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源友

蔡源友,男,1964年10月出生,高中文化,德安縣蘆溪村大屋蔡家人。現任江西九江市德安縣聶橋鎮蘆溪村委會主任。新農村建設帶頭人,熟悉他的人對他都有這樣的印象:他年輕有為,辦事幹練,待人真誠,工作紮實。在他的帶領下,蘆溪村發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興建了蘆溪國小和大屋蔡幼稚園,村前綠化帶,籃球場,改水改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樹立了黨員的好形象。

經歷

1995年他趁著中央鼓勵民間資本投資辦廠的機會,自籌資金8萬元,開辦瞭望夫山採石場,當時由於資金有限,人員不足,他又當老闆又當工人,經常與工人吃住在一起,一起幹活,一起流汗,一起走過風風雨雨的歲月,經過3年多的打拚,昔日的小廠在他的精心打理下迅速發展壯大起來,效益一年比一年好,他的積蓄也一年比一年多,此時的他雖然富有但總感覺生活中缺少些什麼,思來想去,他覺得個人的富不是真富,財富的多少並不能衡量出人生價值的大小,要想真正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就要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做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家,為家鄉,為鄉親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008年“村兩委”換屆,他毅然參加了村長競選。
上天不負有心人,在08年的村兩委換屆中,他以絕對多數票當選為本村村長,在他上任後不久,適逢縣新農村工作組選點工作開始,該村的三組、六組相繼被縣政府確定為省級新農村建設點,五組、八組被確定為市縣新農村建設點,面對如此繁重的任務,剛剛上任的他憑著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無限忠誠和執著追求,用一個共產黨員特有的情和愛,成為新農村建設的忠實實踐者,用真情和汗水譜寫出了一曲動人的敬業之歌。
傾心為民顯真情
面對該村新農村建設啟動資金不足的問題,蔡源友在與家人初步商量後,毅然拿出3萬元作為新農村建設工程的啟動資金,針對蘆溪六組示範點存在的“垃圾亂倒、污水亂潑、柴草亂放、糞土亂堆、禽畜亂跑”等現象,蔡源友會同村幹部一道積極開展宣傳教育活動。他們召開民眾大會,村民代表大會教育引導民眾養成良好家庭衛生習慣,不“亂搭亂建、亂丟亂扔、亂堆亂放”,自覺維護房前屋後和公共場所環境衛生。此外他還按照縣新村辦的規劃方案並結合本村實際積極做好“三清八改五普及”工作,對村道兩旁、村莊周圍、水塘周邊和房屋周圍的衛生死角,親自發動民眾,帶頭整治髒亂差。根據村裡的自然條件,進一步抓好綠化美化工作,在村莊外圍、村道兩旁和房前屋後的空地上植樹種草,修建綠化景觀,努力形成村內村外綠樹成蔭、花果飄香的良好生態環境。在每一次整治活動中,他都親自到場督促,還調來了自己採石場的挖掘機、汽車等機械設備,整修溝渠,清理塘泥。為了完成自己的心愿,他先後為新農村建設墊資9萬餘元,有力的推動了該村新農村建設活動的開展。
陽光操作民心齊
蘆溪村新農村示範點建設的重點和難點就在於舊房的拆遷,他在民眾自願的基礎上籤訂拆遷協定,對違章建築要求民眾無條件自行拆除,對房屋拆遷和回收補償標準,理事會在徵求民眾意見的基礎上確定,然後由理事會統一處理,所有過程都記錄在案,實行陽光操作。
為充分調動蘆溪六組村民對新農村建設工作的熱情,改變該村屋多、人員擁擠的現狀,他積極組織實施村莊規劃,擬用村東頭一塊空地建新村,讓所有建築設施不再擁擠在沿路一線,以解該組的環境惡化以及拆遷換地問題。對於拒不拆遷的釘子戶他親自和理事會成員一道分頭做民眾工作,直至做通,到目前為止,示範點拆除空心房、牛豬欄、廁所700平方米。
蔡源友上任後,拓寬思路謀發展,僅3個月,通過實施“三清八改五普及”工程建設,蘆溪村新農村建設點的面貌有了一個較大的改觀,曾經污濁不堪經常堵塞的排水渠變得乾淨暢通起來,曾經隨處可見的老廁所,正一間間的退出歷史舞台,變成了清潔衛生的水沖式廁所。 
蔡源友同志就是這樣,心繫農村痴情不改,情牽鄉親無怨無悔,以一個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用真心、真情、實幹書寫著新農村建設的華彩篇章。
春節聶橋鎮不忘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
發布時間:[2006-2-13 8:00:22] 點擊率:[7]
本網聶橋訊(劉俊鑫)春節期間,聶橋鎮充分利用外出務工黨員返鄉的有利時機,開展了“四個一”和“五帶頭”活動。
“四個一”,即:集中組織學習一次,各村支部分別在元月25日和26日組織進行了集中學習;圍繞“建設新農村,如何體現先進性”這一主題,座談討論如何推進本村的經濟社會和諧發展,聽取他們對黨支部和黨員的意見和建議,共收集意見建議36條。同時聽取外出黨員匯報交流外出期間的思想、工作和學習情況;組織有條件、有能力的黨員開展一次扶貧幫困活動;對年老體弱不能參加學習活動的黨員走訪慰問一次。
“五帶頭”,即:帶頭向本支部提出意見和建議;帶頭倡導文明節儉新風尚,引導民眾移風易俗,反對迷信、賭博等不良行為;帶頭關心公益事業;帶頭做好民眾之間的矛盾糾紛調解工作;帶頭做好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
蘆溪村支部黨員蔡源友致富不忘孝敬老人,正月初二帶著妻子到鎮敬老院看望老人向他們拜年,並給每位老人送上了100元的紅包。梓枋村支部黨員洪紹炎為建設好小康示範村,正月初八就找來包工頭商談開工修建水泥場地一事。聶橋村支部組織外出務工返鄉黨員開展了談心活動,並要求返鄉黨員離鄉之前交一份思想匯報和學習體會材料。寶山村支部組織黨員民眾對困難黨員陳聖菊因地震損壞的房屋進行了義務幫忙拆除。柳田村支部對修建村部至下畈5個組的組級公路土地徵用問題進行了協調,決定月底開工修建。
針對不能返鄉過節的流動黨員,各支部都想方設法尋找聯繫地址和聯絡電話,通過寄送學習資料和電話聯繫的方式,使每一位黨員都能參與到先進性教育活動中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