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蔞粥

蕪蔞粥是一款美味菜譜,屬於私家菜,主要原料有赤小豆30~50克,粳米2兩,白糖適量等,這道菜能利小便,通乳汁,適用於水腫病,包括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腳氣浮腫,小便不利,以及產婦乳汁不通。

粥方組成

赤小豆30~50克,粳米2兩,白糖適量。

功效主治

利小便,通乳汁,適用於水腫病,包括急性腎炎,肝硬化腹水,腳氣浮腫,小便不利,以及產婦乳汁不通。

煮製方法

先用砂鍋把赤小豆煮爛,然後加入粳米煮粥,粥成後加入白糖,稍煮即成。

粥義解說

蕪蔞粥原載於《遵生八箋•卷十一•粥糜類》中,所謂“蕪蔞粥”,就是用赤豆煮粥。書中云:“用砂罐,先煮赤豆爛熟,候煮米粥,少沸,傾赤豆同粥再煮食之。”赤小豆俗稱紅豆,又稱飯豆,是人們常食之物,我國各地廣為栽培。本品入藥,早在《神農本草經》中就有記載了。”
赤小豆作為食物,其營養成分雖然不如大豆豐富,但它也同樣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灰分、鈣、磷、鋁、銅、鐵、以及維生素A、B、C等多種養料。其藥用價值,主要是利尿。據祖國醫學記載,赤小豆味甘微酸,性平無毒,有除熱毒,散惡血,消脹滿,利小便,健脾止瀉,通乳的作用。主治心臟性水腫,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腳氣浮腫,營養不良性水腫,用赤小豆煮粥,不僅可以利尿,還可增加健脾胃的效果。無論年老體弱,久病虛衰,凡屬水腫浮腫,多服久食,均能收到理想效果。

注意事項

蕪蔞粥有利於消腫的之功,無任何副作用,作為一種輔助食療方法必須堅持長服多服,方能鞏固療效。此外,中藥另有一種“紅豆”外形特點是半粒紅半粒黑。屬於廣東產的“相思子”,是有毒之品,不可多用。

參考數據

《壽世青編•卷下•食治秘方》:“赤豆粥。利水便,消水腫腳氣,辟邪癘。赤豆淘淨,同陳倉米對配煮粥,空腹食。”
《飲食辯錄•卷二》:“赤小豆粥:即飯豆,主利小便,消水腫,又治腳氣。用赤小豆多米二、三倍,先煮爛撈去豆,然後入米煮食。”
本草綱目•卷二十四》:“案陳自明婦人良方云:予婦食素,產後七日,乳脈不行,服藥無效,偶得赤小豆一升,煮粥食之,當夜遂行。”
《飲食治療指南》:“赤小豆粥清熱解毒,利尿通乳。主治腎炎水腫,膿腫瘡癤,產後乳少,赤小豆90克,米1斤煮粥。”

相關詞條

赤小豆 本草綱目 醫藥 美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