷《貞觀盛事》中飾李世民

宋昌林《春秋霸主》中飾齊桓公

傅正紅《春秋霸主》中飾晏娥

李海燕《杜十娘》中飾杜十娘

鄧宛霞《神調俠侶》中飾小龍女

趙小兵《渾河堰》中飾曲中石

王潤箐《渾河堰》中飾江雪霜

胡春華《鳳氏彝蘭》中飾彝蘭

周凱《鳳氏彝蘭》中飾趙明德

王蓉蓉《蔡文姬》中飾蔡文姬

杜鎮傑《蔡文姬》中飾左賢王

劉潔《她從雪山走來》中飾丹珠

徐米弟《天家孽》中飾呂雉

凌珂《天家孽》中飾劉盈

尚偉《草原母親》中飾達力瑪

朱世慧《膏藥章》中飾膏藥章

張慧芳《膏藥章》中飾小寡婦

表演獎

關勝利《完顏金娜》中飾蒲鮮奴

于軍《瘦馬御史》中飾錢母

陳真治《瘦馬御史》中飾和珅

司辛《瘦馬御史》中飾王掌柜

魏積軍《瘦馬御史》中飾浦霖

丁曉軍《滄海忠魂》中飾施小玉

朱寶光《滄海忠魂》中飾李光地

王善平《胭脂河》中飾于素秋

郭賀軍《胭脂河》中飾高廉

李瑋《玄高獻牛》中飾辣姑

馬少敏《西域星光》中飾焉支海

康健《金·斷·雷》中飾許仙

朱麗《三關明月》中飾佘太君

馬艷麗《三關明月》中飾馬賽英

黃小午《天下歸心》中飾陳宮

李潔《天下歸心》中飾掩屏

鄧沐瑋《華子良》中飾成崗

楊乃彭《華子良》中飾齊曉軒

李莉《華子良》中飾雙槍老太婆

李經文《華子良》中飾劉老闆

馬國祥《華子良》中飾楊進興

劉世華《射鵰英雄傳》中飾楊康

程志強《射鵰英雄傳》中飾郭靖

顏蓓《巾幗紅玉》中飾韓彥直

周維佳《巾幗紅玉》中飾韓彥芳

陳少雲《貞觀盛事》中飾鄭仁基

夏慧華《貞觀盛事》中飾長孫皇后

蕭潤年《貞觀盛事》中飾唐公公

奚中路《貞觀盛事》中飾長孫無忌

劉建傑《春秋霸主》中飾寧戚

鄭少華《春秋霸主》中飾易牙

靳學斌《杜十娘》中飾李甲

董德光《杜十娘》中飾孫富

張曉波《神調俠侶》中飾楊過

王曉琳《鳳氏彝蘭》中飾麥子

張鳴鷺《鳳氏彝蘭》中飾黑介

吳世雪《鳳氏彝蘭》中飾葉子

李宏圖《蔡文姬》中飾董圯

李永勝、李宇石《她從雪山走來》中飾氂牛

董璜《天家孽》中飾如意

李永順《天家孽》中飾李順

孟祥洪《草原母親》中飾那順

李克乃《草原母親》中飾巴特爾

張淑景《草原母親》中飾金花

羅會明《膏藥章》中飾革命黨

舒建礎《膏藥章》中飾大師兄

《她從雪山走來》伴舞

組織工作獎

南京市文化局

2002年7月13日,農曆壬午年六月初四日:上海逸夫舞台2006年7月13日演出

上海逸夫舞台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失街亭·空城計·斬馬謖》(關正明(時年77歲高齡)飾孔明,尚長榮飾馬謖,李長春飾司馬懿,孫正陽、蕭潤年飾二老軍,奚中路飾趙雲,關棟天飾王平,蔡正仁飾馬岱)

2003年7月27日,農曆癸未年六月廿八日,13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李軍京劇展演月”第四場

“菊壇群星薈萃——李軍京劇展演月”在上海逸夫舞台演出第四場。

演出劇目

《野豬林》(李軍,安平,趙群,蕭潤年,嚴慶谷)

2004年1月22日,農曆甲申年正月初一日,13時30分:“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一場

上海京劇院和逸夫舞台聯手打造“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一場。

演出劇目

《龍鳳呈祥》(全本)(傅希如,范永亮,許錦根,徐孟珂,王佩瑜,蕭潤年,王小磚,安平,李國靜,劉大可,楊鴻康,金喜全)

2004年1月23日,農曆甲申年正月初二日,13時30分:“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二場

上海京劇院和逸夫舞台聯手打造“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二場。

演出劇目

京劇《四郎探母》(全本)(張克(特邀),魏海敏(特邀),李國靜,王小磚,許錦根,金喜全,趙歡,蕭潤年,奚培民)

2004年1月24日,農曆甲申年正月初三日,13時30分:“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三場

上海京劇院和逸夫舞台聯手打造“海峽兩岸、京劇名家、歡聚逸夫、共度新春”大型演出活動第三場。

演出劇目

《雅觀樓》(金喜全,陳宇)

《洪羊洞》(張克(特邀),高明博,朱忠勇,蕭潤年,盛燮昌)

《玉堂春》(魏海敏(特邀),蔡正仁(特邀),何澍,楊鴻康,奚培民)

2004年5月11日,農曆甲申年三月廿三日,晚:湖北大劇院2004年5月11日演出

本晚湖北大劇院由上海京劇院“長江行演出團”演出《智取威虎山》,李軍、安平、蕭潤年等演出。

2004年6月10日,農曆甲申年四月廿三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慶典第一天

第一天為經典名劇《鳳還巢》,由梅葆玖、李尤婉雲、葉少蘭、譚元壽、馬長禮、孫正陽、李長春、藍文雲、蕭潤年等合作演出。

2004年6月16日,農曆甲申年四月廿九日:天蟾逸夫舞台十周年慶典第七天

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在經過裝修停業兩個月後,在10天演出8部經典名劇,2場折子戲專場,1場武戲專場和1場京昆合演專場,慶祝天蟾逸夫舞台開台十周年。第七天夜場是李軍、安平、趙群、蕭潤年、徐孟珂、任廣平的《野豬林》。

2004年8月13日,農曆甲申年六月廿八日,19時30分:上海京劇院二次赴台演出第四天

上海京劇院二次赴台灣演出第四天,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與傳大藝術之邀請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演出劇目

《鎖麟囊》(遲小秋(請自瀋陽京劇院),金喜全,蕭潤年,徐孟珂,王小磚)

2004年8月14日,農曆甲申年六月廿九日,14時30分:上海京劇院二次赴台演出第五天

上海京劇院二次赴台灣演出第五天,應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與傳大藝術之邀請在台北國家戲劇院演出。

演出劇目

午場(14點30分)

《連環套》(奚中路飾黃天霸,安平飾竇爾頓,徐孟珂飾朱光祖)

夜場(19點30分)

《紅鬃烈馬》(王佩瑜、李軍分飾薛平貴,遲小秋(請自瀋陽京劇院)、李國靜、王蓉蓉(請自北京京劇院)分飾王寶釧,熊明霞,金喜全,蕭潤年,徐孟珂,王小磚)

2004年11月2日,農曆甲申年九月二十日:安徽大劇院2004年11月2日演出

上海京劇院一行80餘人在安徽大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智取威虎山》(李軍,許錦根,王世傑,蕭潤年)

2004年11月3日,農曆甲申年九月廿一日:安徽大劇院2004年11月3日演出

上海京劇院一行80餘人在安徽大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智取威虎山》(李軍,許錦根,王世傑,蕭潤年)

2005年2月18日,農曆乙酉年正月初十日:2005年新春京劇嘉年華暨馬少良從藝五十周年紀念獻演第一場

2005年新春京劇嘉年華暨馬少良從藝五十周年紀念獻演第一場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野豬林》(馬少良飾林沖,尚長榮飾後魯智深,楊赤飾前魯智深,王艷飾林娘子,任廣平飾高俅,蕭潤年飾高衙內,嚴慶谷飾陸謙)

2005年2月20日,農曆乙酉年正月十二日:2005年新春京劇嘉年華暨馬少良從藝五十周年紀念獻演第三場

2005年新春京劇嘉年華暨馬少良從藝五十周年紀念獻演第三場在上海逸夫舞台舉行,由上海文華里京昆會所、上海天蟾京劇中心演出有限公司主辦,上海京劇院二團承辦,天津京劇院退休後旅美的京劇名家馬少良擔綱主演,並由多名家主演。

演出劇目

《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馬少良飾魯肅、後孔明、關羽,尚長榮飾後曹操,楊赤飾前曹操,安雲武飾前孔明,於萬增飾周瑜,蕭潤年飾蔣乾,奚中路飾趙雲,唐元才飾黃蓋)

2005年4月29日,農曆乙酉年三月廿一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二天,演出新創劇目《貞觀盛事》,由尚長榮、關棟天、夏慧華、金錫華、陳少雲、蕭潤年演出。

2005年4月30日,農曆乙酉年三月廿二日,19時15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三天,演出新創劇目《法門寺》,由汪正華、尚長榮、孫正陽、夏慧華、李軍、史依弘、蕭潤年、金錫華、金喜全、熊志麟、王小磚、虞偉、王世傑演出。

2005年5月2日,農曆乙酉年三月廿四日,13時30分: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五天

慶祝上海京劇院建院50年演出第五天,分兩場。

日場(13點30分)

院慶劇目折子戲專場

《鍾馗嫁妹》(劉大可)

《虹霓關》(熊明霞,金喜全)

《楚宮恨》(趙群,范永亮)

《昭君出塞》(史依弘,虞偉,李建普)

《挑華車》(奚中路,劉軍,傅希如,李達成,楊東虎,陳明發)

夜場(19點15分)

院慶劇目《曹操與楊修》(尚長榮,何澍,夏慧華,蕭潤年,郭睿月)

2005年8月28日,農曆乙酉年七月廿四日,13時30分:“菊壇群星薈萃——李國靜京劇展演月”第一場

“菊壇群星薈萃——李國靜京劇展演月”第一場在天蟾逸夫舞台演出。

演出劇目

《白蛇傳》(李國靜,葉少蘭(特邀),宋小川(特邀),李琳,高明博,蕭潤年,嚴慶谷)

2006年1月4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初五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三天

零晨2時《大八仙》、《八仙過海》,12時30分《洗浮山》、《扈家莊》、《龍鳳呈祥》,18時30分《青石山》、《八大錘·斷臂說書·歸宋》。

2006年1月5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初六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四天

12時30分《挑華車》、《出塞》、《失空斬》,18時30分《艷陽樓》、《穆桂英掛帥》。

2006年1月6日,農曆乙酉年十二月初七日: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第五天

上海京劇院2006年新年演出,上海京劇院在溫州甌海區麗岙鎮伯岙村演出,劇目安排為:12時30分《紅桃山》、《釣金龜》、《長坂坡·漢津口》,18時30分《鐵籠山》、《玉堂春》,由奚中路、李國靜、王佩瑜、何澍、王小磚、蕭潤年、馬鳳良、許錦根、王世傑、李達成、童大強、奚培民、殷玉忠、楊鴻康、馮蘊、傅希如、王璽龍、孫賀先、楊楠、郭睿玥、劉大可、查思娜、劉濤、顧典劇、陳宇、朱何吉、郝傑、顧亮、李雪計、張晨晨等演出。

2007年1月13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廿五日: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第一天

演出劇目

《尤三姐》(童小苓,奚中路,沈綺琅,蕭潤年,范永亮,嚴慶谷,郭文華)

2007年1月14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廿六日: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第二天

演出劇目

《鐵弓緣》(高鳴鳳,金錫華,蕭潤年,王世民)

《宇宙鋒》(何恕,馬鳳良,童大強,潘潔華)

《經典代表劇目演唱》(張南雲(特邀),李靜)

2007年1月15日,農曆丙戌年十一月廿七日: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第二天

上海市戲曲學校搶救、傳承和總結老藝術家表演經驗和教學成果的系列活動正式啟動。首先舉行的是“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童芷苓表演藝術研討暨專場演出”。

演出劇目

午場(13時30分)

《金玉奴》(楊揚,顧鐵華(特邀),楊楠,孫正陽,金錫華,楊淼,邢東風)

夜場(19時15分)

《鐵弓緣》(高鳴鳳,金錫華,蕭潤年,王世民)

《宇宙鋒》(何恕,馬鳳良,童大強,潘潔華)

《經典代表劇目演唱》(張南雲(特邀),李靜)

2007年8月25日,農曆丁亥年七月十三日,10時:上海逸夫舞台2007年8月25日演出

逸夫舞台上午10時舉辦天蟾京昆文化講壇(九),題目為《京劇故事落伍了嗎——京劇劇目淺談》,免費聽講,主講人為台灣國立清華大學文學博士林幸慧,由上海京昆藝術中心、上海市民眾藝術館、上海東方社區文化藝術指導中心主辦。

下午13時30分由上海京劇院演出京劇。

演出劇目

《戰馬超》(王璽龍,劉大可)

《荒山淚》(趙歡,金錫華,蕭潤年,殷玉忠,范永亮,許錦根,張晨晨,顧亮,孫賀先)

2007年11月30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廿一日,19時15分:“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臺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一場

“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臺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一場在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蔣平撈印》(郝傑)

《望江亭》(全本)(董翠娜,米彥民,蕭潤年,張晨晨,虞偉,殷玉忠,陳宇)

2007年12月1日,農曆丁亥年十月廿二日,13時30分:“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臺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二場

“菊壇名角·走馬換將”煙臺市京劇院、上海京劇院聯合演出第二場在逸夫舞台舉行。

演出劇目

《挑華車》(傅希如,齊寶玉,劉大可,李雪計)

《龍鳳呈祥》(洞房)(張學浩,范永亮,劉長江)

《探陰山》(高明博)

《三堂會審》(董翠娜,米彥民,蕭潤年,何澍,許錦根)

走近京劇丑角演員

丑角是京劇的主要行當之一,包括文丑和武丑,文丑亦稱小花臉或三花瞼,武丑又稱開口跳。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